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禧西逃,初时如丧家之犬,末了竟威风不减

1900年,八国联军进逼北京,慈禧仓皇间携光绪皇帝出逃,从北京一路逃至西安,上演了一幕晚清版的“一路向西”。可笑的是,对于这等仓皇逃窜的行为,皇室竟然还美其名曰“西狩”,真可谓无耻之极。而太后“西狩”之初极其狼狈,几乎如丧家之犬一般,到了后期竟然又渐渐峰回路转,重新威风气派起来,这一路到底经历了什么,就让我们来看一看。

慈禧西逃,初时如丧家之犬,末了竟威风不减

慈禧

慈禧从北京仓皇逃出时,她与光绪均是乘坐马车,而马车行路向来颠簸,远不如轿撵舒服,可见她当时逃窜之狼狈。随慈禧一起出逃的除了光绪皇帝,裕隆皇后,还有王公大臣,侍卫随从,总共约千余人,除两宫贵人乘坐马车外,大臣们或骑马或步行跟随。结果真可谓出师不利,刚跑到西直门,天就开始下雨了。众人又都没带雨具,就那么在雨中淋着前进,甚是凄苦。

慈禧西逃,初时如丧家之犬,末了竟威风不减

马车

慈禧这马车一直坐到京西贯市,当地的一位李姓族长接驾后连夜准备了三个驼轿,供慈禧、光绪及裕隆皇后乘坐,这才终于给慈禧免了马车颠簸的痛苦。慈禧当时大悦,直接赏赐了李姓族长四品的顶戴,就连赶驼轿的把式都被赏了从五品的顶戴。可惜这只是短暂的幸福,之后的路途更为坎坷,所经之地多有兵匪强盗之乱,居民都躲进深山,竟然连日常的粮食都找不到。侍卫太监到处搜刮,只找到少量的小米和鸡蛋,也仅勉强够慈禧、光绪和后妃们充饥。其他人只能自己去钻庄稼地,看见什么能吃吃什么了。所幸庚子年是丰年,地里瓜果蔬菜甚多,倒也没把这些王公大臣给饿死。

慈禧西逃,初时如丧家之犬,末了竟威风不减

驼轿

到了居庸关,更惨,住的地方都没有,慈禧及帝后可借宿民房,其余人只能睡在户外的泥地上。紧接着过康庄,去怀来县,又赶上下雨,山洪下泄,河水泛滥,众人只能徒步过河,慈禧的驼轿好几次差点被大水冲走,都被侍卫护住,甚是可惜。等到了怀来县,堂堂皇家队伍,远远看去已经跟一帮叫花子差不多了。

不过到了怀来县慈禧这运道便开始转了,知县吴永是个有两把刷子的人,很会服侍奉承,不但为众人安排了宴席,更是连随从人员的住宿都安排妥当,也不知是用了多少民脂民膏。当然这贴心周到的服侍也必然会得到回报,等众人离开怀安县的时候,吴永已从小小的知县一跃成为了广东道台,并且一路跟随慈禧西去。

慈禧西逃,初时如丧家之犬,末了竟威风不减

四抬小轿

众人离开淮安时,吴永把县衙的两个四人抬的小轿贡献了出来,供两宫使用,慈禧的交通工具再次升级。从怀安到宣化府的途中又碰上了黑衣军,约两千余人,这下皇家的护卫队伍也壮大了起来,再也不怕那些兵匪乱民了。

到了宣化府,知府、总兵带着四人抬的大轿相迎,慈禧和光绪立马扔掉了吴永的小轿,改坐大轿。等到离开宣化府的时候,又改乘八抬大轿,加之侍卫亲兵前后簇拥,这支狼狈逃窜的队伍竟然又威风凛凛了起来。

慈禧西逃,初时如丧家之犬,末了竟威风不减

八抬大轿

等到了太原,更不得了了,山西巡抚翻箱倒柜的竟然把当年乾隆西巡时用的仪仗銮舆给找了出来,又加急定做了二十四面龙旗,这支逃亡队伍霎时间便恢复了大内气场,其威风排场竟丝毫不逊色于在京城之时了。而与此相映衬的,却是大清军队在战场上的全面溃散,德法联军竟然也一路打到了山西。听说八国联军到了山西,慈禧闻风丧胆,又连忙逃窜,一路跑到了陕西西安,并且命令李鸿章全权负责谈判事宜,不惜一切代价,尽快议和。

慈禧西逃,初时如丧家之犬,末了竟威风不减

皇家銮舆

慈禧这一路西逃,虽狼狈甚多,但竟丝毫没有影响到他奢靡享乐,在西安时炎炎夏日间却每天都要喝冰镇酸梅汤,西安没有专门的冷窖,为了冰镇酸梅汤的供应,地方官竟然每天派人奔赴百里之外的太白山上取冰,可谓奢靡至极。

慈禧西逃,初时如丧家之犬,末了竟威风不减

酸梅汤

皇室享乐至此,只顾一己安危而掷天下于不顾,也难怪这大清朝又苟延残喘了十二年后便轰然灭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