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国家的命运,改写于三尺讲堂

公元1729年,正值康乾盛世的大清王朝,拥有着辽阔的疆域和富足的府库。

一个国家的命运,改写于三尺讲堂

这一年,雍正皇帝在西北大漠对准噶尔噶尔丹策零用兵,还颁布了中国也是世界上第一个禁毒法令《兴贩鸦片及开设烟馆之条例》。

印度洋畔,英国东印度公司在殖民地种植的罂粟,正开出艳丽醉人的花朵。

虽然鸦片还只是零零星星流入中国,但比林则徐早110年下达了禁烟令的雍正皇帝,意识到了鸦片可能带来的危害。然而,他或许并没有能够预见到百余年后,大清王朝最大的威胁会来自于海上。

以农耕社会为基础的中国,从统治者到普通民众,更多的目光都投向了脚下的土地。

一个国家的命运,改写于三尺讲堂

弓马娴熟的八旗军队,在辽阔的北疆策马奔腾、所向披靡,而东部海岸线上却只有一支支弱小的水师,它们最大的作用就是打击海盗、走私,保护漕运。

除了增加几门岸炮外,清政府曾几次颁布“迁海令”,把东南沿海各省人民内迁30-50里,并禁止百姓出海贸易。用人为制造的无人区,来隔离可能来自海外的威胁。

也是1729年,英国,3月,春天刚刚来临,在朴次茅斯造船厂,诞生了一所今天依然名震中外的军校——英国皇家海军学校。一批批年轻人从四面八方汇聚到这里,经过严格的训练后,登上大英帝国的战舰驶向大洋。

110年后,毕业于这所军校的一名军官,从澳大利亚起航,驶向正在爆发贸易冲突的中国东海岸。不久之后,他用自己在军校中所学的近代海战知识,轻松地叩开了古老中国的大门。

一个国家的命运,改写于三尺讲堂

公元1840年,第一次鸦片战争爆发,指挥英国海军舰队在舟山、穿鼻、虎门、乌涌、黄埔、广州等地横行无忌的,正是朴茨茅斯皇家海军学院的毕业生——詹姆斯•约翰•戈登•伯麦。

鸦片战争令伯麦声名大噪,并因“战功”受到英国议会的表彰,获得巴斯勋章。然而在这个朴茨茅斯皇家海军学院的毕业生眼里,自己打的根本就是一场不对等的战争,清军最大的失败不仅是来自于孱弱的水师,更多的是来自于毒品和疾病等给军队造成的非战斗减员。

一个国家的命运,改写于三尺讲堂

当中国水师还停留在内河水师的层次,中国的“武状元”们还在对自己的“十八般武艺”津津乐道,中国还没有一所真正意义上的军事院校的时候,许许多多像伯麦一样的英国军校生,已经随同英国海军的战舰去过了非洲、印度、澳大利亚等许多地方。

同样的差距,不仅在海上,也在陆地上。1741年4月30日,乔治二世国王签署一份皇家文件,建立皇家军事学院,即现代的桑赫斯特军校的前身。这所为英军培养了大量近代炮兵、通信兵、工兵军官的军校诞生时,乾隆皇帝正忙于准备木兰围猎和对准噶尔用兵,他同样不知道军校为何物。

百余年之后,清军与英军的指挥员素质差距有多大?

在广州,清军将领杨芳认为洋人的坚船利炮是施了妖术,于是便想出了用粪便来破敌的“奇谋”。

在浙江,清军统帅,一位姓宋的道台派人购买了数百个纸糊的面具,招募乡勇,装扮成鬼怪,手持大刀长矛,边跳舞,边向前冲。

种种闻所未闻的招数令远道而来的英军瞠目结舌,然而却并没有什么作用。中国最屈辱的一段历史拉开了大幕。

近代中国被列强欺凌的原因有许多方面,但很重要的一点,就在于人,在于只有科举和八股,而没有先进的近代教育制度,更没有近代军事教育体系。一两百年来清军将领所学所会的,仍然是入关时的那一套,而世界已经大变。

一支军队的未来在哪里?就在军校。

美国国防大学前校长奇尔科特曾说:“未来就是方向,未来就是希望,对于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一支军队来说,最可怕的就是对未来不清楚。”

军校是最特殊的学校,军校教员是最特殊的老师。

两个国家的军校或许不会在战场上直接对垒,但战争的较量却是在两国军校的课堂上开始的。

一个国家的命运,改写于三尺讲堂

随着陆军讲武堂、保定军校、黄埔军校等一批近现代军事学校的开办,越来越多的中国青年开始用自己在军校课堂上学来的先进军事知识,改变近代中国饱受欺凌的命运。

而中国共产党也早在创建人民军队之初,就着手建立自己的军校。抗战最艰难的时期,也是抗大蓬勃发展的时期。

一个国家的命运,改写于三尺讲堂

1950年,刘伯承得知中央要办一所教育、训练中高级干部的陆军大学时,立即提笔给中央写了一封信:“要建设一支现代化的军队,最难的是干部的培养,而培养干部最难的又是高级干部的培养。我愿意辞去在西南担任的一切行政长官的职务,去办一所军事学校。”

当刘伯承力邀曾经的国民党败军之将走上解放军军事学院的讲台,向那些曾经打败了他们的解放军将领传授现代军事知识时,他想到的不是辉煌的昨天,也不是战争已经结束的当下,而是未知的明天。

当那些曾经战胜了国民党军队的解放军将领,心甘情愿地叫曾经被俘的廖耀湘一声“老师”时,这支军队目光已经瞄准了未来。

从某种意义上说,中国军校走向何方,中国军队也将走向何方。

一个国家的命运,改写于三尺讲堂

今天,扫描中国军校的版图,在一轮轮改革中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中国军校的教员队伍也在军改大潮中实现了新的迭代。像瞩目春天的第一场雨、秋天的第一次收成,中国军校的变化为世人所密切关注。

治军先治校,强军必强校。

体系重塑、脱胎换骨后的中国军校,正在课堂之上预演着未来战争的硝烟与烈火。

一个国家的命运,改写于三尺讲堂

在又一个教师节来临之际,让我们一起向那些耕耘在军校三尺讲台上的老师们致以最诚挚的节日祝福!希望他们为共和国军队,培养出更多能征善战的世界一流军事人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