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存錢的中國人,家庭負債率爲何越來越高?

中新經緯客戶端8月11日電 (吳起龍)日前,上財高等研究院發佈的研究報告《警惕家庭債務危機及其可能引發的系統性金融風險》(下稱《報告》)中提出,截至2017年中國家庭債務佔GDP的比重為48%。雖然看起來並不高,但已經遠遠超過其他發展中國家。而據公開資料顯示,2013年9月,我國就已成為全球儲蓄金額最多的國家,同時也是人均儲蓄最多的國家,我國人均居民儲蓄已經超過3萬元,當時的居民儲蓄率已超過50%,遠超世界平均水平。有著存錢偏好的中國人,近幾年為何家庭負債率不斷升高?對此專家指出,高房價是推高家庭負債的最主要原因。

愛存錢的中國人,家庭負債率為何越來越高?

首先存錢只是給自己的一份保障,老百姓不是愛存錢,而是為了用錢時能拿出來,不去借錢,年老大病不用子女淘錢,為子女著想。年輕人存錢也是為子女上大學或更高的學歷存的學費。子女結婚的大事用。老百姓掙錢不容易,投資又不懂,放家裡又怕偷,只能存銀行。

愛存錢的中國人,家庭負債率為何越來越高?

以前物資匱乏,老一輩的人窮怕了,有錢就能買東西,不再捱餓,自然喜歡把錢存起來,這個習慣就一代代保存下來了。而現在,大家環境好轉,隨著存款增加,自然想改善自己的生活環境,加上近10年來房價不斷攀升,國內婚嫁選擇偏向於家庭有房有車,都喜歡手上有實質資產,這部分房貸車貸的增加,會直接影響家庭負債率。還有就是人們超前消費的意識和行為越來越多,信用卡,花唄,借唄門檻也低,也會增加家庭負債率。

而且物價指數上漲太快,造成人民幣貶值太快,存在銀行的錢的利率根本趕不上貶值的速度。同樣多的貨幣十年前購買力和現在的購買力差別多大,現在消費水平高了,購買力更大了,往往收不抵支,造成了負增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