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举也疯狂,原来古代科考的辅导班、辅导书比现在还多!

功名是古往今来所有学子的最终目的,十年寒窗,为的就是那一朝金榜题名。但是很多人在抱怨考试的押题、辅导班等五花八门的时候,你知道吗?其实在科考刚兴起的隋朝,这些辅导班啥的,就已经是层出不穷了。

科举也疯狂,原来古代科考的辅导班、辅导书比现在还多!

科举

隋朝实行科举之后,各种书院就层出不穷,各个书院更是抢破头的聘请名师,考中功名的才子来书院授课,一起编撰针对八股文的模板教材,以供训练学生们能更好的通过八股文的考试,这不就是咱们现在的各种押题模拟考试吗?而且还是全真模拟,先摸清套路,然后专门针对训练的那种。

科举也疯狂,原来古代科考的辅导班、辅导书比现在还多!

科举

而各种开小灶的,也会有专门对付科考的辅导书,就是教你怎样写出标准的八股文,还有一些会聘请已取得功名的科举老手来做专业指导,并且选取一些比较标准的八股文做成范文典籍来讲解写作技巧。这样,很多学子就开始死记硬背,只注重研读四书五经,然后背诵例文,而不关注文章本身讲了什么。

科举也疯狂,原来古代科考的辅导班、辅导书比现在还多!

科举

有科考辅导班,也就会有专门对付科考的辅导书,讲的是怎样写八股文。明代出版商们曾经不惜重金,聘请已考取功名的知名才子,这些人可谓是科场老手,让他们根据自己的考试经验来选编标准的八股文,集成集子,介绍这种专门用于科举考试的文体的写作技巧。而许多购买此类书籍的生员,或只重应试技巧,或死背范文,不厌其烦地反复研读“四书五经”,毫不关注文章的精神实质。

甚至还将这些发展成了一个产业!到隋朝后期,更是猖狂,直接诞生的专业作弊的,就是代替考生去考试,比如著名才子温庭筠,人称“温八叉”,因为据说替人考试时,叉八次手就能写文章,可见是个老手了。

科举也疯狂,原来古代科考的辅导班、辅导书比现在还多!

温庭筠

看来因为考试而产生的某些不好的东西,不是现在才有的,而是自古以来就有啊,果然是功名动人心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