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保督察再掀熱潮,以環保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

環保督察再掀熱潮,以環保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

據統計,第一輪中央環保督察共受理群眾環境舉報13.5萬件,直接推動解決群眾身邊的環境問題8萬多個。中央環保督察交辦地方整改任務2147項,截至3月中旬,已完成998項,佔比將近47%。其他的整改任務也在有序推進中。這5年來,尤其是中央環保督察制度實施以來,環境質量改善速度有目共睹,但也常有“督察影響經濟發展”的雜音出現。而此次,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員會將“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作為中央環保督察下一步的重點工作之一,頗有深意。

環保督察再掀熱潮,以環保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

近日,生態環境部陸續推出了“清廢行動”“固廢汙染治理風暴”“藍天保衛戰”等多項舉措來保證人民的綠水青山,國家更加重視發揮環境經濟政策在生態環境保護中的重大作用,深入推進政策改革與創新。僅2017年,國家層面出臺的環境經濟政策相關文件就達42個。2018年5月11日,生態環境部集中約談廣東省廣州、江門、東莞,江蘇省連雲港、鹽城,內蒙古自治區包頭和浙江省溫嶺等7市政府,要求加強固體廢物及危險廢物處置能力建設,嚴厲打擊非法轉移傾倒行為。

環保督察再掀熱潮,以環保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

中央環保督察制度實施以來,環境質量改善速度有目共睹,但也常有“督察影響經濟發展”的雜音出現。而此次,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員會將“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作為中央環保督察下一步的重點工作之一,頗有深意。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資源與環境政策研究所副所長李佐軍認為,這一“新劃重點”正是環保督察向縱深發展的體現,將環保督察工作重點由解決突出環境問題、改善環境質量擴展到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一是高質量發展本身包含環保方面的內容,二是體現了中央在更高的高度強調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性。

“這個新劃重點其實也是與機構改革相銜接的,在過去環保部汙染防治與環境監管職能的基礎上,生態環境部的職能增加了生態保護。高質量發展強調經濟發展與生態環境保護兩手都要硬,以環保督察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可謂順理成章。”

環保督察再掀熱潮,以環保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

李幹傑在今年全國兩會新聞發佈會上表示,中央環保督察工作計劃,一是緊緊圍繞打好汙染防治攻堅戰,特別是打贏藍天保衛戰,開展第一輪環保督察“回頭看”;二是再用3年左右時間,完成第二輪中央環保督察全覆蓋;三是針對汙染防治攻堅戰的一些關鍵領域,每年組織機動式、點穴式環境保護專項督察;四是建立中央和省兩級督察體系,不斷完善環境保護長效機制,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

那麼環保是如何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呢?目前,我國環境經濟政策框架體系基本建立,主要包括環境財政、環境價格、生態補償、環境權益交易、綠色稅收、綠色金融、環境市場、環境與貿易、環境資源價值核算、行業政策等內容。

縱觀環境經濟政策發展歷程,可以看出,力度不斷加大,效果更加明顯。比如,環保費改稅,一字之差,實現了從條例到法律的飛躍。還可看出,覆蓋範圍更廣,填補諸多空白。

環保督察再掀熱潮,以環保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

在汙染防治方面,環境財政貢獻較大。2017年,中央財政大氣、水、土壤汙染防治專項資金規模達497億元,總投資約3000億元的水汙染防治工程項目進入中央項目儲備庫,新能源、綠色農業等領域享受環保補貼。各地也積極出臺補貼政策,2017年,北京市完成900餘個村莊“煤改清潔能源”工作,天津市完成16.6萬居民“煤改電”工程。京津冀加速汙染治理進程,大氣環境質量明顯改善。PPP模式有效發揮作用。截至2017年11月,全國PPP項目6806個,生態建設和環境保護項目達485個,佔項目庫總項目數量的7.13%,汙水、垃圾處理項目全面實施PPP模式,加速了汙染治理設施建設。

強化環境經濟政策的頂層設計,提高政策的系統性、針對性和可操作性,爭取在進一步實現環境成本內部化方面邁出堅實步伐。

環保督察再掀熱潮,以環保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

關於環保時評

環保時評,為您提供新鮮、準確的環保信息,犀利點評環保熱點,專業回答環保問題。生態文明進行時,環保永遠在路上。搜索環保時評或ecocomment關注即可。文章為原創,轉載請註明來處與鏈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