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立刻撤離三四線!

請立刻撤離三四線!

“上帝欲使之滅亡,必先使之瘋狂”,古希臘歷史學家希羅多德的這句話用在國內三四線樓市再合適不過了。

當今全國樓市嚴控的局面之下,三四線城市卻在逆勢而行,房價漲幅最高。

7月份35個三線城市新房銷售價上漲分別為1.5%,高於一二線城市的1.1%和0.2%。且一二線房價漲幅環比皆回落,只有三線城市漲幅比上月擴大0.8個百分點。

看到這樣生機勃勃的市場,想必不少購房者都蠢蠢欲動了。但幫主卻要來潑一大盆冷水:還沒進入三四線樓市的人就不要想了,已在圍城裡的你更請馬上、立刻撤離!

不論是棚改政策調整還是房企選擇退出,這種種跡象都在表明,三四線城市樓市的狂歡節馬上要結束了!

幫主不是在危言聳聽,作為由政策催促成的樓市高峰,三四線樓市也會因其他政策而跌至谷底,限售就是一把利劍,少則2年,多則3年、5年的限售週期,足以讓投資客的美夢變噩夢。如今限售政策已入侵宜昌、徐州等城市,接下來更會向三四線城市蔓延。所以聽幫主一句勸,千萬別再留戀三四線!

預警、兩大“霸主”房企撤離

未開發前的三四線城市是一片大有可為的廣闊天地,在去庫存運動的引導之下,眾多房企開始深耕這片土地,較早佈局的碧桂園、恆大,且享受到極大的紅利。但2018年下半年,兩大王牌房企卻開始醞釀撤離。

7月,媒體爆料,碧桂園針對三四五線城市的“全覆蓋”策略已在內部被明確叫停,暫不對外宣揚。

三四線市場在碧桂園業績中佔比極大。2018年1-4月,碧桂園銷售額為2574.7億元,其三四線城市項目佔75%,去年全年僅為64%。

8月28日,恆大2018中期業績會上,恆大集團總裁夏海鈞表示,恆大未來的土地儲備目標主要覆蓋中國的一二線城市以及部分三線城市,四線不準備去。

靠三四線起家的恆大,在2017年還對三四五線城市寄予厚望。2017上半年,恆大新增土地儲備超過6000萬平米,三四五線城市新增拿地項目佔比70%。

作為三四線城市樓市的兩大霸主,恆大和碧桂園都選擇從這個重要陣地撤離。不論是出於現金流的壓力,還是因為政策環境的謹慎而為,它們的退出已說明三四線城市的這片市場不再被看好。或許樓市降溫大趨勢就要來了,不然,房企們怎會放著有錢賺的機會不去賺?

預示、脫離政策保護傘,三四線樓市狂歡已盡?

不止房企紛紛抽離,棚改貨幣化和去庫存運動,這兩大助長三四線樓市熱火的法寶也開始退出歷史舞臺。缺少了流通資金和去庫存的動力,三四線樓市還能蹦躂多久呢?

01

棚改安置政策轉向

三年棚改計劃,貨幣化安置成為主流,三四線城市棚改貨幣化安置率在80%左右,最高達100%。面對如今去庫存基本完成,房價上漲壓力增大的局面,棚改安置政策調整成為必然。遵循因城施策,由完全貨幣化安置轉向縮小貨幣安置、增加實物安置的方式成為趨勢。這樣的棚改安置調整在部分地方已開始實行。

8月29日,長春市下發通知,規定新啟動實施的棚改項目取消貨幣化安置購房獎勵政策,鼓勵有條件的棚改項目新建一定數量的回遷安置住房,打響取消棚改項目貨幣化安置購房獎勵第一槍。

今年1月,山東省也提出鼓勵實物安置、取消貨幣化安置獎勵的方向。

02

“去庫存”運動開始摁下停止鍵

8月24日,呼和浩特發表公告,稱將全面停止房地產去庫存調控措施,成為首個喊出“停止去庫存”的城市。雖然只是單個城市的行動,但在全國性去庫存週期已經完成的當下,各地停止“去庫存”將成為必然趨勢。

03

中央未來不會保三四線城市

不同於一二線的經濟地位,沒有產業支撐和經濟貢獻的三四線城市,即使樓市崩盤,中央政府出手相助的可能性並不大,鄂爾多斯、溫州樓市崩盤就是個鮮明的例子。

現實、樓市泡沫太大

沒有人口和產業支撐的三四線樓市,猶如一個漂浮的泡沫,虛高的房價一觸就破,這也是幫主非常不看好三四線樓市的重要原因。

01

人口外流加劇

近兩年,一二線城市紛紛加入“搶人大戰”,人流不斷向此聚集,給人口本就不多的三四線城市沉重的打擊,沒有人口,未來買房需求就進一步減少,房價還會有未來?隨之“鬼城”或在三四線城市蔓延。

02

缺乏產業支撐

如今的三四五線城市,大都沒有產業支撐,大眾平均工資僅在3000元左右,但房價多突破萬元,虛火太重,一旦有風吹草動,房價就會暴跌,樓市甚至崩盤。缺乏產業的城市就沒有活力,難以自給自足,人口更加外流,城市進入一個死循環。

總之,三四線樓市泡沫太大,已走到破裂的邊緣,所以趁現在還來得及,請趕快撤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