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破「播放量爲王」

日前,某視頻網站發表聲明,宣佈關閉顯示全站前臺播放量數據,以綜合用戶討論度、互動量、多維度播放等指標的“內容熱度”逐步代替,在業內激起不小議論。

為什麼要關閉網絡視頻播放量數據?曾有相關人士直言不諱:視頻網站刷量在業內一直是公開的秘密,“你不刷量,別人會覺得你沒有營銷意識,不懂行業運作。”打開網購APP,輸入“刷視頻播放量”的關鍵詞,多條打著網絡推廣旗號的相關業務即刻映入眼簾。去年4月,《中國電影報道》一期專題節目調查發現,一部網播劇的點擊量水分可高達90%。

“誰捨得買假數據,誰就能騙來真錢。”網絡視頻製作方受資本驅動捧高播放量,一方面作為推廣噱頭,吸引觀眾“入坑”;另一方面又能顯示其商業價值,追加後續廣告合作。此時,播放平臺若視而不見,放任自流,就會愈發加速行業畸變。在某些製作方看來,比起認認真真設計劇本、配備精良的專業製作等“練內功”的做法,花點小錢修改數據似乎是事半功倍的“成功捷徑”。“好”不重要、“火”最重要,視頻製作方有了這樣的畸形價值觀,一味掩耳盜鈴拼刷流量,整個行業難免跑偏。

此次“播放量”數據被“內容熱度”指標替代,不失為一次積極嘗試。當刷量超過了視頻平臺的可承受範圍,當變了味的數據被公眾廣為詬病,不論從商業價值還是參考作用來看,播放量的意義真的已經不大了。平臺撤銷播放量數據,使得“無量可刷”,可以倒逼視頻生產者更多地側重內容、注重口碑。

2015年8月,全國省級及以上電視臺共同簽署《恪守媒體社會責任,反對唯收視率自律公約》;2017年9月,五部委聯合下發《關於支持電視劇繁榮發展若干政策的通知》,要求規範收視數據的調查、管理和應用行為。當前電視劇領域的收視數據規範日益完備,也為網絡視頻行業提供了一劑可資借鑑的良方。

觀眾的口味,不是靠“注水數據”培養出來的;好的內容,才是視頻產品話語權的真正底氣。

視頻生產者多一些良心製造、少一些投機取巧,視頻網站平臺多一些公正指引、少一些譁眾取寵,讓觀眾迴歸冷靜的思考、放心的選擇,網絡視頻行業發展才能擁有美好的前景。

告別“播放量為王”,“內容為王”成為越來越多人的共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