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跻身全球创新指数二十强

中国跻身全球创新指数二十强

中国的创新近年来不断突飞猛进,跻身全球创新指数二十强。新华社图

【记者 邱登科】

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和美国康奈尔大学等机构日前发布“2018年全球创新指数报告”——中国排名第17,首次跻身全球创新指数20强。对此,接受采访的权威人士称,多家世界顶级机构评定显示相近结果。

中山大学公共传播研究所客座研究员、康奈尔大学博士候选人贾鹤鹏在接受本报专访时表示,世界知识产权组织与康奈尔大学的创新指数报告,比较客观地反映了中国创新成果,即中国的创新近年来不断突飞猛进。

多家机构高度共识

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和美国康奈尔大学等机构在纽约发布“2018年全球创新指数报告”显示,排名前10的均为发达国家,其中瑞士、荷兰、瑞典、英国、新加坡、美国名列排名榜的前六位。

中国的最新排名为第17位——与2017年的第22位相比,排名前进了5位。在核心创新投入和产出方面,美国依然排名首位。而在研究人员、专利和科技出版物数量方面,中国位居第一。

贾鹤鹏称,世界知识产权组织与康奈尔大学的创新指数报告,比较客观地反映了中国创新成果,即中国的创新近年来不断突飞猛进。

贾鹤鹏指出,第17位的排名,与中国科技发展战略研究院在2017年8月发布的《国家创新指数报告2016-2017》完全吻合。彭博社今年1月发布的创新报告中,中国名列第19位,也是首次进入前20位,而瑞士洛桑国际管理学院在今年5月发表的涵盖更多非科技因素(但科技指标仍然占据很大的权重)的《2018年世界竞争力报告》中,中国的排名则从去年的第18位上升到13位。这些情况都说明,中外科技政策研究领域,对中国创新体系在世界范围的排名情况,有很大的共识。

评价超越科研本身

贾鹤鹏还特别强调,尽管各创新评估机构所依赖的指标不同,各项指标的权重也不太一样,但这些指标中都既包括了一些超越科技研究本身的宏观指标,也涵盖了一些并不对科技成果产出带来短期直接效果的科技领域的微观指标。例如,很多指数都会包含资本市场对创新企业的支持力度这一并不局限在科技界的指标,也会包括诸如科研人员中外籍人士所占比例等微观数据。这些指标往往要经过很长时间才能间接发挥作用,但引入它们可以避免在专利数、科技产值以及R&D经费等方面做简单的比较。

贾鹤鹏还介绍说,承担《全球创新指数》主要分析工作的康奈尔大学相关研究部门一直在学术界以微观计量研究见长。各项指标的设定,并非仅仅为满足报告中的排名需要,而是在参考了大量微观经济学和创新研究的既往研究的基础上,又进行了很多实证研究,以确定各项指标与经济发展和竞争力发展的相关性及其权重。相比洛桑研究院和彭博社的创新报告,《全球创新指数》的指标设定相对而言更加注重学理方面的严谨。当然,这不意味着《全球创新指数》就比其他报告更加科学合理。这些创新报告是否合理,在很大程度上要决定于使用者的需求和侧重。

港深跻身“最佳科技集群”第二位

值得注意的是,报告更新的全球“最佳科技集群”排名中,日本的东京-横滨地区和中国的深圳-香港地区分列前两位。而美国的创新热点地区数量最多,总共为26个。

记者了解到,深圳市新近出台的《深圳市“深港创新圈”计划项目管理办法(试行)》将扩大“深港创新圈”计划项目类别,且新增类别允许资助资金跨境使用,以促进科研资金便利流动,推动粤港澳大湾区产学研融合。

在政策的支持下,可以预见的是,深圳-香港地区的科技创新事业在未来能有更多进步空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