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內地城市中,台北只相當於我國二線城市水平?

作為曾經的亞洲四小龍,臺灣目前的經濟發展水平還是比較高的,上世紀九十年代,臺灣的經濟總量佔大陸的比重一度超過40%,這些年來大陸經濟騰飛,目前已經發展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而臺灣省的GDP佔大陸的比重已經不足5%。2017年臺灣省實現地區生產總值174446億新臺幣,約合38702億人民幣,位居全國各省份第六。

在內地城市中,臺北只相當於我國二線城市水平?

臺灣最發達的城市是臺北,其次是高雄,再次是臺中或者桃園。臺北目前比不上京滬這樣的大都市,也比不上深圳杭州重慶這樣的城市新銳,但現在臺灣在國際經濟體系中仍是重要一環。臺灣最為外界稱道的是它的電子科技產業。在全球電子產業處於價值鏈高端。比如芯片代工企業臺積電,擁有目前最優秀的生產工藝和技術,因此蘋果、高通、英特爾、華為等企業都把芯片生產環節交給了臺積電。

在內地城市中,臺北只相當於我國二線城市水平?

在內地城市中,臺北只相當於我國的一個二線城市水平。然而臺北市的人均GDP可不低,2016年臺北市的人均GDP就已經超過3萬美元,而2017年內地人均GDP最高的深圳市為18.3萬人民幣(約2.7萬美元),仍然不如臺北。而目前臺灣省各縣市的人均GDP都已經超過2萬美元,發展水平還是比較高的。

臺北全市下轄12個區,人口總數約267.4萬。看起來好像很少,但這裡的267萬隻是臺北市區人口,只相當於北京的六城區。實際上與我通常說的北京做比較時,相對應的是“臺北都會區”,人口超過700萬,實際在地圖上已經連成了一片。臺北城區人口這一項高於大陸的南京成都,排在天津重慶之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