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之痛,形形色色的培訓機構打了誰的臉?

教育之痛,形形色色的培訓機構打了誰的臉?

百年大計,教育為本,推崇教育為本的方針,是民族,國家發展之根本。

自1977年恢復高考以來,教育方面的進步也是有目共睹的,前幾年開始的教育改革,在某些方面也取得了一定的進展。但隨著社會的發展,對人及知識等的要求也不同,現在教育暴露的問題也越來越多。存在的問題也越來越明顯。

問題之一就是應試教育的問題還是存在,雖然教育改革更著重於人的德智體美的全面發展,但在學校層面執行的並不是非常好,雖然有開這些課,但從學校的觀念上來說還是沒有放到一定的高度,體育,美術,科學都所謂的副課重視度不夠,還經常存在"今天體育老師,改上語文課"的現象。不只是體,美方面,其它方面也要與時俱進,培養孩子適應社會發展的能力。

問題之二就是分數高於一切的做法。這個問題還特別嚴重。先以一個事例來說,我的一個小外甥女就讀於深圳某中學,還是個初一新生,上學前為了學校的分班考試,暑假也是"自動"犧牲玩的時間,整天泡在學而思補習班。為的是能分到所謂的"重點班",本人成績算不上非常拔尖,但還是可以的,最終也只能上普通班,以為比她努力的人更多,從他爸媽的講述來說,他的同學中沒有去培訓的少之又少,有的人雖然不想,但"迫於形勢",只能加入培訓大軍。但更離譜的還在後頭,一個初中生整天為了作業搞到晚上12點,這個現象還不是少數,這其中還包括家長的努力,她爸媽有時為了孩子能早些休息,有時是親自上陣,幫忙做作業。因為所有作業必須完成,而且家長還要簽字,還得拍照發給老師。老師為了學生的成績也算是嘔心瀝血。週末還得上培訓班,為了跟上學校的教學要求。週末想休息還是算了吧。想想我當年的高考好象也不至於如此。因為了解到其它中學雖然也有類似情況,但沒這麼荒唐。原來是這所學校為了排名及其它"某些"原因,必須讓學生的成績上去。

另一個是小學六年級的事例,為了讓自己的小孩考到好的初中,家長主動的,老師推薦的等各類培訓也是全面開花。問起來那家小孩沒有去教訓人家還覺你對孩子不負責。背後的原因一是,部分好的學校(排名好,口碑好)會開放一些對外招生的名額,家長可以為自己的孩子報名,參加他們的考試並審核合格後即可被錄取。還有一些是學校老師推薦自己的學生去某些學校,當然這中間是要收費的,可能也有不收費的,但瞭解到的很多人是要收費的,費用幾千到幾萬不等。還有些培訓機構會"偷偷地"跟你說,在我這培訓,成績好的話我們可以保證就讀某某學校。

上面兩個事例中都提到一個角色,就是培訓機構,大到連鎖的,邦德,思考樂,學而思等,小到一些地方性質的,還有一個隱性你不知名無名的,還有家教私教等。這些機構如此之多生意如此之好的背後原因是什麼呢?不管其它至少說明這個需求是旺盛的,成人類的培訓在此不提,針對在校生的培訓,你除去學校教育之外的興趣培訓,你會發現,這些培訓機構培訓的最多就是學校所教的,那是學校教不好嗎?不然為什麼還非得這些培訓機構來培訓才可以呢?你要是學生家長你可能會明白其中一些道道,有的老師都會跟你說,要成績好,要想進某某學校,你最好還是去某某培訓下,有些是外面的,有些是"老師"聯合校外人士辦的,這些機構的老師居然有時會跟你說,學校教的是不夠的,必須靠他們才行,這你就得納悶了? 怎麼會這樣,是學校的安排有問題?是教育體制有問題?該管教育的沒管好,要靠一個培訓機構來才行,你退一步說,作為學校教育的補充吧,但有時是相反的,學校只是個不補充,有時我想,這些老師能在校外培訓這麼好,為什麼不在課堂上盡力些呢?真是想不明白?如此奇葩的事還不只是偶然事件?誰之過?誰來管?

歡迎你也來扒扒小孩教育的問題,讓我們的教育更理性,更有益於孩子們的成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