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融筆暢風規自遠——當代書法名家楊建鋒作品賞析

歷史的沉澱,在黃帝故里這塊古老的土地上,孕育出了一批有質樸善良之德的風華人物,很多人評價楊建鋒老師就是一位“中正養浩氣、信譽生慧根”的書法代表人物,楊建鋒老師的書法作品以其沉雄、豪放、古樸的風格,大膽恣肆的藝術處理,一瀉千里的壯闊氣勢,展示其有著深厚的書法功力。聊天時得知楊建鋒老師的書法從文學、音樂、美術等多種姊妹藝術中攝取營養,以自己對生活強烈的熱愛作為書法創作的內容,構成了耀目奪人的視角美。他認為只有高尚的品格,脫俗的情操,淵博的知識,才能有條件成為藝術家。在日常生活中,楊建鋒老師始終以大度樂觀的態度包容一切,反映在他的書法作品中,則時時浸滲出一種豪放高雅、揮灑自如、氣勢磅礴之大氣,他以古樸的北魏風格,運用自如揮寫成行書,其飄逸灑脫,遊刃自餘得到書法界的普遍讚譽。

神融筆暢風規自遠——當代書法名家楊建鋒作品賞析

我看楊建鋒老師的書法大致可以從 “悟”“博”“勤”這三字來展現。首先來說這個“悟”字。凡是成大者均不可無銳利的悟性和覺道。楊建鋒老師以其對於中華數千年書法藝術的深刻理解,持書藝之脈而察萬端之變,無不深其精之極而寬其博之廣,可謂是心遊萬仞,精騖八極。現代人們往往以割裂的現象視察中國書法的百家特徵,往往偏執於褒、貶、揚、抑以一己之心度百家百變之書世,誠失之矣。縱觀世界文化史,從來都是多極多元,藝林競秀的,藝術從來沒有量化的標準,書法尤其如是,楊建鋒老師正是突破了這一點,以一個真正的,客觀的求道者之心去理解中國書法的原旨,終得以窺見書之神髓。楊建鋒老師的書法是基於深厚的根底,他並非止於一家,專於一門,難能可貴的是各體均達到了“進得去,出得來”的境界。所以楊建鋒老師的書法藝術道路上始終洋溢著開拓、創新的精神。他的作品“別開眼界、獨闢蹊徑、以傳統納入自我的形式之中,鬱勃勁健,凝重飛動”。其二就是這個“博”字。中華文明各藝神通,相輔相成。常言道“法乎法之外”,即,吸收不只書法一項。倘若如此,亦不為奇。


神融筆暢風規自遠——當代書法名家楊建鋒作品賞析


神融筆暢風規自遠——當代書法名家楊建鋒作品賞析


神融筆暢風規自遠——當代書法名家楊建鋒作品賞析


神融筆暢風規自遠——當代書法名家楊建鋒作品賞析


神融筆暢風規自遠——當代書法名家楊建鋒作品賞析


神融筆暢風規自遠——當代書法名家楊建鋒作品賞析


神融筆暢風規自遠——當代書法名家楊建鋒作品賞析


神融筆暢風規自遠——當代書法名家楊建鋒作品賞析


楊建鋒老師聰慧好學,於書、於畫、於詩、於歌、於賦、於詞莫不有成,書法得詩詞意境而愈覺毫末之妙,詩詞得書法之闡載方得盡顯文苑之英華,詩變成為書,書融成畫、詩、書更是融成一個“心”的界,“情”與“義”的世界!從楊建鋒老師的書法作品中,我們不難看出,他繼承了傳統文化藝術的精髓與現代之藝術的理論,合百家之長,集重賢之妙,才得以變化萬端,風情萬種。最後,楊建鋒老師始終不離一個“勤”字。天才與勤奮從來都是藝術之舟的雙楫,缺一不可。深知天道酬勤的他自幼對藝術發自內心的嚮往及以後不計日夜的苦習,使他在各個方面的修養有今日造詣。日復一日苦練使楊建鋒老師隸、楷、行、草均有著深厚的功力。隸之兩漢,楷之唐法,行之宋意,草之旭素,楊建鋒老師均作過不下千次的嘗試、體會。


神融筆暢風規自遠——當代書法名家楊建鋒作品賞析


他償言“廢紙三千糊牆壁,任憑雨打風吹去”。雖為戲言,亦明志也。如此這般的刻苦臨摹前賢古人,終使他為自己打下了極為深厚的功底,成為書法藝術的佼佼者,得到社會各界專家的高度評價。然而楊建鋒老師一直還在追摹著古人的精闢之作,還在執著苦行正以“平常之心,悟道求真”的精神自勉,去探索未知的藝術世界。作者:彩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