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武帝为什么一心要灭匈奴?

用户5547770233


按照很多历史书的观点,汉武帝之所以发起对匈奴的反击战,是因为汉朝通过七十多年的休养生息,有了财力、物力和军事实力,再加上汉武帝个人的雄才大略,所以才有了与匈奴的战争。这些历史书说得没有错,

但是,从思想发展的角度,却忽略了汉武帝发动战争的根本原因,是思想意识上的重大转变。

秦始皇不敢打击匈奴 只是命人修筑长城来防守

如果我们从历史的经验来看,在汉武帝之前的秦朝和周代,面对匈奴的进犯,统治者无一例外都是以防守为主。可能有人质疑,不对吧,我怎么记得秦朝时期,大将蒙恬曾经率领三十万人北击匈奴呢?

没错,蒙恬的确带兵北击过匈奴,将北方河套地区的匈奴赶回到了他们的老家,也就是现在贺兰山地区。可是,我们不要忘了,早在秦朝之前,北方河套地区这些地方并不是匈奴的地盘,而是属于赵国的。只是后来匈奴趁着中原地区战乱,趁机而入。因此秦始皇派蒙恬出兵只能算是收复失地。当秦始皇收复失地之后,秦始皇就不再继续主动打击匈奴了,而是命令蒙恬修筑长城,用来防守匈奴的攻击。

我们可以想想,秦始皇和汉武帝相比,秦始皇的军队肯定要比汉武帝的军队厉害。毕竟,秦朝的军队被称为“虎狼之师”,作战勇猛。而且,秦朝初年,秦朝的军队可是刚刚参与过统一六国的战争,拥有丰富的作战经验。可是,就连拥有这样勇猛军队的秦始皇都不敢剿灭匈奴,已经处在和平时期七十多年的汉武帝,为什么就敢主动派兵打击匈奴呢?

董仲舒“三世异治”的思想究竟是什么?

这个根本原因,就是汉武帝接受了春秋公羊学的思想,在思想上有了理论的支持。

董仲舒运用春秋公羊学的思想将皇权神圣化,为汉王朝的改革,变更制度寻找到了合法性。在董仲舒改革的建议中,他将公羊学“三世异治”的思想进行了发扬。

什么是“三世异治”呢?从字面上来说就是三个世界,也就是三个历史阶段。公羊学认为,孔子在《春秋》里揭示了历史发展的三个阶段,这三个阶段分别是孔子所传闻世,孔子所闻世和孔子所见世。孔子告诉后人,在历史上不同的发展阶段,统治者应该使用不同的手段去治理,这个就叫“三世异治”。

董仲舒和汉武帝

我们先分别为大家介绍这三个历史阶段。不过我要为大家说明的是,董仲舒自己在介绍“三世异治”的时候,并没有对前两个阶段,也就是孔子所传闻世和孔子所闻世进行详细的解释,董仲舒的重点是说了最后一个阶段,也就是孔子所见世的思想。但是,为了让大家能够清楚理解公羊学思想中的“三世异治”,我们只能根据东汉时期经学家何休的总结,为大家讲解。

先说第一个“孔子所传闻世”。所谓“孔子所传闻世”是指孔子根据传闻了解的世界,这个时间段相当于孔子高祖和曾祖时代。何休说,这个时代,整个世界处在衰乱之中,世界缺乏合理的秩序,人们不受任何礼乐和法制的规范,只是凭借自己的本能和野蛮的力量去生活。东汉时期的学者何休根据董仲舒的论述将这个时代称之为“据乱世”。

何休

第二个是“孔子所闻世”,也就是说是孔子听说的世界,相当于孔子祖父的时代。何休说,这个时代与“据乱世”时代相比,社会已经有了明显的改善,社会逐渐出现了稳定的迹象,人们的道德水平也有了提高,人们开始共同遵守政治和礼法秩序。何休将这个时代称之为“升平世”,也就是太平世界已经如太阳那样冉冉升起。

第三个是“孔子所见世”,也就是孔子父亲和孔子自己所处的时代。这个时代,人们的道德水平和文明程度已经有了较大的提高,整个社会已经逐渐再向天下大同的阶段过渡。何休将这个时代总结为“太平世”。公羊学里面所说的这个“太平世”,有点类似于我们后来所说的乌托邦或者天下大同的世界。

“三世异治”学说怎么为汉武帝远征匈奴奠定基础

有人听到这里,可能马上会说,公羊学的思想简直是在胡说啊。春秋战国时代,社会礼崩乐坏,诸侯国之间互相征伐,怎么可能会有什么“太平世”。这些公羊学家依据的理由是什么?其实,理由就是孔子诞生了。因为孔子提出了拯救社会的思想,所以公羊学家认为,整个社会可以依靠孔子的治国措施达到“太平世”,也就是天下大同的阶段。

