難於考哈佛!馬斯克小學的入學試題,你能對幾道?

魚香肉絲兒 假裝發自 Ad Astra學校

說個振奮人心的好消息:

貴為世界上最成功的企業家(小編並不想加「之一」),馬斯克照樣得和中國父母一樣,發愁孩子擇校的問題。

難於考哈佛!馬斯克小學的入學試題,你能對幾道?

只不過,你得攢錢買學區房;而以鋼鐵俠的調性,當他對某樣東西不滿意,十有八九會自己重新造一個,PayPal 的誕生如此,特斯拉如此,Hyperloop 如此…

現在,連學校也不例外了。

馬斯克「斜槓」小學創始人已經 4 年了。但和普通學校不同,馬斯克的這所藏在 Space X 園區裡的小學,比火箭工廠還神秘,以入學率低過哈佛而聞名。

這所學校叫做 Ad Astra,是拉丁語中「To the Stars」的意思。

難於考哈佛!馬斯克小學的入學試題,你能對幾道?

Ad Astra示意圖,非學校logo

Ad Astra 到現在也只有不到 30 名學生,沒有媒體報道,查不到教員信息,官網簡陋地像臨時工做的;學校不公開聯繫方式,家長們只能靠熟人關係申請入學;甚至連馬斯克本人,都一反常態,管住了自己發 Twitter 的手…

難於考哈佛!馬斯克小學的入學試題,你能對幾道?

Ad Astra學校官網

然而,就在前幾天,這所「史上最神秘的小學」卻破天荒地公開招生了,還公佈了入學考題!

但看完這些出給 7 歲小朋友的題……難道我對小學生有什麼誤解?

抱歉,我拖小學生後腿了…

不廢話,直接開始智商碾壓,玻璃心小夥伴請回避 ~

和學校 2019-2020 年招生簡章一起公佈的,有三道試題,申請入學的小朋友,至少要完成其中 1 題。此外,還要提交一份作品/項目展示,以及家長的申請信。

難於考哈佛!馬斯克小學的入學試題,你能對幾道?

三道都是開放性試題,很符合學校「以解決問題為導向」的教學目標。

比如,其中一道題是讓學生們根據給定衡量標準,從 11 顆安全性、資源和增長速度各異的星球中,選出三顆最適宜、和三顆最不適合人類移居的未來家園,並解釋原因。

難於考哈佛!馬斯克小學的入學試題,你能對幾道?

這題聽起來不著邊際,但卻充分考察了孩子對於理性數據的分析能力和敏感度。

而且馬斯克相信,這代孩子可能終身都要與惡化的地球環境作鬥爭,星際移民是遲早要面對的事情。與其到時抓瞎,不如從小培養,為「火星殖民計劃」儲備後備人才。

另一個題目是醬的~

Varo Varo 是二十世紀最偉大的畫家。在她短暫的一生中,留世畫作只有 10 幅,而且全部在 1985 年的墨西哥城大地震中損毀了。

2018 年,人們意外地在市政廳牆壁後方發現了 Varo Varo 的第 11 幅畫作。這幅作品被稱為 20 世紀最偉大的超現實主義畫作,而迅速蜚聲海內外。

Varo Varo 生前曾要求將她作品產生的所有收益,捐獻給墨西哥拉巴斯兒童的美術教育。現在有 5 家博物館希望購買收藏這幅畫作——拉巴斯藝術博物館、紐約現代藝術博物館、盧浮宮、個人收藏家和一家展覽公司。

請根據它們的出價、遊客人數、門票價格和基本情況,對誰更適合收藏這幅畫作做出排序。

難於考哈佛!馬斯克小學的入學試題,你能對幾道?

和我們小時候考試題目截然相反的是,這些題目壓根不存在所謂的「正確答案」。學校希望通過模擬現實問題,從小培養孩子們的社會責任感,以及對艱難問題的決策能力。

看到這裡小編只能慶幸自己上學早,不然身為糾結的天秤座,怕是隻能當個文盲了。

難於考哈佛!馬斯克小學的入學試題,你能對幾道?

除了上面兩道題目所考察的數理能力、決策力,在這裡,孩子們重要的一課,是通過角色扮演、「解決世界上最困難的問題」,來討論倫理道德問題、理解社會。

比如第三題中,就逼真地還原了政府、媒體、企業、調查機構和公民在社會決策中扮演的角色——汙染企業為了自身利益收買專家做出錯誤結論;媒體宣傳擴大影響;政府受輿論宣傳影響,決定不對商家採取任何措施;具有投票權的公民觀點對立,無法達成共識…

結果 10 年後,小鎮生態崩潰。究竟誰該對這一切負責?參與其中的每個人,又該承擔多少責任呢?

難於考哈佛!馬斯克小學的入學試題,你能對幾道?

