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小楷,點畫峻厚,章法茂密,形成峻拔、獷悍的獨特風格!

“北涼體”是施安昌先生提出的,指十六國時期古涼州地區流行的一種隸書字體。施先生對北涼體書風的歸納是:“字形方扁,在隸楷之間。上窄下寬,往往有一橫或者撇、捺一筆甚長。豎筆往往向外拓展,加強了開張的體勢,富於跳躍感。特別是橫筆,起筆出鋒下頓,收筆有雁尾,中間是下曲或者上曲的波勢,或兩頭上翹形式。碑板上尤為突出,可謂“犀利如刀,強勁如弓”。點畫峻厚,章法茂密,形成峻拔、獷悍的獨特風格。”

這小楷,點畫峻厚,章法茂密,形成峻拔、獷悍的獨特風格!

安弘嵩《大智度論殘卷》(局部)

北京故宮博物院藏《大智度論殘卷》卷後款識雲:“卷第五十五第廿八品,法師慧融經比丘安弘嵩寫”。此卷寫經書法楷中間行,隸意相當濃厚,可以看出是從隸書脫化而成的。其行筆沉著,墨色濃郁,自然勁暢。《大智度論》是闡釋佛典《大品般若經》的論書,古印度龍樹著,後秦鳩摩羅什漢譯,共一百卷。此卷抄寫其第五十五卷第廿八品,卷首已殘,原卷首殘缺,僅餘八接紙,每接紙28行,行十九字不等。

這小楷,點畫峻厚,章法茂密,形成峻拔、獷悍的獨特風格!

敦煌曾出土另一卷《大智度論》,抄寫第五十九卷第卅六品,亦題安弘嵩寫,筆跡與此卷相同。

漢字書體自漢末至魏晉時期,經歷了由隸至楷的演變。北涼地處西域,其傳世墨跡和碑刻中的字體較之中原同時期作品,保留了較多的隸意,且筆勢峭拔,風格獨特,書法史上稱為“北涼體”。此卷為代表之作,極為珍罕。

這小楷,點畫峻厚,章法茂密,形成峻拔、獷悍的獨特風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