你可能会接着问,不对啊,孔子出生之后,整个战国时代,儒家思想也没有受到统治者的重用啊,孔子这一生也是颠沛流离,就如同丧家狗一样,孔子的思想对当时的社会压根就没起到什么作用。没错,这的确是历史事实。不过,公羊学家不是历史学者,他们不太重视真实的历史,他们这么说的目的,其实是为了达到用历史解释现实的目的。

什么现实目的呢?就是告诉汉武帝,你看,孔子已经为历史的发展总结出了规律,你作为皇帝,也要按照这个规律做事,做属于你这个时代应该做的事情。汉武帝应该做的事是什么?就是解决国家的外部危机,特别是匈奴入侵的问题。这也是董仲舒为什么只强调第三个历史发展阶段“太平世”的原因。

可能又有人要提出质疑,按照公羊学的解释,孔子提出的“三世异治”的三个阶段是说战国时期的历史啊,怎么能够和汉朝的现实建立联系啊?公羊学的学者很聪明,他们总结出了这套原理之后,把它们从春秋战国的特定历史情境里面提取出来,作为一套普遍的原理,然后再放到现实中去。这就有点像我们做数学题,所有的数学公式其实都是从最基本的公式里面总结的,然后通过这些公式就能去解决复杂的问题。

公羊学派认为,根据三个历史阶段,国家在对待少数民族政权方面,应该有着不同的原则。在“据乱世”时代,秉持的原则应该是“内其国而外诸夏”,也就是说在政治衰乱的时代,统治者应该将注意力放在国家内部,统一国家内部的秩序,至于周围的诸侯国,可以先不管它们,仅仅做到防备入侵就可以,那个时候,统治者还没有精力考虑外部少数民族入侵的问题。

到了“升平世”时代,统治者“内诸夏而外夷狄”,也就是当国家内部的秩序得到了统一之后,接下来的任务就是统一诸侯国,然后防备夷狄,夷狄指的就是周边的少数民族。

到了“太平世”,国家的任务就变成了“远夷狄之君内而不外”、“天下远近大小若一”,意思就是中华文明与夷狄的文明不再有差别,夷狄也应该成为中华文明体系里的一部分。其实,“三世异治”的思想,有点像后来“攘外必先安内”的思想。

我猜测,汉武帝很有可能是希望在自己有生之年,达到“太平世”,让自己成为历史上最伟大的帝王。从汉武帝出兵反击匈奴这一点也可以看出来,汉武帝治理国家也不仅仅是单纯使用儒家思想,也借鉴了法家思想。


兮兮说事儿


匈奴是大汉王朝唯一的劲敌呀,而且在汉武帝之前,大汉的各任帝王都是受匈奴的气的。大汉从建国之初,刘邦的时候,就开始选择和匈奴和亲了。

和亲的时候,大汉不但把皇帝的公主嫁给他们,而且还会带去大量的陪嫁品。

就这匈奴还不说汉朝的好,他们什么时候想来,连招呼都不打一声,就直接到了大汉的边界,抢劫一空就走,这是汉武帝最不能忍受的。

汉初的时候,由于中原连年混战的原因,导致了大汉的国力一点都不强盛,这时候的刘邦不敢和匈奴开战也是情有可原的。

可是,到了汉武帝时期,距离汉朝初期已经过了七十多年了,这一时期,汉朝的国力大大的增强了,尤其是经过文景之治之后,汉武帝有了可以和匈奴决一死战的条件。

要知道打匈奴一定要用骑兵,和匈奴交战是在荒漠之中,速战速决才是最重要的。因为在那种鸟不拉屎,鸡不下蛋的地方,若是打持久战,不是被渴死,就是被饿死。

这就是刘邦不敢和匈奴交战的原因,因为刘邦没有骑兵。

恰恰在汉武帝时期,汉朝的马已经多到不胜数的地步。

面对这种情况,对于汉武帝来说是一个为先祖复仇的机会。

下面我们细数一下,汉武帝之前的汉朝皇帝是如何受匈奴的气的?