7 歲的年紀,大部分孩子可能還在聽著 happy ending 的童話故事,馬斯克卻直接將血淋淋的社會現實擺在了孩子面前。也難怪會引來不少人對其「情感教育缺失」的擔憂。

微信公眾號後臺回覆關鍵詞「入學試題」,獲取三份試題pdf。

學校宗旨:搞事!搞事!搞事!

不過,在馬斯克看來,這些大概都不算問題。畢竟,能夠通過審核入學的,必定是天資過人的小朋友。

就像自己家的 5 個兒子,此前就讀於加州的 Mirman School,那裡被稱為「天才小學」,只招收智商 138 以上的學生。

難於考哈佛!馬斯克小學的入學試題,你能對幾道?

但即便這種按智商劃分的精英化教育,依舊無法讓馬斯克滿意,或者說,他對任何一種傳統教育模式都不買賬。

在此前的採訪中,馬斯克不只一次地提出過「解決問題」的重要性,他舉過一個「扳手和發動機」的例子來展現教育理念的區別

難於考哈佛!馬斯克小學的入學試題,你能對幾道?

如果想要教授發動機原理,傳統教育會怎麼做?拿出一個扳手和一個螺絲刀,告訴孩子們這些工具能用來拆發動機,之後才是動手實踐。

但「正確」方式應該是怎樣的?

直接搬來一臺發動機,告訴學生,如果想了解發動機原理,就得把發動機拆了。這個過程我們就需要用到扳手和螺絲刀——這樣不用死記硬背,學生自然就記住了工具的用途。

馬斯克曾把傳統學校比作產品組裝線,不管學生特長和潛力,全是無特色的課程安排和統一的授課進度,「而讓具備特殊天分的學生接受傳統教育,無疑是對學習潛力的荒廢」。

難於考哈佛!馬斯克小學的入學試題,你能對幾道?

所以,在 Ad Astra「班級」和「年級」的概念是不存在的,7 到 14 歲的孩子混在一起上課,按能力和興趣來提供個性化的教學服務。

但別以為馬斯克的「非傳統教育」只有「因材施教」這麼簡單,這裡的顛覆遠超一般人對於「學校」的認知。

比如,學校不負責閱讀和數學入門,因為它假定孩子已經具備這樣的能力;語言淪為邊緣課程,因為馬斯克認為未來翻譯完全能由機器代勞;也不教音樂課和體育課,因為這些是在生活中獲取的技能。

文科生大概是很難在這所學校混下去的。如果 Ad Astra 有校訓的話,用紅字刷在牆上的恐怕就是「學好數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

難於考哈佛!馬斯克小學的入學試題,你能對幾道?

Ad Astra 超級注重培養學生的數學、和計算機編程能力。

學生入學便會開始接觸代碼和邏輯,學習 Scheme 和 Swift 語言;大孩子則有更加深入的編程課程;這些並非紙上談兵,而是要求學生用代碼做出自己的項目。

學校還鼓勵學生們「搞事情」,研究氣象探測氣球如何回收、動手製作戰鬥機器人、裝配馬斯克腦洞大開的火焰槍…

難於考哈佛!馬斯克小學的入學試題,你能對幾道?

除了理工男對技術的熱愛,馬斯克「硅谷企業家」的身份,也反映在了學校的教育理念中。

比如,學校會定期舉辦市集,孩子們之間互相售賣自己「公司」的產品和服務,用虛擬的 Astra 貨幣進行各種交易。小一點的孩子賣曲奇,大孩子則直接創辦了活動管理網站。創業氛圍絲毫不輸小型創業孵化器。

難於考哈佛!馬斯克小學的入學試題,你能對幾道?

Ad Astra 學校校長 Joshua Dahn

這裡當然不會有考試和分數。但每個學期末,孩子們都必須以一場演講來彙報自己的學習成果。評委可能是加州大學的師生,甚至創業公司的 CEO 們。他們不會給點不痛不癢的評價就完事兒,很多時候,學生都要面臨咄咄逼人的提問和直白的點評。

沒顆大心臟恐怕是沒法在 Ad Astra 混到畢業的。

目前能進入 Ad Astra 就讀的,除了馬斯克的兒子們,大多是就職於 SpaceX 和特斯拉的內部員工子女。學校全部費用都是馬斯克自己掏腰包。

難於考哈佛!馬斯克小學的入學試題,你能對幾道?

而且校長坦言,為了保證教學質量,學校並沒有擴張打算。所以,入學名額競爭的大概只會愈演愈烈。

學校目前還沒有畢業生,馬斯克的教育理念是否過於偏激也尚未得到驗證,但爭議聲已經四起。批評者認為,Ad Astra 這樣的學校沒有任何社會價值,最終只能淪為有錢人的「私塾」。

不過,馬斯克哪一次的顛覆,不是伴隨著各種各樣的爭議呢?

難於考哈佛!馬斯克小學的入學試題,你能對幾道?

作為在應試教育下長大的小編,這一次還蠻期待馬老闆的表現的;即使學校最終無法通過商業或而活下來,至少這些教學模式能為更多教育從業者帶來思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