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他日若你父亲军旅解甲离开,愿你依旧能以退役军人父亲为荣


孩子,他日若你父亲军旅解甲离开,愿你依旧能以退役军人父亲为荣

前几天,驻地百货大楼里的一个儿童专卖店要撤柜,全场3折出售。几位大院里熟悉的嫂子们要集体去看看,正值孩子们开学之际,都想给孩子们买点新衣服,寓意着新的学期也是新的开始。

刚好那天我在院里带孩子玩耍,因平时上班忙,没有太多时间和嫂子们在一起聚聚,这次索性就和她们一起去商场转转,顺便联络一下感情。

一进商场,琳琅满目的商品,还有几个叽叽喳喳的孩子们,我们几位家属跟在孩子后面,视线都不敢离开孩子,看来,带孩子逛街真不是一个明智之举。

我们直奔那个要撤柜的专卖店,人不是很多,店里只有一对母子。同行的几位嫂子似乎是有备而来,都没有“热身”,就开始热火朝天的给自家的孩子选衣服。

来的路上,我们几位家属约定大家轮流在一旁看住几个淘气的小朋友。我主动要求排到第一个看孩子,在盯着这几个孩子的同时,顺便看了看旁边的那对母子。男孩和妈妈对店员说话都非常有礼貌,看得出,孩子的家庭教育是很有规矩和涵养。

这个男孩大概10岁左右的样子,个子中上,皮肤略暗,眉宇之间有种说不出的清透,而且我还发现,他在试衣服的时候有个双手紧贴裤线的动作,我太熟悉这个动作了。

我记得,在读大学参加军训的时候,教官要求我们站军姿,其中的一个动作就是双手要紧贴裤线,随军到部队后,我也看到很多军娃从小受父亲的影响,也有这样的习惯性动作。

趁着这个男孩试衣服的时候,我和他的妈妈聊了几句,毫不吝啬地夸奖了这个男孩,也顺便讨教一下用什么方法才能教育出这么懂事的孩子。男孩的妈妈叹了一口气说,其实也没怎么教育,孩子爸爸在外地上班,一年也就回来一次,寒暑假能过去看看他爸爸,平时都是娘俩在家。

随后,我们又交流了一下教育孩子的方法,这时,一个熟人和她打招呼,那个人问她:你们娘俩从部队探亲回来了啊?

原来,她和我们一样,也是一名军嫂,又只不过和我们不一样的是,我们都随军到了爱人部队驻地,而她选择了留在家乡,与丈夫两地分居。

我问她,你原来是军嫂啊,她有些害羞的笑了,我告诉她,我们这几位也都是。就好像在万花从中看到了自己的同类一样,我们的生疏感顿时消失,彼此的话匣子都打开了。

我问她怎么没随军,她说,随军的话工作没人管,而她又不愿意失去现有的工作,再加上家里亲人都在这边,所以就没随军,异地也是近两年才开始,之前爱人的部队也在这里,只是后来移防去了外地。

我在网络上看到过和人们的口中听说过移防的事情,百度上解释说,移防就是驻防的军队移到另一地方驻防。移防是军队的大事,也是每一个被涉及到的军人家庭的大事。对于因为部队移防而从此两地分居的那些军人家庭来说,每个人所面临的现状、要做的抉择以及心中的顾虑,都是一段让人抑郁的经历。

我想,如果我遇到这种情况,我会跟着爱人走吧!既然去哪儿都不能在父母身边,那就随他从军远行吧。这几年的生活,其实就是这样。毕竟身后没有太多的顾虑,孩子尚小,我的工作也不是事业编制,真的是一身轻松,可以无所顾虑随夫奔波。

看着眼前这个站立时不自觉指贴裤缝的小男孩,我不由想,他一定对父亲的职业持有欣赏甚至崇拜的态度,所以才会在小小的年纪,就学着父亲的样子,努力去做军人的样子。他的妈妈也告诉我,因为之前一直住在部队院里,孩子从小就耳濡目染军人的气息,会唱的第一首歌就是军歌,在路上看到穿军装的叔叔一定要敬礼。他还在一篇《我的心愿》的作文中写到:“长大以后也要像爸爸和叔叔们一样,穿着酷酷的军装,手握钢枪,保家卫国。”

是啊,部队大院的军娃就是这样,在兵营的环境熏陶下,对军旅的尊崇和热爱在潜意识里生长,融入了血脉。我忽然想起今年的八一前夕,女儿也一脸骄傲的和我说:“妈妈,老师说我的爸爸是军人,小朋友们都给我鼓掌了。”看的出,女儿因为爸爸的职业得到小朋友们的掌声而感到很开心!

在商场和这对母子告别后,我们几位家属也要准备离开了,这次逛街,她们每个人都是满载而归,只有我两手空空,光顾着聊天了。

回去的路上,我心里不由期望:今日,这些军娃们以身为现役军人的父亲为荣,他日,如果他们的父亲脱下军装退出现役时,愿孩子们依旧能为告别军旅融入平民的退役军人父亲为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