第一个就是刘邦,刘邦当年想和匈奴作战的时候,带着三十二万大军被匈奴冒顿单于给围困在了白登山,这一次若不是陈平用了一个说不出口的计策,说不定刘邦就死在这里了。

还好,最后冒顿单于让出了一个口子来,故意让刘邦逃跑了。

刘邦回去之后,此生再也不说打匈奴的事情了,最后,他选择了和匈奴和亲,这件事才算了解。

到了刘邦死后,吕雉统治的时期,冒顿单于又开始找事了,他挑衅大汉是从一封情书开始的,这封情书就是冒顿单于写给吕后的性骚扰信,大致的意思就是说,吕后新死了丈夫,应该挺寂寞的,正好他冒顿单于也是孤家寡人一个,他问吕后看看他们两个人能不能在一起搭伙过日子。

这对于吕后和大汉来说是奇耻大辱呀,吕后可以说是一个心狠手辣的人吧,但是,当他看到冒顿单于给他写的信之后,他也是不敢发火,原因就是打不过人家。最后,吕后又给冒顿单于回了一封很有礼貌的信,这件事才算完。

到了汉文帝时期,匈奴又开始进犯大汉了,最严重的一次,匈奴人可是差点就打到了汉朝的都城长安呀。要不是这一时期汉朝出了一个叫周亚夫的名将,说不定大汉的宿命就会提前终结了。

这一次匈奴的进攻,就是因为周亚夫驻军细柳营,最后匈奴才没有得逞,而是乖乖的退回了去的。

汉景帝的时候,匈奴也是隔三差五的来侵犯汉朝的边界,但是,汉景帝都选择了隐忍。

你看匈奴就是这样欺负汉武帝的先祖的,汉武帝当了皇帝,有了和匈奴一战的资本后,你说这个仗他要不要打。

他肯定是想把匈奴人给剿灭的,因为只有这样做,他才能为祖先报早年的一箭之仇。

综上所述,这就是汉武帝不得不打匈奴的原因。

当然汉武帝在打匈奴的方面也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在他发掘卫青和霍去病之后,匈奴的日子就不好过了,他们两个战无不胜的将军,竟然最终把匈奴给赶到了贝加尔湖(今俄罗斯境内)一代。

最终汉武帝也算是为先祖们报了仇。


史学达人


汉武帝一开始与匈奴的战争,可以视作“对匈反击战“,开战理由很充分。第一,西汉与匈奴有”平城之耻“,汉高祖刘邦时代曾出兵与匈奴决战,被围平城后忍辱负重的对匈求和,匈奴之后还曾写信调戏侮辱吕后,可以说,汉武帝时,汉帝国对匈奴是有”国耻“犹未雪的;第二,平城被围后尽管西汉与匈奴达成了某种不对等的屈辱和平,双方没有发生大规模战争,但匈奴对西汉边境小规模的入寇其实一直没有停止过,掠夺人口抢夺财物杀害边民,可以说西汉边民”苦匈奴久矣“;第三,经过汉景帝汉文帝两代帝王的励精图治,汉帝国已经做好了反击匈奴的物质准备,汉武帝军费充足,只待整军备战。

在汉匈战争的前十年,汉武帝连续打了三次战果丰硕的大规模“反击战”,分别是河南漠南之战、河西之战和漠北之战,霍去病封狼居胥,基本解决了匈奴对汉帝国的威胁,匈奴主力已被赶回漠北,很长一段时间内不可能再有实力南犯中原。

如果汉武帝在此时结束战争,本来是很完美的。

但问题是,汉匈战争断断续续打了44年,到了后期的战争,你会感觉汉武帝已经有了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强迫症,非要灭匈奴而后快。但在广袤的漠北区域,抓住匈奴主力灭掉匈奴又谈何容易,大多数时候都是一次次徒而无功的劳师远征,最后还发生了李广利七万汉军精锐全军覆没的悲剧

带了汉匈战争的后期,匈奴固然是被打得七零八落,但彻底消灭又犹如痴人说梦,而汉武帝的汉帝国呢,也是在一次次的远征中元气大伤,用史书的说法是“海内虚耗,户口减半”,文景之治积累下来的巨额财富被消耗殆尽,社会趋于崩溃前夕的状态。所幸,最后汉武帝悬崖勒马,颁布了罪己诏性质的《轮台诏》,这才为汉帝国留下了最后一口元气。

一场本来是顺天应人,解决匈奴威胁的战争,最后被打成一场耗时近半世纪,一笔糊涂账的消耗战,最终责任人必须是汉武帝。

彻底灭掉匈奴成为了汉武帝的执念,而执念往往是误国的。


张明扬不说话


看完楼上几位的说法,我觉得还不足以解答这个问题的核心。

鄙人认为,汉武帝刘彻灭匈奴主要可分为3个要点方面来说,

其一,子承父业,完成先祖未完成的事业:

①刘彻的父亲汉景帝刘启初即位时,匈奴大军侵入云中。汉景帝决定出兵抗敌,御史大夫晁错等一帮重臣认为国内诸侯割据危机严重,不宜对外用兵,主张先削藩,解决诸侯问题。所以,后来抗击匈奴的事一直被国内各种战事耽搁,再加上匈奴方面不断给汉室施压,汉景帝只能采取和亲的政策,并将自己的亲生女儿送去匈奴和亲。

