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鸦片战争:英军北上 广州和谈

道光十八年四月,鸿胪寺卿黄爵滋上书道光帝:“敬筹国计,宜防漏卮。近年各省漕赋之疲累,官吏之亏空,商民之交困,皆由银价昂,钱价贱。向时纹银每两兑钱千,今则每两兑至千有六百。其洋钱价亦因之遽长。而银少价昂之由,由于粤东洋船鸦片烟盛行,致纹银透漏出洋,日甚一日,有去无返。此烟来自英吉利,洋人严禁其国人勿食,有犯者以炮击沉海中,而专诱他国,以耗其财,弱其人。既以此取葛留巴,又欲以此诱安南,安南严令诛绝,始不入境。今则蔓延中国,横被海内,槁人形骸,蛊人心志,丧人身家,实生民以来未有之大患,其祸烈于洪水猛兽。积重难返,非雷厉风行,不足振聋发。请仿《周官》用重典,治以死罪。”


英军北上

1840年6月,懿律率领英国军舰16艘、武装轮船4艘、运输舰28艘、军士4000人,抵达广州海面,第一次鸦片战争正式爆发。英军主力抵达广东后,见广州一带布防严密,认定在当地采取军事行动的效果不大,而在距离京师较近的地方进行一次有效的打击,能更有效的逼迫清廷屈服。鉴于此,英方留五艘舰船继续封锁珠江口,主力舰队从广东启程北上进攻浙江舟山群岛。

7月初,英国舰队途经福建厦门海面。7月2日,义律向厦门递送照会,遭到守军拒绝。遂发炮轰击,双方交火,各有损伤。英军见厦门守军拒绝接收照会,便将诏书留在沙滩上,退出厦门,继续北上。7月4日,英舰队抵达舟山群岛,定海知县姚怀祥登上英舰交涉,英军限次日下午2时前将定海城交出,遭拒。7月5日,英军攻城。激战中总兵张朝发中弹落水,伤重而亡。7月6日,定海城破,知县姚怀祥投水自尽,守城兵勇溃散。

定海城陷后,道光皇帝命邓廷桢选派福建大员带领水师急赴浙江增援,会同浙江水师合兵会剿。

英军在占领定海后进行休整。7月28日,英军继续北上。途径乍浦(今浙江嘉兴境内),与守军交火,不久撤离。8月3日,道光接到林则徐自广东发出的英军可能北上天津的预警,道光随即谕令直隶总督琦善相机剿灭。”8月9日英军抵达大沽口。琦善奏禀道光天津炮位陈旧兵力不足,道光诏谕琦善:“督饬所属严密防范,临时仍相机办理,如该夷船驶至海口,果无桀骜情形,不必遽行开枪开炮。倘有投递廪帖情事,无论夷字汉字,即将原禀进呈。”

8月11日,琦善派罗应鳌前往大沽口外,与英军接触。15日,英军向清廷递交《巴麦尊子爵致大清皇帝钦命宰相书》(简称“巴麦尊照会”),巴麦尊在致函中指责林则徐在广东“残害英商人,亵渎英国威仪”,提出割地、赔款、道歉、等无理要求。

同时,在送往京师的《巴麦尊子爵致大清皇帝钦命宰相书》的附折中,琦善向道光详细汇报了英军舰队情况,折中奏称:“见到英吉利夷船式样,长圆共分三种,其至大者,照常使用篷桅,必待风潮而行,船身吃水二丈七八尺,其高出水处,亦计两丈有余。舱中分设三层,逐层有炮百余位,舟中所载皆系鸟枪,船之首尾,均各设有红衣大炮一尊,与鸟枪均自来火。其后梢两旁,内外俱有风轮,设火池,上有风斗,火乘风气,烟气上熏,轮盘即激水自转,无风无潮,顺水逆水,皆能飞渡。”

道光帝认为:“本因(林则徐)办理不善,致彼狡焉思逞有以召之也。若再误之于后,衅端何时可弭?英夷如海中鲸鳄,来去无定,在我则七省戒严,加以隔洋郡县俱当有备,而终不能我武维扬,扫穴犁庭。试问内地之兵民,国家之财赋,有此消耗之理乎?好在彼志图贸易,又称诉冤,是我办理得手之机,岂非片言片纸,远胜十万之师。

后双方交涉历时一个多月,琦善与义律在大沽口举行会谈中对英方所提要求,含糊表示“定能代申冤抑”,但前提是英军“返棹南还,听候办理”。9月15日,英军方表示同意将谈判地点改到广东,并即日南返。11月29日,琦善到达广州接替林则徐,不久即与义律开始谈判。

第一次鸦片战争:英军北上 广州和谈

广州和谈

1840年9月28日,钦差大臣琦善署理两广总督,林则徐、邓廷桢被撤职。11月底,琦善至广东,没有采取任何措施加强广东防务,反而将一切罪责归咎林则徐。指责副将陈连升在磨刀洋之役向英军开炮,欲斩副将以谢夷,以致兵心涣散。又撤散壮丁数千,于是水勇失业,英夷抚而用之,沦为汉奸,撤横档水中暗桩,屡会义律于虎门左右,夷船得以探水志,察径路,而情形虚实尽泄。为向英军展现和谈诚意,对炮台守军大加裁撤,凡有报缉汉奸缉鸦片者,辄被呵斥,有探报夷情者,则拒曰:“我不似林总督以天朝大吏,终日刺探外夷情者。

1840年12月,双方开始和谈。义律在谈判过程中提出以《巴麦尊照会》作为谈判基础。琦善表示同意赔偿烟价五百万元,关于割让香港一款,琦善加以拒绝,重申割地是“天朝从来未有之事,其势断不能行”。对于英军暂屯香港的要求,琦善以《巴麦尊照会》“公文所无”,断然拒绝。义律坚持要求偿还烟价二千万元,割让地方岛屿,开辟厦门、定海为商埠等一系列要求,琦善见英方条件求过于苛刻,不敢轻易答应,又不敢轻易拒绝,便使用拖延战术周旋。经过一月和谈,未取得任何结果,义律失去耐心,决定“战后再商”。

1841年1月7日,英军向虎门炮台进行炮击,与此同时,登陆部队在穿鼻湾登岸,激战中陈连升父子先后阵亡。林则徐在《家信》叹道:“此次爬沙角后山之人,大半皆汉奸,或冒官兵号衣,或穿夷服。

在英军武力威慑下,琦善被迫与义律在穿鼻洋商议草约,在割让香港方面,表示愿向道光皇帝“代为恳请在尖沙咀或香港地方择一隅供英人寄居”。但义律不待琦善请示皇帝,便在1月20日单方面公布《穿鼻草约》,《穿鼻草约》由始至终并未经中国皇帝批准,而琦善也没有盖用关防印。

1841年1月23日,随着《穿鼻草约》的签订,定海英军陆续调往广州。2月24日,英军主动撤离舟山,撤往广州一带。2月27日,裕谦率兵进抵镇海,派遣总兵葛云飞、王锡朋、郑国鸿带兵由镇海进驻定海,重建防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