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走運河系列之——探源商丘運河遺址

河南商丘南關碼頭遺址和安徽淮北柳孜碼頭遺址,都是隋唐大運河通濟渠上重要的遺產點,為中國大運河申遺成功提供了重要的依據。本次,由張秉政教授帶隊的“行走隋唐大運河”考察組來到商丘。在這裡,考察組揭開了商丘南關碼頭和虞城縣濟陽段運河的神秘面紗,感受運河流經的這片土地留下的珍貴文化遺產。


行走運河系列之——探源商丘運河遺址


01南關碼頭遺址的發現

商丘是六朝古都,是商之都,三皇五帝之都,宋之都。商人的”商”起源自商丘。帝嚳的曾孫閼伯在此。春秋戰國時期此地為商,後為周代宋國,微子為第一代國君。淮北與商丘當時同屬於宋國。商丘與淮北同為運河名城,唐宋時期同是中原前往南方的重要通道,極具戰略地位。

商丘地處黃淮平原腹地,地勢西北高、東南低,境內河流自西北至東南匯入淮河,較密集的河流形成了便利的水運條件。商丘歷史悠久,運河開發利用的歷史較早,隋唐時期的通濟渠位於當時宋州城南5裡。

大運河商丘段是隋唐大運河通濟渠的重要一段,在商丘古城南關外從西北向東南流過,西部從開封杞縣與商丘睢縣交界處入商丘境,經睢縣、寧陵縣、梁園區、睢陽區、虞城區、夏邑區、永城市,由永城市與安徽淮北濉溪縣交界處出商丘境入淮北境,全長199.7公里。

初春時節乍暖還涼,考察組成員在商丘市文物管理局劉昭允局長的陪同下,來到商丘市睢陽區古宋鄉武莊村附近,在無邊的麥苗地裡,一座巨大的玻璃鋼大棚十分顯眼,這裡就是通濟渠商丘南關碼頭遺址發掘現場。

劉局長介紹道,1993年以前,這一段有些河段地面上還保留著3-5米高的河床土嶺,近二十年來地面上幾乎毀壞殆盡,1996年春,永城市政府在拓寬公路時,在隋唐運河故道內發現一艘唐代木船,當地政府就進行搶救性挖掘。木船為一艘唐代貨船,基本保存完好。

1999年前後,在夏邑縣濟陽鎮西街運河故道內不到100米距離的範圍內,出土兩艘古代木船。由於是村民在生產中發現,木船具體情況不詳。濟陽鎮西街這段河床保存很好。故道河床裡尚有一段存水,兩邊植楊柳,每年柳絮飄香的季節,在這段河岸上,仍能感受到白居易在《隋堤柳》詩中所描繪的“隋堤煙柳”的美好景緻。

為了配合大運河申遺,商丘市文物部門和河南省考古研究院在此地進行了長達兩年的發掘,發掘的面積有8000多平方,發掘了4個地點,揭露了隋唐大運河北岸遺址、北側堤岸、以及河道、堤岸上面修建的排水設施等遺蹟,出土了很多遺物、陶器銅器鐵器。


行走運河系列之——探源商丘運河遺址


千百年來,由於黃河多次氾濫,泥沙淤積,隋唐大運河通濟渠大都被掩埋在地下,發掘的碼頭地面距現在地表四五米,一片明顯經過處理的地面被層層保護了起來,仔細觀察,這片古老的大運河碼頭遺址地面夾雜著不少磚塊、瓦片,十分堅硬。令人驚歎的是,遺存的大堤上有依稀可辨的行人腳印、動物蹄印和車轍印痕,大堤外還發現有古道路。

中國的運河發展史是一脈相承的。從春秋戰國時期、到隋唐、再到元明時期的京杭大運河,他是一個完整的發展鏈條。“這一段運河和淮北的運河同在,他們所處的時代,和所起的作用大致相同。都是當時物資交流人員來往的重要通道,為當時歷史的發展和進步都起到很重要的作用。”張秉政教授說。

行走在商丘古運河的歷史文化長廊裡,一片碎瓷、一塊瓦片、一印足跡……這些文化碎片都蘊藏著豐富的文化信息。

02南關遺址碼頭的保護與價值

劉局長介紹,中國大運河通濟渠商丘南關段,是2008年文物調查發現的,目前發掘面積達到八千多平方,發掘四個地點,揭露了隋唐大運河通濟渠遺址北側堤岸,河道,堤岸上的排水設施,出土很多文物。

“這段運河與淮北運河同在一條過道上,價值大致相同,為當時南北物資交流人員來往的重要通道。”劉局長說,在核心區域進行封閉管理,設置保護機構,構建保護大棚,對周邊風貌的不協調建築進行拆除,徵收一些道路,為下一步遺產點的利用奠定基本的基礎。


行走運河系列之——探源商丘運河遺址


劉局長介紹,隋唐大運河商丘段由於黃河氾濫在明朝淹沒於地下,為了配合申遺,組織文物工作者查閱文獻,確定鑽探地點,其中這塊地區是其中一個,鑽探發現了古河道遺址,根據年代確認其為隋唐大運河,報請國家文物局批准,聯合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開始了長達兩年的的考古發掘工作,發掘四個地點,發掘面積達到八千平方,開發部分回填,剩下兩千平方沒回填,