②而汉朝自汉高祖刘邦起,就一直被迫和亲,汉高祖七年亲征匈奴,中诱兵之计,被围困达七天七夜,后行贿于冒顿单于阏氏始得脱险,刘邦逃出虎口后,自己知道没有力量再去征服匈奴,只好回到长安。以后,匈奴一直侵犯北方,叫汉高祖大伤脑筋。他问刘敬该怎么办?刘敬出主意采用和亲的办法,大家讲和,结为亲戚,可以和和平平地过日子。此后刘邦忍辱转变对匈奴政策,这也使得刘邦留下了未能平匈奴的遗憾,子孙后代皆以高皇帝受到的失败和耻辱为国耻,古人以先祖为尊,所以汉武帝刘彻一心灭匈奴也是为完成先祖高皇帝刘邦及其父皇汉景帝刘启未完成的伟业。

其二,这属于个人理想,自己心中有一个立下的誓言或者说志向:

这一点同样有两个地方刺激了刘彻,让他从小就被匈奴的事影响。

①前面说到汉景帝刘启将自己的亲生女儿远嫁匈奴,而刘彻是刘启的儿子啊,所以,对少年刘彻来说,就是自己最爱的姐姐被迫远嫁,等于是生离死别,再也见不到了,姐姐再也不能陪他玩儿了。并且,这是汉朝自高皇帝以来,第一次将真正的公主送去和亲,之前的都是选宫女立为名义上的公主,高贵的皇室血脉怎可嫁于蛮夷!所以,生离死别的心痛加上必须送真公主的双痛,在年纪尚小的刘彻心里留下了深深的阴影。

②还有一个就是,在刘彻还为太子的时候,汉景帝要求太子太傅给太子刘彻上历史课,在太子太傅讲到高皇帝去世后,匈奴冒顿单于曾以国书调戏吕后,冒顿单于来书中写着:“孤偾之君,生于沮泽,长于平野牛马之域。数至边境,愿游中国。陛下独立孤偾,两主不乐,无以自娱,愿以所有易其所无。”意思是,我一个孤独的、处于性亢奋状态的君王,生于沙漠绿洲,长在大草原威武雄壮,曾数次侵犯边境,现想来灭中原。吕后你现在也是孤独寂寞,咱俩又都是一国之主却因此孤独寂寞而不快乐,何不互补一下。实际上,就是想让吕后陪他睡觉,就是对吕后的意淫,对大汉帝国的侮辱。

而吕太后的回复更让人痛心,吕太后在信中说自己“年老气衰,发齿堕落,行步失度。单于过听,不足以自汙。弊邑无罪,宜在见赦。”并送上两辆车,送年轻美女和亲。回信内容大致意思就是:“我老的不行了,您单于不知误听了什么人的话,要我来陪您睡觉,这会让你弄脏自己,有失身份嘛。我们也没有罪,饶了我们吧!”刘彻亲自读完吕太后的回函后,便立下誓言,此生一定灭匈奴,以雪国耻。

所以,从这一方面来看,刘彻灭匈奴是为了雪国耻,完成自己立下的志向。

其三,便是大势所趋,顺应时代大潮,顺应国人民心:

秦朝时,秦始皇统一六国后为安邦定国,修筑长城抵御外敌匈奴,所以一开始匈奴就是另外一个国家,不是楼主所问的是不是外族的意思。秦始皇打败匈奴修长城以后,北方平静了十几年,到秦灭亡之后,中原发生了楚汉相争,没有统一的中央政权抵御外敌,匈奴就趁机一步一步又打过来。从那时起,中国边境就不断受到侵扰,边境人民苦不堪言,匈奴人攻城略地、杀人放火,抢钱抢粮食抢女人抢牛羊,你想想你要是一直被人抢你心里好受么,所以答案很明显。

汉朝建立后,经过文景之治两代贤明君王的治理已经国富民强,国家有了足够的经济基础和实力,战争历来打的就是钱,开国时都穷,可以忍辱,只能埋头苦干让自己强大,就跟现在新中国的情况类似,那等到自己强大了,还能容许外敌不断侵略?还能容许自己每年向蛮夷纳贡?还能荣誉堂堂汉室天子血脉远嫁蛮夷之地?……到最后只有一个字,打!打到服!

