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民工程天然氣入鄉,可是農民並不買帳,這是爲什麼呢?

農村自古以來就一直靠柴火做飯,看煤炭取暖。隨著農村經濟的發展,農村的生活基礎設施愈加完善,使農民切身感受到農村的便利之處,並且隨著社會的不斷髮展,國家對環保方面也越來越重視。在最近,農村實行天然氣入戶,目的就是治理農村燒柴燒炭等造成的環境汙染問題,還能夠有效的解決農民冬季取暖問題,極大地改善農民生活。然而,事與願違,如此好的一項利民工程,卻得不到老百姓的擁護,究竟為何?小編在進行多方調查與思考後,大約有以下原因:

利民工程天然氣入鄉,可是農民並不買賬,這是為什麼呢?

一、天然氣費用問題

大家都知道天然氣是清潔能源,乾淨方便快捷!但是對於土生土長的農民來說,精打細算是他們過日子的方式,能省則省,然而農村地區天然氣入戶費一般都在2800-3600元不等,這個費用還只是初裝費,以後使用天然氣,每立方米大約都在三元錢左右,對於很多勤儉節約的農民來說增加一筆額外的費用是不能接受的。

利民工程天然氣入鄉,可是農民並不買賬,這是為什麼呢?

二、安全問題

由於農村信息比較閉塞,農民們接受新鮮事物會比較慢,實行天然氣入戶,農民最大的擔心就是是否安全。相對於城市而言,農村的安全管理方面也會相對落後,容易產生各類安全事故,目前在農村的都是老一輩的爺爺奶奶,不會使用燃氣灶等用具,這項安全的因素是制約農民使用天然氣的最主要原因。

利民工程天然氣入鄉,可是農民並不買賬,這是為什麼呢?


三、售後服務是否跟的上

天然氣的使用有利有弊,利用的好當然是利民的工程,但天然氣利用不當,可能會造成嚴重的損失。例如天然氣洩漏問題,天然氣洩漏會導致人員中毒,並且若遇到明火,甚至會引發爆炸等惡性事件。在城市方面,天然氣供應有著很好的配套服務,燃氣公司一般都會定期去居民家裡檢測,查找安全隱患。但是在農村,居民的居住點不集中,很多農民會擔心燃氣公司是否會跟城市一樣提供完善的售後服務,倘若售後服務跟不上,發生的意外是許多農民無法承擔的。

利民工程天然氣入鄉,可是農民並不買賬,這是為什麼呢?


綜合以上因素,有經濟方面,小編認為國家應該加大力度保障農民的收入,提高福利待遇,讓農民有經濟條件使用天然氣;有農民心理方面,要讓農民在心理認可一項新事物,還是需要一個過程,一段時間的。重要的是安全問題,應提高農民的安全意識,從老百姓的角度出發,造福社會。小編最後希望大家能夠早日用上這種經濟環保的能源。

看完小編的這篇文章,你們有什麼想說的呢?歡迎評論區下方評論留言喔,您的每一次評論點贊就是對小編的肯定與鼓勵呢,小編給你們比心了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