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韓國爲何全民熱衷炒幣?

“三人行,必有一炒幣者”

這是我作為一個區塊鏈學習者,對韓國最直觀的感受。當然,也有數據佐證,據韓國招聘信息網站Samurain發起的虛擬貨幣投資調查顯示,31.3%的被調查者正在“炒幣”,平均每位“幣民”的投資金額為566萬韓元,相當於人民幣3.45萬元。

探究:韓國為何全民熱衷炒幣?

2018新年伊始,韓國金融監督管理局(FSS)宣佈獲得了2017年加密數字貨幣交易所存款的法定貨幣兌換金額數據:“截止2017年12月12日的存款餘額為2.067萬億韓元(約合1.9億美元),這比2016年底的322億韓元(約合3030萬美元)增長了64倍。這也是首次得到確認的虛擬貨幣市場總存款金額數據。”

而這個國家已經是全球三個最大比特幣交易所的所在地,目前以韓元進行的比特幣交易量佔全球交易總量的30%,明顯超出其自身經濟地位。那麼究竟是什麼使得韓國人為何對虛擬貨幣如此狂熱?

半島局勢、全民焦慮、幻想暴富、網絡發達、股市低迷……

“地獄朝鮮”,這是部分韓國年輕人對當下韓國社會的比喻,他們自嘲為拋棄愛情、拋棄家人、拋棄未來的“N拋世代”。

最近5年,韓國失業率一直處在10%左右的高位,大量年輕人找不到工作,只能淪為“啃老一族”。而已經進入職場的年輕人也充滿焦慮,在階層固化的現狀下無所適從。

探究:韓國為何全民熱衷炒幣?

而階層固化很容易使年輕人產生:”即使努力工作,也改變不了社會階層,還努力幹嘛呢?”,也就是我們常說的“低慾望社會”、“佛系青年“,而這反過來又促使市場結構發生鉅變,消費需求急劇減少,更深層次,必然會影響到社會婚姻問題,人口問題等等。

另外,由於韓國受教育程度普遍較高,對於體力勞動或基礎性工作,牴觸心理大,而比特幣等虛擬貨幣的出現則成為了韓國年輕人實現暴富幻想的一條途徑。

再加上網絡技術發達,地域狹窄,必然導致信息傳播速度快,誰發財了,過一晚上,幾乎全國民就都知道是由什麼原因發財的,全國民就開始炒起來了。

更深層次原因,韓國民眾之所以會受到投機交易的誘惑,在於韓國缺乏其他高收益的投資項目。人們在尋找一切能夠帶來更高回報的投資項目。

虛擬貨幣誕生之前,韓國的股票市場上,金融衍生產品交易量也是世界第一,韓國民眾對高風險投資的偏好由此可見一斑。但近兩年來,韓國股票市場受全球經濟持續收縮影響,表現比較低迷,缺乏投資標的的股民將目光轉向虛擬貨幣也是應有之義。

而上半年朝鮮半島的緊張局勢更是加重了這種焦慮,許多人寄希望於短線操作、撈一把就走,但卻不料都成了待宰的肥羊。

探究:韓國為何全民熱衷炒幣?

ICO禁令一年內風向大變,尷尬的監管忽冷忽熱

2017年9月,韓國金融服務委員會(FSC)提出全面ICO禁令。但是韓國的ICO禁令並未真正實施或生效,金融當局可能會允許國內投資者進行ICO。

甚至今年1月,韓國司法部長樸相基曾說,韓國金融監管部門、財政部門等多個政府部門計劃關閉韓國境內加密貨幣交易所。消息一出,比特幣價格應聲下跌,業內情緒一片恐慌,惹來韓國圈內人士強烈不滿。數十萬人在青瓦臺網站留言,以示反對,按規定,超過20萬人留言,青瓦臺方面就必須給予明確回應。

但在輿論壓力之下,青瓦臺又突然改變立場,表示交易所關閉一說只是 “司法部正在準備實施的舉措之一,但還未最終確立”。因此,在5月底,韓國國會曾正式提議解除國內的ICO禁令。但對此提議,韓國金融服務委員會(FSC)的一個官員表示,現階段不會採納。

雖然韓國在ICO方面沒有法律層面上的合法化,但ICO活動其實已經可以在韓國展開,韓國媒體已經可以公開報道ICO。因此可以說,韓國在今年6月已經事實上已經解禁ICO,只是需要面臨較為嚴苛的監管而已。

至於為何出現這種飄忽不定的情況?韓國坊間認為,今年6月是韓國地方選舉的重要時刻,為了不激怒選民,才出面否認關閉韓國境內加密貨幣交易所,以及出現ICO事實上已經解禁的情況。

雖然韓國官方對於虛擬貨幣忽冷忽熱,但對於區塊鏈技術也並非一味打壓。據韓媒報道,現任韓國區塊鏈協會(KBCA)主席在公開場合表示,韓國政府正準備通過政策來促進區塊鏈行業的發展,包括培養區塊鏈人才、扶植區塊鏈創業公司。

在保留創新空間和防範風險之間,韓國政府正左右搖擺,希望達成某種平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