另外,最后强调一点,汉武帝也不是一门心思只打匈奴:

对友善的邻邦汉武帝也喜欢与他们邦交,共建和平盛世。在汉武帝刚登基初期第三年,闽越国入侵东瓯国,东瓯国向汉武帝求援,汉武帝派严助调动会稽郡的部队援助东瓯国,攻打闽越国。所以,别以为刘彻是心血来潮或是神经病非要打匈奴,该和的和,该打的他就该打。


解读历史


汉武帝毫无疑问是一位英明神武的皇帝,让大汉王朝走向巅峰,但他为何独独非要消灭匈奴呢?真的是非我族类,其心必异?刘彻在匈奴屈服的条件下,依然大动干戈,一心要把这个族类消灭,正如他预料的那样,匈奴在汉武帝期间,被大汉军队一直赶到欧洲境内。每到夜幕降临,和老婆在被窝里做那事,几下就完了,导致两人的关系越来越不好,自从看了张明阳的幸福由来这个博客,现在能撑一柱香的时间。

是什么原因导致汉武帝执意如此?

究其原因追溯到汉朝刚建立的时候,都知道刘邦经过几年的楚汉相争才建立的大汉王朝,对于当时的中原来说,属于百废待新的时候,但这时候匈奴大举南下,刘邦的军队抵挡不住,被困在白登山,40万大军差点全军覆没,最后刘邦屈辱的赔一些钱币、用品匈奴人才肯罢休。刘邦才得以解围,当时对于每一个汉人都觉得是一种耻辱,但没有办法,只怪我们内战消耗的太厉害了,大汉得以喘息一段时间,直到刘邦驾崩,当时的汉朝统治者其实是吕雉,匈奴觉得机会又来了。

于是当时的领导人冒顿单于开始挑衅了,冒顿单于觉得西汉正是孤儿寡母执政之时,有机可乘,于是,命人写了一封信给吕后。

信中到底是什么惹得汉武帝从小就立志必灭匈奴?

吕后拆开一看,信中写道:

“我现在是一个枕边寂寞的君王,生活在北方草原这个荒凉的地方。我最擅长骑马打仗,麾下拥有精兵猛士三十万。现在,我来到边境,很想深入你们中原腹地一游。听说你的丈夫不久前死了,想必你也是空闺难守。我们两人,一个孤男,一个寡女,都是寂寞之人。你何不来与我相见呢?咱们结秦晋之好,鱼水之欢,这一定会是让你我都高兴的事!”

吕后是个母仪天下的皇太后,也是国家的象征,岂能够如此受辱,于是就有大将怒发冲冠,想要请命,率领大军十万扫平匈奴,为大汉国朝雪耻。然而对于如此明显的侮辱,当时的汉人虽然觉得羞辱,但无可奈何?当年在兵多将广之下依然折戟沉沙,更何况吕后党政功臣该杀的都杀的差不多了,哪有大将可以出征。

吕后也明白这个道理,只好忍气吞声、曲意逢迎了。吕后不得咽下这口气,送给单于冒顿好多宫女、钱财、以保大汉边境安稳。然而,风水轮流转,随着汉初休养生息政策效果的显现,西汉王朝逐渐强大起来,匈奴也逐渐沉迷于声色犬马之中而逐渐消弭了斗志。

等到汉武帝即位时,他深深知道匈奴给了他们刘氏家族的羞辱,并在心中早早地立誓必灭匈奴,所以在他在位期间,汉武帝一连对匈奴发动了3次大规模的战役。在西汉王朝厉兵秣马的时候,匈奴帝国却陷入了内乱之中,这次王位的争夺战,大大消耗了匈奴帝国的实力。刘彻依靠军事天才卫青和霍去病发动的3次大战役使得匈奴元气大伤,逐渐衰弱下去。留在中原的匈奴已经对汉俯首称臣了,亦不会对汉造成威胁,且对汉军形成一种恐惧了。

只因一封匈奴给汉的一封信,汉武帝从小就立志,等到自己即位定不会放过匈奴。他让整个匈奴人民胆战心惊,扬我大汉军威!


麦麦你为何要消失i4


秦皇汉武!为什么要把他们结合起来讲?因为秦始皇是开创之君,汉武帝虽然不是开创之君却胜似开创之君。

秦始皇早已经预料到来自关外,北方的威胁,所以想出了修建长城这样一种被动防御方式。这个世界只有无坚不摧的矛,没有破不了的盾。任何被动防御从历史经验来看,都是最终无效的。

