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丰临终托孤顾命八大臣的悲惨命运

咸丰临终托孤顾命八大臣的悲惨命运

顾命八大臣的由来

咸丰十一年(1861年)七月十六日,咸丰帝已在热河行宫病重卧榻不起,在烟波致爽殿寝宫,开始布置后事。他召见怡亲王载垣、郑亲王端华、御前大臣景寿、协办大学士肃顺,军机大臣穆荫、匡源、杜翰、焦佑瀛等。咸丰圣谕:“立皇长子载淳为皇太子。”又著派载垣、端华、景寿、肃顺、穆荫、匡源、杜翰、焦佑瀛,尽心辅弼,赞襄一切政务。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顾命八大臣”或“赞襄政务八大臣”。 十七日清晨,咸丰帝病逝。 然而,顾命大臣非但没完成咸丰的遗愿,间接促成了慈禧垂帘听政。

咸丰临终托孤顾命八大臣的悲惨命运

当时,朝廷的主要政治势力,可以分为三股:

第一,朝臣势力。其集中代表是顾命"赞襄政务"八大臣--载垣、端华、景寿、肃顺、穆荫、匡源、杜翰、焦佑瀛。咸丰临终顾命、赞襄政务的八位大臣中,主要为两部分人:载垣、端华、肃顺、景寿四人为宗室贵族、军功贵族;穆荫、匡源、杜翰、焦佑瀛四人为军机大臣

咸丰临终托孤顾命八大臣的悲惨命运

第二,皇室势力。咸丰死时,道光九个儿子中健在的还有五阿哥敦亲王奕誴、六阿哥恭亲王奕欣、七阿哥醇郡王奕譞、八阿哥钟郡王奕詥、九阿哥孚郡王奕譓等。在咸丰死时恭亲王奕欣30岁、醇郡王奕譞20岁,都年富力强。大敌当前,咸丰皇帝和军机大臣、御前大臣、内务府大臣等,多逃到避暑山庄,几乎没有一个人身临前线。恭亲王奕欣、醇郡王奕譞都是空有爵位的闲散亲王、郡王,既不是大学士,也不是军机大臣,更不是御前大臣,却要挺身在第一线,处理那么一个乱摊子。诸位兄弟本来就对咸丰登上皇位心怀不满,且被免掉军机大臣、宗人府宗令、八旗都统,要往承德奔丧又遭到拒绝,特别是他作为咸丰皇帝的血亲而未列入顾命大臣,于情于理,都不妥当。旧怨新恨,汇聚一起。况且,恭亲王奕欣不是孤立的一个人,他同诸位兄弟,没有官职的醇郡王奕譞等联合起来,同帝后势力联合起来,同朝中顾命大臣以外的势力联合起来,成为朝中一股强大的政治势力。

咸丰临终托孤顾命八大臣的悲惨命运

第三,后宫势力。就是6岁的同治皇帝和两宫太后--东太后慈安和西太后慈禧。他们虽是孤儿寡母,在帝制时代却是皇权的核心。咸丰在临终之前,特制"御赏"、"同道堂"两颗印章,作为日后颁布诏谕的符信。就是说,奏折经赞襄大臣拟旨缮进,俟皇太后、皇上阅后,上用“御赏”下用“同道堂”二印,以为凭信。这两颗印章,“御赏”之章为印起,“同道堂”之章为印讫(结束)。将“御赏”章,交皇后钮祜禄氏收掌,而将“同道堂”章交皇太子载淳收掌,因载淳年幼,“同道堂”章实际上是由其生母懿贵妃掌管。

咸丰临终托孤顾命八大臣的悲惨命运

咸丰的旨意是在他死后,由皇后钮祜禄氏、懿贵妃叶赫那拉氏与八大臣联合执政,避免出现八大臣专权的局面,也避免出现皇后钮祜禄氏与懿贵妃叶赫那拉氏专权的局面。皇后钮祜禄氏与懿贵妃叶赫那拉氏的实权在八大臣之上,因为她们均有对于八大臣所决策军政大事不予盖章的否决权。显然,如果皇后钮祜禄氏与懿贵妃叶赫那拉氏不加盖“御赏”和“同道堂”这两颗起、讫之章,那么八位赞襄政务大臣是发不出“诏书”和“谕旨”的,赞襄政务八大臣之议决均不能生效。相反,由内臣拟旨而不经过顾命八大臣同意,加盖“御赏”与“同道堂”两章即能生效。因此,后宫势力是朝廷中最为重要的政治势力。在对待顾命大臣的态度上,后宫一方同皇室一方的利益是共同的,他们联合起来共同对付顾命八大臣。在朝臣、皇室、后宫三个政治集团的政治力量对比上,显然皇室势力与后宫势力占有优势。

咸丰临终托孤顾命八大臣的悲惨命运

咸丰“赞襄政务”八大臣的安排,犯下一个致命的错误,就是没有将朝廷三股政治势力加以平衡,特别是咸丰对慈禧与奕两人的政治潜能、对权力失衡形成的政治危局,认识不够,估计不足。其结果是:后宫势力同皇室势力结合,发动宫廷政变即“辛酉政变”,摧毁了“赞襄政务”八大臣集团,代之以慈禧太后与恭亲王奕欣联合主政,继而出现慈禧太后专权的局面。同治皇帝在辛酉政变后,内有两宫皇太后垂帘听政,外有议政王奕䜣主政,从而开始了“同治中兴”。

咸丰临终托孤顾命八大臣的悲惨命运

咸丰钦定的顾命大臣在这场政治斗争中,以失败告终,他们的结局大都是悲剧。

载垣:在北京被捕,赐白绢自尽。终年46岁。

端华:赐死、降爵为不入八分辅国公。同治三年七月,复还郑亲王世爵。

景寿:削职,仍留公爵及额驸品级。同治元年(1862年)二月任蒙古都统,三月授御前大臣。同治三年(1863年)七月仍赐紫缰,十月授领侍卫内大臣,十三年(1874年)十二月命管神机营事务。光绪十五年(1889年)六月去世,谥端勤。

肃顺:被斩于菜市口。终年45岁。

穆荫:以"在军机大臣上行走最久,班次在前,情节尤重",被撤职流放。同治三年,论赎归,殁于家。

匡源:革职。光绪七年卒。

杜翰:革职,流放新疆,后被赦免。同治五年卒。

焦佑瀛:革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