說起隋唐大運河對商丘城市發展的影響,劉局長說:“其一,商丘地理位置重要,運河的流經之地;其二,大運河的通航進一步促成了商丘的交通樞紐地位;再者就是大運河的通航促使商丘城市規模擴大,城市人口增加;最後也使得商丘的商業活動更加繁榮。”

“商丘段的發現和確認,佐證了通濟渠的確切走向和地點,起到了補史和證史的作用。”劉昭允局長興奮地說,商丘段由於地處黃河氾濫區,淤積比較嚴重,相對而言,受到的破壞比較小,運河本體保存較好。在運河沿線還存在沉船、碼頭、橋樑、官倉等相關遺蹟以及依託運河發展起來的城、鄉、村等,這些為研究當時的漕運制度、水利史、造船技術以及研究當時的生產力提供了珍貴的實物資料。

據瞭解,商丘段故道還是一個古代的瓷器和陶器寶庫。在考古挖掘過程中發現了眾多的青花、三彩等瓷器,出土的瓷器啊數量之多,窯口之眾,品種之豐富,十分罕見。為研究中國陶瓷發展史提供了珍貴的資料。

“能繁榮了700年,又沉寂了800年,可能只有這古運河。繁華落盡,隨著非物質遺產保護步伐的加快,希望不久的將來這裡能重現昔日風采。”看著眼前的一切,張秉政教授感慨道。

03夏邑濟陽段運河的前世今生

通濟渠是中國大運河中開鑿時間較早、規模較大、體現中國古代早期運河規劃思想和建造技術水平的重要渠段,其中的商丘夏邑段是最具典型性和代表性的運河遺產之一。

汴河濟陽鎮段位於河南省夏邑縣西南15公里濟陽鎮,是隋唐大運河通濟渠的一段,通濟渠貫穿夏邑三個鄉鎮,西起虞城縣站集鄉沙崗村,東經夏邑縣羅莊鄉、會亭鎮,東入永城市馬牧鄉馬莊村,全長27公里。

 如今,夏邑濟陽段運河留存的水面中一處長約500米、最寬處約30米的水域,據稱是鄭州以東唯一保留有水面的運河故道。

在現場考察時,張秉政教授現場採訪了一位名叫郝萬有的村民,據他回憶,此渠一直有水,但是不深,多年前徵地時在此段曾經挖出過沉船,船裡面有類似於茶葉、穀子等物品,在挖地建公路時挖出的沉船,後來不知去向。

隨行的夏邑縣文文物局陳陸兵主任介紹道,濟陽因位於大運河通濟渠的北岸而得名,大運河濟陽鎮是典型的因大運河而產生的村莊,因位於運河北岸故名“濟陽”。唐初置濟陽鎮,據康熙四十四年《商丘縣誌》記載:明代嘉靖年間,大運河商丘段還在通航使用,明代以後才逐漸廢棄,濟陽鎮段河道保留至今。近年來生產建設填土致使河道水面越來越小,2003年河南公路省道325線改造拓寬又遭破壞。

行走運河系列之——探源商丘運河遺址

對大運河,地方史志記載也較為詳細,明嘉靖、清康熙、民國九年刊印的《夏邑縣誌》上,均有涉及隋堤的記載。“隋堤煙柳,縣南三十里,煬帝時所築,夾堤楊柳,蒼翠昏曉,凝煙尚存。”

據媒體公開報道稱,在大運河濟陽段,考古人員還發現了大量唐宋時期的文物。出土文物以瓷器為主,其產地幾乎涵蓋了唐宋時期各個窯口,出土瓷器的數量之多,器型之豐富,窯口之全,都堪稱一座地下瓷器博物館。

“劉鋪村西發現的遺址,包括頂寬25至30米的南北大堤。堤內,還有清晰可見的密集的行人腳印、動物蹄印和車轍印痕。”陳主任說,大堤外,考古人員還發現有16米寬的古道路,印證了史書關於大運河堤即當時官道和堤外有道路的記載,真實反映了當時運河大堤及堤外道路作為官道交通的繁忙。

在發掘現場,考察組看到由夏邑縣人民政府在2013年6月立的碑文,文字介紹了夏邑濟陽段運河的發掘經過。

  碑文描述,經過考古勘探和發掘,在夏邑縣濟陽鎮劉鋪村西發現了唐宋時期(公元7至12世紀)保存完整的通濟渠河道遺存,主要文化內涵包括頂寬25至30米的南北大堤、多次修建的主堤外護坡堤,堤上建築基槽、堤內坡分佈密集的行人腳印、木樁遺蹟、南堤外順河堤修建的16米寬的古道路、100米至120米寬的河道等。

作為重要的運河河道和水工遺存,這段運河遺址展現了唐宋時期大運河河道巨大的規模、形制、技術、線路、走向等真實情況,印證了史書關於大運河在使用期間經常進行清淤疏浚、使用木樁加固河堤、堤外為官道等的記載,反應了

“商丘的這兩段運河遺址,歷經千年變遷,保留下來了運河原始的文化信息,為我們瞭解運河遺址碼頭及地下文物的遺存狀況,為研究展示大運河風采提供了豐富的文化內涵。”考察結束時,考察組成員們站在遺址前,看到滄海桑田的運河變遷,感慨萬分。

我們是大運河文化在線,專注於文化傳承,講述故事,搭建文創,在我們這裡,文化不再高高在上,而是生活的調味品,關注我們,在閒愜的生活中品嚐文化帶來的悠揚滋味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