汉朝建国之初,汉高祖刘邦就吃过匈奴的大亏,被困白登山达七天之久,最后以送礼求情的办法才得以逃离,从此代代和亲,靠女人的裙下之庇才把天下传到汉武帝刘彻。

汉武帝刘彻是一个有雄才大略的主,而且从一开始就不再奉行秦始皇被动防御那一套,采用主动进攻。匈奴对于汉朝,既是高悬于头顶的达摩利克斯之剑又是华夏文明的耻辱。不知道哪天那柄剑就从头顶掉下来,一想到要用汉家女儿的贞操去保护帝国的未来,无一不是心头之患,天下之辱。要解决问题的办法就只有彻底消灭敌人,否则死灰复燃必将前功尽弃。所以,就如同他的名字一样,要么不做,要做就做彻底,匈奴是个马蜂窝,要么不捅,要捅就得连根拔起,于是武帝毕生的事业就是消灭匈奴,杨我天威。


谢金澎


这个问题,用蒲松龄小说里的那个故事就可以回答:当你在野地里遇到狼跟随的时候,靠一味的给狼送肉,能否就熄灭掉狼的杀心?显然不能!割肉喂狼的结局,只能助长狼的贪婪!

同样的道理,放在西汉身上也是一样,面对凶残的匈奴,屈辱和亲换来的和平,绝非高枕无忧,相反是黄金一般宝贵的休战期。

这里首先纠正一个被宋代以来,好些文人们误导的错误:并非是汉武帝登基以后,废除了汉匈和平的“和亲政策”主动发起对匈奴的战争,而是在汉匈和亲的六十年里,尽管汉朝付出了屈辱的代价,但战争其实一直没有停止。匈奴人从来没有放弃过对汉地的侵扰。

比如在号称汉朝国泰民安的“文景之治”里,后人大书特书汉王朝钱粮满仓的盛景,但是很少有人知道:这是大汉朝北方国境线,万千军民的屈辱血泪换来的。从汉文帝至汉景帝时,匈奴人只要闹灾缺钱,必然大张旗鼓窜犯汉朝边境,先一顿烧杀抢掠,然后再狮子大开口,勒索汉朝一大笔钱粮。如此无耻局面,正如西汉名臣晁错的感慨:匈奴人小规模侵犯就能获得小利,大规模侵犯就能获得大利。按照现在话说,就是把汉朝当做提款机!

没有任何一个有尊严的民族,能够忍受这种“提款机”般的屈辱,那些反对汉匈战争的人物,无论当时还是后世,满嘴大道理下,深藏的却是可怕的私心:反正离战场远,杀人也不是杀自己家的人,自然有倒霉老百姓给我挡刀。

什么屈辱和亲,别耽误我自家的高官厚禄就行!

很多时候,一个国家王朝的政策,就反而被这些满怀类似心思的“精英”误导,最后蒙受屈辱的结局。那些大言不惭怒骂汉武帝穷兵黩武的人,更应该去匈奴人的马刀下体会滋味!

因此,到了汉武帝执政时代,与匈奴的彻底开战,就成为历史的必然选择。最重要一条:反击匈奴的条件,历史性战胜匈奴的机遇,在汉武帝这一代,早已条件成熟。

事实是,从汉文帝年间开始,一直到汉武帝登基时,西汉王朝皇帝换了三代,但有一件事一直没变:一直按照汉文帝时代青年俊才晁错的《言兵事疏》的策划,进行反击匈奴的沉默准备!而到了汉武帝在位时,当年晁错在《言兵事疏》里的两大蓝图,已然开花结果:西汉王朝已经通过苦心经营,组建了足以与匈奴争锋的骑兵部队,而西汉王朝的军工科技,更取得重大突破:炼钢技术广泛推广,汉军的装备更新换代,早已武装到牙齿!

所以,在汉武帝时代,昔日匈奴引以为自豪的“弓强马快”,在与西汉军队的正面对撞中,优势早已大大缩水。后来汉匈开战,相当多的重大战役,并非像好些电视剧演绎的那样“以多打少”,相反常是装备精良且人数少的多的汉军,追着人数多的多的匈奴军打。直线飙升的战斗力,已远非白登山上被包围的汉军可比!

因此,在汉武帝时代,西汉选择向匈奴开战,就成了一个水到渠成的选择。更因有天生坚强的汉武帝,哪怕在满朝文武集体反对的情况下,他依然坚持了开战的抉择。尽管在他的晚年,对待匈奴的战略抉择和人员安排,出现了重大失误。但是在位五十四年,终其一生的对匈奴战争,已经彻底将匈奴打掉半条命,为汉宣帝彻底收服匈奴奠定了基础。以这个意义说,汉武帝不愧为华夏民族的英雄!


