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行工作纪实|因案制宜智破“执行难”坚冰「第215期」

执行工作纪实|因案制宜智破“执行难”坚冰「第215期」

点击蓝字关注我们

执行工作纪实|因案制宜智破“执行难”坚冰「第215期」
执行工作纪实|因案制宜智破“执行难”坚冰「第215期」

今年是决胜“基本解决执行难”的关键之年,也是“基本解决执行难”工作成果验收年。贵港市港南区人民法院始终秉持执法为民的原则,全院一盘棋,成立高效的执行团队,通过加大信用惩戒力度、强执系列积案、创新执行工作机制等多重“招数”,因案制宜,灵活执行,努力推进执行和解,妥善化解了一批疑难执行案件,使得执行工作取得重大的突破。今年以来,该院共执结案件398件,其中执行和解案件157件

,执行和解率39%,执行到位金额1314.08万元,切实维护了当事人的合法权益,树立了司法权威。

执行工作纪实|因案制宜智破“执行难”坚冰「第215期」

执行工作剪影

执行工作纪实|因案制宜智破“执行难”坚冰「第215期」
执行工作纪实|因案制宜智破“执行难”坚冰「第215期」执行工作纪实|因案制宜智破“执行难”坚冰「第215期」
执行工作纪实|因案制宜智破“执行难”坚冰「第215期」执行工作纪实|因案制宜智破“执行难”坚冰「第215期」
执行工作纪实|因案制宜智破“执行难”坚冰「第215期」执行工作纪实|因案制宜智破“执行难”坚冰「第215期」
执行工作纪实|因案制宜智破“执行难”坚冰「第215期」执行工作纪实|因案制宜智破“执行难”坚冰「第215期」
执行工作纪实|因案制宜智破“执行难”坚冰「第215期」执行工作纪实|因案制宜智破“执行难”坚冰「第215期」

接下来,通过具体的案例来看看

咱们的执行法官

是怎么出“招”~

以情动人出“柔招”

申请执行人谢某德是一位年过七旬的老人,和已故的妻子一起养育有六个子女。他曾向港南法院诉称,自己含辛茹苦养大六个子女,十分不容易,而现在六个子女长大成人并各自成家,却不愿意赡养自己,自己年老体弱,可子女们对自己不闻不问。经法院作出判决后,谢某德的大儿子谢某坚仍然没有履行支付赡养费的义务。于是,谢某德向港南法院申请强制执行。

执行工作纪实|因案制宜智破“执行难”坚冰「第215期」

该院执行法官接到案件后,了解到谢某德与其大儿子谢某坚的关系很不好,两人见面总是吵架。为了能化解双方的心结,挽救这段亲情,执行法官多次到谢某德与谢某坚的家中,分别做两人的思想工作。

执行工作纪实|因案制宜智破“执行难”坚冰「第215期」

执行法官劝说谢某坚,希望其能怀着一颗感恩之心,在经济上供养、生活上照料和精神上慰藉老人,让老人安享晚年。在执行法官耐心细致的开导下,谢某坚向执行法官敞开心扉,倾诉了自己的难处。在与谢某坚交流的过程中,执行法官得知了其妻子患有白血病导致家庭生活困难,故未能正常履行对父亲的赡养义务。于是,执行法官也向谢某德细细诉说了其大儿子谢某坚的不容易,希望其能原谅谢某坚,再续父子亲情。

执行工作纪实|因案制宜智破“执行难”坚冰「第215期」

最终,在执行法官的努力调解下,两人的关系逐渐缓和,谢某坚一次性支付给谢某德相关的赡养费。至此,该起赡养费纠纷案得以顺利执结。

执行工作纪实|因案制宜智破“执行难”坚冰「第215期」

“在执行的过程中,强制执行措施是基础,但不是执行的唯一方式。用真情去引导、感染当事人,可以消除当事人消极抵触情绪,化解矛盾,实现和谐,也让执行工作多一份温情。”该院执行局副局长梁汝才总结道。

执行工作纪实|因案制宜智破“执行难”坚冰「第215期」

冻结养老金出“巧招”

