馆阁体值得我们学习吗,它算不算书法?

云中挥毫


馆阁体当然也算是书法,属于书法的一个类别,确切的说他是一种实用型的书法字体,在古代广大的考生要用这只种书体参加科举考试。

馆阁体最初源于明代的台阁体,他的首创者是一个叫沈度的书法家,他和他的弟弟的书法写的都非常的漂亮,被称为“二沈”,有点当今“二田”的意思啊,当时的皇帝朱元璋非常的喜欢他的书法,称他的书法是“我朝第一”。


沈度的小楷

既然皇上这么喜欢这种书体,大家当然争相模仿了,这样逐渐形成了一种标准化的字体,用来参加科举考试,抄写公文一类的,大概相当于今天的宋体字吧,反正朝野上下都是一种风格,没有个性。

后来,后世的书法家又在沈度书法的基础上添油加醋,比如到了清朝,康熙皇帝喜欢董其昌的书法,大家就往馆阁体里加一点董其昌的味道。

乾隆皇帝喜欢赵孟頫的书法,就再往馆阁体里面加一点赵孟頫,经过了几百年的熬制,终于做出了我们现在看到的馆阁体,百年陈酿,卓尔不群。

他的主要特点,就是“乌、方、光”,这是他们当时自己总结的,写出来的字一定要乌黑、方正、笔画光滑,整齐一致,犹如打印体。


馆阁体

也有人称它为“土、肥、圆”的,总之呢,当时的人就不喜欢馆阁体,这些人靠着这些章句小楷考上功名以后,就把它扔了,比如郑板桥当上县令以后,就是不好好写字,故意写个“乱石铺街”让你看,被压抑了20多年啊,够了!

科举废除了,还有人想着馆阁体,还想再去学习,我觉得没有必要了,但是要是真的对这种书体感兴趣,也无可厚非,能写好馆阁体也是很厉害的,在当今也可以出名。

但是从学习书法的角度我并不赞成,这个要看个人选择了。


不二斋


馆阁体值得我们学习吗?它算不算书法?

先介绍一下什么是馆阁体?馆阁体(清代改称),又称台阁体(明代称),是指因科举制度而形成考场通用字体,早在宋代即已出现,是一种方正、光洁、乌黑、大小齐平的官场用书体,以明清两代为盛。“明永乐时的翰林院侍讲学士沈度,其书法风格秀润华美,正雅圆融,深受成祖朱棣赏识,因而名重朝野,乃至片纸千金。上有好,下必甚焉。士子争相仿效,遂成标准书体。”沈度等是馆阁体的代表书法家,因此它算是书法之一。



馆阁体是以欧体、赵体两种风格渐渐演变而形成的,因为欧与赵实在太强、影响力太大了,历代统治者都视此为正宗,遂成学书者必经之路。又是为了规范,而削减了欧、赵体的个性。曾经有过“无欧不点元(状元)”的科举制度。因为类似欧、赵结合体字,馆阁体更肯定是书法,是古今学书者学习小楷或楷书的参照字体之一,就为规范字体,喜欢者大可放心去临习。
从当今书坛来看


,存在现代艺术派、传统复古派两大分歧。艺术派书家崇尚个性与艺术性创新风格,对规范、严谨的馆阁体不屑一顾,认为是千人一面的印刷体,甚至将馆阁体说成不是书法。复古派书家崇尚“取法乎上”的原则,专心致致地临习经典古碑帖,少部分人还数十年如一日地专攻一种字体,以技术性为主,这一类人我想是支持馆阁体的规范性的。如果想以小楷为主要方向的书法爱好者,馆阁体是必须要临习的,这是基础,这是楷模,这是您走的更高更远的必经之路!另外对于硬笔书法爱好者来说,学楷书不番学一下馆阁体,因为是小楷,较接近硬笔书法。最后引用田蕴章先生的观点,“一味地贬斥或褒扬馆阁体都有偏激之嫌”。


使志安宁之秋




何为“馆阁体”?《词源》注:书体名。指流行于馆阁及科举考场的书写风格,虽方正光洁但拘谨刻板。是明、清科举取士书体僵化的产物。明代称“台阁体”,清代改称“馆阁体”。

其实,馆阁体是书法书体的一种。虽乏艺术性,然其法度森严,功力深厚。在实用文字为主流的时代流行甚广。其实用性和百姓接受度不言而喻。只是面目雷同,千篇一律而被强调书法艺术性的书家所贬斥。



然而,作为传统书法的一支,还是有其可圈之处的。如有庙堂之气、端庄精致、极见功力等等。历史上也不乏书法大家具有馆阁体的功底。只是后来张扬自己个性才形成自己的独特风格。



综上所述,馆阁体当然是书法,而且在书法史上是有一席之地的。



至于说馆阁体值不值得学习,我认为不应该作为一个书法学习的方向。因为书法的实用性日趋式微,作为把书法当做纯艺术的今天,馆阁体太拘谨,且艺术性不高……


1198218155


田蕴章先生已经给出了明确的答案

馆阁体值得我们学习吗?它算不算书法?