我们爱历史


第一,复仇。匈奴欺压我汉民族几十年,纳贡和亲,屠戮边民,祸患无穷。

第二,武帝时期的汉帝国具备强大的实力,建国六十余年,属于蓬勃发展的时期,再加上雄才大略的君主,是不会允许有匈奴这样一个强大的政权存在的。

第三,武帝崇尚极度的权力和武力,世界历史上任何一个创建了不世功业的伟大帝王都是如此。个人意愿也占了一部分比例。如果对手不是匈奴,也会是其他政权。

说武帝是汉民族历史上最伟大的帝王丝毫不为过,直到今天,华夏儿女依然会怀念那个奋发有为,开拓进取的时代。武帝后五十年,依然有这样一个声音:“明犯我强汉者,虽远必诛。”


腾飞足球


秦汉时期,北方的匈奴始终对中原王朝是个巨大的威胁。在秦代,匈奴曾一度为大将蒙恬所击败,逃往漠北,十多年不敢南下。

  西汉王朝建立后,匈奴依然是汉民族和平生活的重大威胁:数次入侵边境,攻城屠邑,掠夺财物和人口,给西汉北方地区民众带来沉重的灾难。

  

  忍辱负重,休养生息

  西汉开国皇帝刘邦对匈奴的屡屡犯境非常愤怒。公元前200年,刘邦乘着刚刚击败项羽、统一中国的余威,率领大军向匈奴进攻。双方在白登山展开激战,结果汉军队大败,刘邦被围七天七夜,几乎被俘,后以重金收买了匈奴首领,才得以突围。

  

  刘邦自此认识到汉朝实力不足,开始休养生息,发展生产,但在处理与匈奴关系上仍苦思不得良策。不得已,刘邦采用了娄敬的建议,以汉家公主和亲匈奴,并赠送丝绸、粮食等物品,与其约为兄弟,以缓解其袭扰。在军事上,则主要采取消极防御的方针,尽量避免与匈奴进行决战。

  汉高祖之后,文帝和景帝继续推行休养生息政策,积极发展生产。

  但历代的和亲政策并没有遏制匈奴的袭扰活动,反而使他们认为汉朝软弱可欺,因此在边境闹得越来越凶。

  公元前140年,汉武帝刘彻即位时,汉帝国经过60多年休养生息,经济有了很大发展。国力的强盛为汉武帝的战争动员和实施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汉武帝是一个具有雄才大略的政治家,他不满足于王朝贵族固步自封的做法,希望能有大的作为。

  

