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安市農業科學研究院2018年科技扶貧行動點滴記錄

為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精神和中央、省、市委扶貧開發工作要求,我院積極行動,充分發揮人才和技術優勢,從

夯實扶貧隊伍關鍵農事指導抗災減災服務科技培訓服務促進產學研融合以及創新科技服務手段六個方面入手,組建扶貧專家服務團,緊扣關鍵農時,通過召開技術培訓會、現場技術指導、專家科技下鄉培訓等多種方式開展科技扶貧,助力我市打贏脫貧攻堅戰。

一精選骨幹力量,打造過硬扶貧團隊

為全面落實省、市科技扶貧工作,我院選派骨幹科技人員服務基層,作為我院創新服務機制、提高服務實效的重點工作來抓。2018年以來,我院先後派選派37名技術骨幹擔任省市科技指導員,重點幫扶我市74個省市貧困村。啟動“助力鄉村振興 科技服務(扶貧)”專項活動,選派50餘名專業技術人員,組建5支科技扶貧專家團隊,分區域分重點開展科技扶貧,基本實現我市各貧困地區科技扶貧全覆蓋。充分利用自身優勢,通過“專家+合作社+貧困戶”、“專家+基地+貧困戶”等模式開展科技幫扶,指導貧困村發展特色優勢產業,助力農業科技扶貧服務工作。

二搶抓關鍵農時,密集開展扶貧指導

根據農業生產管理關鍵時期,開展多種形式農技服務,注重推廣成熟的農業種養精簡化、機械化技術,為保農業豐收提供科技支撐

2018年上半年,我院共舉辦科技培訓班14場次、技術指導46場次,科技下鄉80餘人次,累計培訓農民1500餘人次,蔬菜、糧食種植大戶100餘戶,發放技術明白紙3000餘份。

三實時快速響應,指導農戶抗災減災

針對隨時出現的氣象災害情況,我院科研人員迅速響應,調研農作物受災情況,及時開展技術服務,指導農戶抗災減災。

四藉助平臺優勢,助推我市科技扶貧

發揮我院承擔國家、省產業體系建設任務,以及對上對外聯絡合作的機會,邀請省內外專家來我市進行培訓指導,不斷提高我市農業科研人員的創新能力和科技扶貧服務能力。

通過邀請省內外高層次專家舉辦專題培訓班,使農技推廣人員的綜合服務能力得到提升,同時也為種植大戶、合作社及企業代表搭建了相互交流的平臺。

五牽線搭橋促院校村結合、產學研對接

通過牽線搭橋促進院校村結合、產學研對接,科技助力幫扶村產業升級。在科技扶貧工作中,我院科研人員充分發揮橋樑與紐帶的作用,為幫扶點和派駐村牽線搭橋,將高等院校的專家資源引到田間地頭。

六創新服務手段,提高服務實效

創新農技服務手段,積極探索實踐“互聯網+農技服務”方式,豐富服務載體,提高服務實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