猪肉越来越难吃,农村“土猪”越来越少,是什么原因,你知道吗?

小编小时候家里每年都会养几头猪,一头留到过年杀了弄来做腊肉,其他的在过年的时候弄来卖,因为那个时候的猪能卖得起价,不过一头也就2、300块钱,如果家里有人要过寿,那时也会杀上一头来办席,随着时代的发展,现在农村养猪的人越来越少,很多人家里的猪圈一空就是好多年了,我的记忆中还是父亲走那年养了猪的,距今已经15年了。以前猪肉弄来吃好香,现在的肉吃起味同嚼蜡,一点肉香也没有。是什么原因造成现在养猪的越来越少,肉越来越不好吃了呢?小编来和大家说一说。

猪肉越来越难吃,农村“土猪”越来越少,是什么原因,你知道吗?

养猪

一、规模化养殖导致利润降低,农民也没有了养殖积极性

过去农村一家养上四头猪就算比较多的了,年底了自己留一头,剩下的全部卖掉,那是一年到头的一笔大的收入。现在随着养殖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大型养殖场,规模化养殖的成本降低,为了追求销量,自然也就会利润降低,但因为有量在,养殖场的收入冻不低,散养户的成本高,但价格上不去,自然就打击了养殖户的积极性。

猪肉越来越难吃,农村“土猪”越来越少,是什么原因,你知道吗?

农村散养猪

二、农村人力减少,养殖成本 升高,但单价上不去

小时候一家人都是围到家里转,我们放学的任务就是打猪草,然后煮猪饲料。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越来越多的人外出打工,半个月的收入就可以抵喂一头猪了,农村剩下的只是386199部队,人力的减少,而且饲养成本 增加,现在买一头小猪就是近千,加上粮食成本、人力成本,基本上没有什么利润。虽然现在土猪的价格比饲料猪要高一点,但并不明显,特别是在农村收购价格并多不了多少,成本升高、利润不明显,自然也影响了农民饲养的积极性。

猪肉越来越难吃,农村“土猪”越来越少,是什么原因,你知道吗?

放着黑猪

三、生活条件好了、对环境的要求高了也导致农村散养的减少

养猪是个累活,记得以前我们小时候,放学和周末都要打猪草,然后煮猪食,打扫猪圈,如果要出门,都要准备几天的猪食,还必须要留一个人在家里,每天在忙也要把猪的三顿弄来给它吃了,要不就是听到猪的嚎叫。现在随便在外面找个工作收入也比喂猪高,在加上现在对环境要求高了,要对粪便进行处理,养殖成本加大了,所以人也不愿意养猪了。

猪肉越来越难吃,农村“土猪”越来越少,是什么原因,你知道吗?

黑猪

四、饲料的运用、养殖周期缩短,猪肉不好吃了

过去喂猪都是以粮食和猪草混 合为主,以前打米的糠加上玉米面和猪草一起煮,这是主要饲料,养殖周期比较长,所以猪肉也比较香,但现在大多数猪都是靠饲料催出来的,记得以前在饲料公司做销售的时候,很多养殖场要求承诺几个月出栏,一般不超过4个月就要销售,但农村养殖以前是过了春节买双月猪一直要养到过年,这时间多长,速生猪的肉肯定不好吃。所以现在我们感觉猪肉一点味道也没有。

猪肉越来越难吃,农村“土猪”越来越少,是什么原因,你知道吗?

二师兄

五、生活条件好了,天天空调体内肉就没有感觉了

记得以前小时候十天半个月能吃一回肉就不错了,以前只有过年过节或则有客人来 的时候才会买上1块肉回来吃,现在基本上桌子上天天都会有肉,吃多了自然也就觉得没有什么了,过去觉得好吃是因为稀罕,现在天天吃也就没有别的味道了。

猪肉越来越难吃,农村“土猪”越来越少,是什么原因,你知道吗?

土猪肉

随着时代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要求吃到更多的土货,原生态的东西,但如果价格一直上不去,也很难提高农民的积极性。只有价格上去了,才能提高养殖积极性。

我是穷哥爱生活,我们一起摆农村故事,如果你喜欢就关注我吧!

如果我喜欢这篇文章,就请点赞、转发、评论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