先介绍一下什么是馆阁体?馆阁体(清代改称),又称台阁体(明代称),是指因科举制度而形成考场通用字体,早在宋代即已出现,是一种方正、光洁、乌黑、大小齐平的官场用书体,以明清两代为盛。“明永乐时的翰林院侍讲学士沈度,其书法风格秀润华美,正雅圆融,深受成祖朱棣赏识,因而名重朝野,乃至片纸千金。上有好,下必甚焉。士子争相仿效,遂成标准书体。”沈度等是馆阁体的代表书法家,因此它算是书法之一。

馆阁体是以欧体、赵体两种风格渐渐演变而形成的,因为欧与赵实在太强、影响力太大了,历代统治者都视此为正宗,遂成学书者必经之路。又是为了规范,而削减了欧、赵体的个性。曾经有过“无欧不点元(状元)”的科举制度。因为类似欧、赵结合体字,馆阁体更肯定是书法,是古今学书者学习小楷或楷书的参照字体之一,就为规范字体,喜欢者大可放心去临习。

从当今书坛来看,存在现代艺术派、传统复古派两大分歧。艺术派书家崇尚个性与艺术性创新风格,对规范、严谨的馆阁体不屑一顾,认为是千人一面的印刷体,甚至将馆阁体说成不是书法。复古派书家崇尚“取法乎上”的原则,专心致致地临习经典古碑帖,少部分人还数十年如一日地专攻一种字体,以技术性为主,这一类人我想是支持馆阁体的规范性的。如果想以小楷为主要方向的书法爱好者,馆阁体是必须要临习的,这是基础,这是楷模,这是您走的更高更远的必经之路!另外对于硬笔书法爱好者来说,学楷书不番学一下馆阁体,因为是小楷,较接近硬笔书法。

最后引用田蕴章先生的观点,“一味地贬斥或褒扬馆阁体都有偏激之嫌”。





宝蕴斋万题方


唐,干禄体

宋,院体。

明,台阁体。

清,馆阁体。

似乎每个时代,都有他的特征性书体。

馆阁体,想必大家都很清楚,百度下,什么百科都出来了。



馆阁体的前身,是明代的台阁体,正如东汉盛行的八分书,是由战国时期秦国的古隶演化而来一样。

那么就说台阁体吧,基本都一样。记住这三点就够了:

①明代的台阁体在洪武年间出现,到朱棣永乐年间达到高峰,成化、弘治年间逐渐消失,风靡了一个世纪。

②台阁体的出现与中书舍人一职有着直接的关系。



中书舍人一职在唐代已设,属于中书省的正五品官员,掌管进奏参议表章之大事, 洪武九年,朱元璋再设中书舍人一职,一改原来的性质,成为专门书写文书的七官员,并破例从布衣中直接选取能书者为之,代表书家有杜环、宋燧、詹希元、揭枢、朱芾等。

③永乐时再废旧制,修订《永乐大典》,需要众多书吏,因而宫廷书家一时云集, 如吴勤,程南云,沈度,沈粲。其中以沈度的影响最大,学其书者遍及朝野,台阁体的盛行从沈度起,台阁体以楷书为主流, 而衍及各种书体。



这算是一个学书之人的知识普及了,我也是从一本书里抄过来的,总之,知道个大概就行,若要深究,倒是可以翻看相关书籍。

我们学点东西,能看书就看书,不要总是百度去查,举个简单的例子:锥画沙。

你去百度,百度告诉你哪个锥子在沙上划拉,再告诉你要中锋用笔。



然而,这三个字,源自唐代,而唐代的“沙”,是:水边湿润的土,这个土,令人意悦欲书,而锥画沙的特点,则是:“险劲之状,明利媚好”。

哪里是像沙孟海先生做的实验那样呢:简单的拿盆干沙子,拿个锥子,告诉你要藏锋,要中锋呢?

