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後、80後高鐵時代的感慨:好懷念以前綠皮火車的「慢時光」!

看紀錄片《厲害了,我的國》,和很多人一樣,我的內心也是激情澎湃的,就如三個月前看《輝煌中國》一樣的心情。

70後、80後高鐵時代的感慨:好懷念以前綠皮火車的“慢時光”!

中國的發展,尤其是中國高鐵的發展,讓整個民族的自豪感都提升了。高鐵的速度、高鐵的高科技、高鐵的衛生環境、高鐵的文明友好,無一不讓文明感覺到高鐵時代的美好與方便。

70後、80後高鐵時代的感慨:好懷念以前綠皮火車的“慢時光”!

但越是這樣,越來越多的人開始懷念以前綠皮火車。不是嫌棄高鐵,而是一種純粹的懷念,懷念綠皮火車的“慢時光”。甚至還有人會在某個閒適的日子裡,特意挑一趟綠皮火車,喝喝茶,和鄰座聊聊天,看一看窗外的風景,在火車上緩悠悠地度過自己的一整天。

70後、80後高鐵時代的感慨:好懷念以前綠皮火車的“慢時光”!

我前兩天寫過一篇關於“6064次列車”的文章,結果很多粉絲留言:懷念以前的慢火車。擁有這種情懷的,可能最多的還是70後、80後吧。

70後、80後高鐵時代的感慨:好懷念以前綠皮火車的“慢時光”!

二十年前,70後正是青壯年,是那個時代的骨幹精英,他們頻繁奔波於中國的各個地方,乘坐著那個時代最方便也算是性價比最高的交通工具,在兩個地方甚至多個地方往返。而80後,或青春年少,或風華正茂,在中國城市化進程最快的那些年,他們有些人隨父母奔走,因求學而離家,為工作而遠走他鄉。

70後、80後高鐵時代的感慨:好懷念以前綠皮火車的“慢時光”!

相對於現在的高鐵,300多千米的時速,那時候最快的綠皮火車也慢的像是在爬行。從上海到北京,現在最快的高鐵只要4個多小時,但是那時候可能要一整天才能到達。2000年左右,我從老家湖南到江蘇,要將近30個小時,但是現在從上海到武漢,只要4個多小時就到了。

70後、80後高鐵時代的感慨:好懷念以前綠皮火車的“慢時光”!

綠皮火車,以前很多都是那種沒有空調的車廂。裝著風扇,兩邊的窗子都可以打開。硬座很多,很多時候滿車廂都擠滿了人。我印象最深刻的是:每次回家,硬座車廂連地上都坐滿了人,有人實在太困了就直接攤一張舊報紙在凳子底下睡了。醒著的時候鄰座就聊著天,說說各地有意思的事情,無聊的時候就看一看窗外的風景。

70後、80後高鐵時代的感慨:好懷念以前綠皮火車的“慢時光”!

列車經過的地方,每一處景色都非常不一樣,甚至每一個地方的天氣都不一樣。

似乎每一列慢火車都給人這樣的印象:每次停車,一停就是十幾分鍾,甚至還有停一兩個小時的。有人閒不住,就跳到站臺上舒展身子,抽根菸,買點吃的。

70後、80後高鐵時代的感慨:好懷念以前綠皮火車的“慢時光”!

70後、80後高鐵時代的感慨:好懷念以前綠皮火車的“慢時光”!

在綠皮火車上,似乎大家的時間都特別不值錢,閒聊、嗑瓜子、嘮嗑、睡覺、看窗外的風景才感覺是綠皮火車上要乾的正事,連心事都不用去想,打發掉閒散的時光才是最美妙的。

車上那種煙味、食物的香味、鄰座身上的汗味兒,還有一些乘客的腳臭味兒,混雜在一起,無法描述的心情,卻又無可奈何只能笑笑調侃下的狀態,這些都是那些年綠皮火車帶給我們的回憶。

70後、80後高鐵時代的感慨:好懷念以前綠皮火車的“慢時光”!

我不知道別人懷念“慢火車”是在懷念什麼,但是有一點是可以肯定的,伴隨“慢火車”的是“慢時光”,是慢時光裡窗外的風景,是即將抵達遠方目的地的那種閒暇時候的享受。想想覺得:青春真好!

70後、80後高鐵時代的感慨:好懷念以前綠皮火車的“慢時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