“法官,太感谢你们了!没想到这笔过去了十多年的债还能追回来,真的太感谢你们了!”申请执行人胡某激动地说道。

执行工作纪实|因案制宜智破“执行难”坚冰「第215期」

时间回溯到2001年,因做生意急需资金周转,赖某向胡某借款人民币近十万元,但债务到期后却分文未还。于是,胡某诉至港南法院。港南法院经审理后作出了判决,但由于赖某始终不履行还款义务,无奈之下胡某向港南法院申请强制执行。

案件进入执行阶段以来,被执行人赖某躲避执行,常年外出务工,在外地漂泊生活行踪不定。港南法院穷尽了执行措施,截至2013年共执行得1.8万余元,案件一度陷入僵局。一晃十多年过去了,该院执行法官始终留心案情,多方查找被执行人。近日,执行法官了解到,被执行人现已退休,有退休养老金收入。执行法官遂恢复该案的强制执行程序,第一时间持函前往贵港市社会保险事业局核实赖某的退休养老金账户情况后,裁定冻结了赖某的退休养老金账户。

执行工作纪实|因案制宜智破“执行难”坚冰「第215期」

赖某做梦也没有想到自己“赖”了十多年的债会找上门来,她心急火燎地从外地赶回来,主动联系该案的执行法官,提出与胡某和解的意愿。

执行工作纪实|因案制宜智破“执行难”坚冰「第215期」

6月11日,在执行法官的帮助下,双方达成一致和解协议,赖某当场支付胡某现金50000元。至此,这起历经十多年的陈年旧案总算得以顺利执结。

执行工作纪实|因案制宜智破“执行难”坚冰「第215期」执行工作纪实|因案制宜智破“执行难”坚冰「第215期」

“在日常的执行工作中,经常会遇到这样那样的瓶颈,导致案件难以执结。”该院执行局法官张波说,“破解执行难,要善于寻找案件的突破点,不断探索执行新思路,灵活运用执行手段,才能把一个个疑难旧案攻克下来。”

执行工作纪实|因案制宜智破“执行难”坚冰「第215期」

软硬兼施出“活招”

执行工作纪实|因案制宜智破“执行难”坚冰「第215期」

面对一些不守信用、耍滑头的被执行人,该院往往通过“软硬兼施”的手段,督促被执行人履行义务,切实维护胜诉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申请执行人农某与被执行人杨某是朋友关系,曾一起合伙做生意。2015年7月,杨某以资金周转困难为由向农某借款60000元,并出具欠条交农某收执。农某曾多次向杨某催收,而杨某却迟迟未还款。于是,农某将杨某诉至港南法院。经法院判决后,由于杨某仍未履行还款义务,农某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

执行工作纪实|因案制宜智破“执行难”坚冰「第215期」

案件进入执行程序后,该院通过网络查控系统依法查询杨某的财产情况,均未发现杨某有可供执行的财产。其间,执行法官结合案情多次做杨某的思想工作,希望其能念及朋友之间的情谊,讲诚信,不要因为金钱而伤害彼此间的信任。杨某也多次承诺还款,但结果却是一拖再拖,始终未能还清所欠的借款。在“软”的方式不起作用的情况下,执行法官只好采取“硬”的手段。执行法官了解到杨某有一套商品房,但该商品房未办理房产证。于是,执行法官立即与贵港市住建委联系,查明情况后依法对杨某的房产进行查封拍卖。

执行工作纪实|因案制宜智破“执行难”坚冰「第215期」

得知自己的商品房即将被法院拍卖后,杨某感受到法院要动真格了,主动打电话联系执行法官。最终,在该院调解室内,经过执行法官的调解,杨某当场向农某付清了剩余的借款3万元现金。至此,该案得以顺利执结。

执行工作纪实|因案制宜智破“执行难”坚冰「第215期」
执行工作纪实|因案制宜智破“执行难”坚冰「第215期」

近年来,为破解执行难,该院采取相应强制执行措施的同时,大力倡导人性化执行理念,积极创新执行手段,因案制宜,注重策略,灵活应对,让当事人理解、支持和配合法院执行工作,促进司法和谐。

执行工作纪实|因案制宜智破“执行难”坚冰「第215期」
执行工作纪实|因案制宜智破“执行难”坚冰「第215期」

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

编 辑:游 游

校 对:婷 婷

往期回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