  汉武帝在位最初的几年,虽然还延续着前几任的和亲政策,但他一直在寻找机会改变传统政策,彻底击退匈奴,解除边境安全隐患。


软文圈儿


这种说法是不对的哈,历史上汉武帝并没有制定过一个“灭亡匈奴”的战略和计划,双方有战争,也有和谈,只是和谈长期谈不拢,拖到汉武帝死也没有解决,但不代表战争是主流,更不代表汉武帝一心要灭亡匈奴,对这一段史实我作一个简要的梳理:
从汉初一直到汉武帝时代,一百多年间,汉与匈奴的关系紧张,互相攻战不断,特别是汉武帝中后期,约有二十多年基本上处于不间断的大规模战争阶段,汉朝方面发动了对匈奴的三大战役,而事实上每次汉军出击之后,匈奴都要组织人马反击,双方几乎年年都有大战,可以说无论是汉朝还是匈奴都遭到人力物力的极大消耗。相对而言,战争对匈奴造成的经济破坏远远比汉朝为大,首先,从战争本身来说,虽然汉朝方面为了保证前线军需供应,需要调动大量的物资,其损耗非常大,但因为汉—匈奴战争的主战场基本都在匈奴境内,所以汉朝的农业生产本身不会受到什么影响,对汉朝而言,战争消耗了大量农业生产积累起来的财富,使得海内虚耗、府库空竭,换句话说就是存不起钱来,但对匈奴来说,战争造成的后果就要严重得多,因为每次大战,对匈奴的游牧经济都是重大打击,牲畜的直接损失很大。比如河南之战开始时,汉军首战虽然只取得了俘敌
3000人的小胜,但却在战斗中抢获了匈奴人的牛羊超过百万头。其次,汉武帝发动的三大战役,使匈奴在漠南地区不能立足,特别是使匈奴失去对水草丰盛的河南地和商业发达的河西走廊的控制,也就在经济生产能力上对匈奴造成根本性的打击,为了避开汉军,匈奴人基本上不会再在自然条件相对较好的漠南地区活动,三大战役后,有一年汉军曾组织了一次五千人小规模北伐,但深入匈奴境内,行军二千余里,结果是不见匈奴一人而还。另一方面,汉朝的日子也不好过,长期的战争,消耗了大量的财富,史书说中这时汉朝的海内虚耗、户口减半,这户口减半不是死了,而是受不了政府的繁重的税赋压迫,而成为流民,成了国家不能控制的黑户口,可见老百姓流离失所的困难状况,史书上记载武帝后期,小规模的农民起义,此起彼伏,整个社会不安定的局面越来越重,正因为如此,汉武帝后期朝廷上不少有识之士开始反思对匈奴战争的问题,包括秦朝强盛时打击匈奴,修筑长城等一系列举措的利害关系,都有人进行了深刻的反思,汉朝上下开始总结秦与匈奴的战争教训,有大臣说,“始皇使蒙恬筑长城,死者相属。民歌曰:生男慎勿举,生女哺用脯,不见长城下,尸骸相撑拄。”昭帝是召开的国策会议上,儒生们说,“蒙恬征胡,斥地千里……蒙恬却胡千里,非无功也。威震天下,非不强也。……然而皆秦之所以亡也。……蒙恬以得千里亡秦社稷。”其实正中了亡秦者胡的预言。当年,匈奴虽有些势力,但似乎并没有主动南下中原,秦始皇的北伐,据说是因为听信了方士“亡秦者胡”的话,不过从这个角度来讲,秦对匈奴的战争和长期维持战争状态,对中原人民的生产生活造成了巨大的破坏,消耗了大量的实力,最终造成国内的土崩瓦解。秦始皇发动对匈奴的战争,不是为了保卫边境,不是为了边地人民的利益,而是为了扩大地盘,满足自己的权力野心,他是皇帝,要功高三皇,业过五帝,打败匈奴人便是这一业绩的表现,是典型的对外扩张的心理。而汉武帝后期的对匈奴战争,也有这方面的因素。因此,汉武帝对匈奴的战争,前后两个时期从性质上讲是非常不同的。
汉武帝本人后来也承认战争政策对汉族人民造成的巨大伤害,他在晚年颁布“轮台罪己诏”,反省战争政策,宣布将统治重心转移到内政建设上,这样汉匈双方经过长期的战争,其实都意识到长期这样打仗打下去,是不行的,和平相处才对双方都有利,但要真正实现和平,也没有那么容易。前114年,伊稚斜单于死后,其子乌维单于(前114年—前105年)即位,汉匈双方已有和好之意,双方曾多次派出使者,商议停战和好,但因为和议的礼节待遇问题,一直谈不拢。这一进期的形势是,汉朝的实力上升,匈奴已无大规模南侵的实力,因此汉朝方面希望和好,其重点不在和,而在好,就是汉朝给匈奴以经济上的补助,而匈奴必须在政治上接受汉朝的优势,称臣于汉。而匈奴方面则只想恢复汉朝对匈奴的经济补助,不愿放弃自己在政治上的独立地位,因此,双方的谈判进行得非常不顺利。
110年,汉武帝派郭吉为使节去单于王庭,郭吉对匈奴主管外事的官员——主客态度很谦卑,而且尽说好话,所以乌维单于最初对和好很有兴趣,同意亲自接见郭吉,但郭吉见到乌维后,立马变脸,要求匈奴臣服汉朝,要单于做大汉皇帝的臣子,乌维一听,当场就发火,立即把那个负责接待郭吉的主客杀了,然后把郭吉流放到北海(贝加尔湖)去了。尽管谈判失败,但乌维也不再出兵侵扰汉朝边境,并经常派使者到汉朝要求和亲。不久,汉朝又派王乌去匈奴,王乌熟悉匈奴风俗,采用匈奴的礼仪去见乌维,乌维很高兴,把他迎入自己的大帐,亲自见他,并且在原则上达成了匈奴派太子到长安做人质,汉朝方面则送公主来和乌维成亲,双方恢复和亲。
但接下来发生的事情的又使得这次谈判的成果打了水漂,前107年汉使杨信到匈奴,不肯用匈奴习俗(撤去使节、把脸涂黑)见单于,双方谈不拢,乌维不肯派太子为质,汉朝也不肯把公主嫁给他,此后双方又派了十多次使节,都因为言语不和,汉朝扣留匈奴使者,匈奴也扣留汉朝使者,双方都有十多人被对方扣留。前
100年且鞮侯单于即位,因内部不稳定,向汉示好,将多年扣留了的汉使放回汉朝,汉武帝很高兴,派苏武是在前100年时出使匈奴的,他们到了匈奴后碰上匈奴内乱,有人参与匈奴贵族的阴谋,造成苏武和谈的失败,苏武被流放到北海。事实上,这一期间双方实力相当,文化风俗又不同,双方之间互相不信任,所以经常一言不和,就谈判破裂。这种情况,一直持续了五、六十年。不过这也有些好处,就是双方的交流越来越多,了解在加深。大量的汉使和匈奴使者被扣留,也有利于双方的了解嘛。所以最后到了汉宣帝时代,汉匈就实现了真正的和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