中锋,误人不浅。



所以,大家若要学点真东西,当从书中来!

那么,接着说吧:

台阁体书法的形成不能不说是为了迎合皇帝的喜好,台阁体书法的实用功能使它失去了书法艺术应有的丰富的内涵,缺乏艺术个性和情趣。



台阁体虽格调近俗,但不同于清代的馆阁体的乌方光的那种死板,尚见清秀之气,但是对于书法艺术的发展显然是消极的。

这一段文字,可以说是对馆阁体的盖棺定论之语了!

而馆阁体到底算不算书法?

当然算!



虽然有人提到馆阁体,总会嗤之以鼻,但是,我要说的是:如果你能写出那个水平,也够牛逼一把了,不要鄙视馆阁体,想写好馆阁体,没那么容易!


飞鸿踏雪


我认为,所谓馆阁体,是古代一种通行规范的实用性手写“公文体”形式,不但是正宗的书法,而且是书法的“亲爹”!

馆阁体,即有实用性,又有艺术性,它是真正表现书写技艺功夫的标志。



馆阁体主要用于写奏折、抄经文、写卷宗……因此,它是官方认可的字体,并且多以毛笔小楷作为主要传播途径,如钟繇《宣示表》,王羲之《黄庭经》,隋人书《大般涅槃经》,钟绍京《灵飞经》,赵孟頫《汲黯传》,文征明……

想学好书法,提升技艺水平,不练练馆阁体,永远搞不懂书法源泉在哪里,怎么能写出灵性?



仔细想想看,赫赫有名的褚遂良、颜真卿、柳公权、米带……哪个不擅长馆阁体? 不然,他们能当政府公务员吗? 你再好好看看清朝的书法,上到皇帝,下到秀才,哪个不是馆阁体高手出身?



比起历史上的那些大书法家们,我们这些自称书法家的小混混,简直就是白痴。试看当今书法界,能有几人写出正统的“馆阁体”? 连写字都写不好,还想玩儿书法艺术? 就会瞎划拉,还恬不知耻说这是创新……呸!

赶紧练练馆阁体吧,那是书法的祖根!

以上是我的一点见解,感兴趣的朋友请点赞,或关注我发布的信息,互动交流学习。谢谢!

\n

{!-- PGC_VIDEO:{"thumb_height": 640, "file_sign": "28ca0aef6d34cf1eb805609bb548b671\

潘茂生书法文化研究


馆阁体应该是标准的楷书书法,书法是书写毛笔字的法则,法规,写字的规则,馆阁体达到了书写法则的一定高度,所以是书法。


过客213142450


“书法”这一特定名词仔细研究起来是非常有趣的。现在很少有人有兴趣去考虑它的由来,对于大多数人而言,“书法”是个高大上的东西,迷迷糊糊之中其实把它等同于“书法艺术”了。让我们来看看这个特定名词的由来吧。

1、我国古代史官修史,对材料处理、史事评论、人物褒贬,各有原则、体例,谓之“书法”。《左传·宣公二年》:“ 董狐,古之良史也,书法不隐。” 唐 刘知几《史通·惑经》:“故知当时史臣各怀直笔,斯则有犯必死,书法无舍者矣。” 宋 谢采伯《密斋笔记》卷四:“《论语》书法之严,即《春秋》书法也。”

2、专指书写的方法与法度始于《南齐书·周颙传》:“少从外氏车骑将军 臧质家得 卫恒散隶书法,学之甚工。” 很明显,这里指书写的方法。一直到清代文人叶名沣《桥西杂记·壹贰叁肆等字》:“至如秦汉碑,惟一二三书法不同。”这里仍然是指书写的方法或字体形态。

3、宋 钱勉《钱氏私志》:“ 元章书法之妙,今日可谓第一。”这里评论米芾的,才真正有了现在意义上的“书法”的意思。

4、可是,历史上“书法”这个名词出现得极少,少得可怜!所有介绍历史上有名书法家的历史典籍几乎没有出现过“书法”、“书法家”这两个现在我们很熟悉的名词!往往只是说“某某擅隶(草、行等)书”、“某某工于小楷”等说法。即使王羲之,在《晋书》中,也仅仅是如下文字:王羲之字逸少,司徒导之从子也。羲之幼讷于言,人未之奇。及长,辩赡,以骨鲠称。尤善隶书,为古今之冠......——《晋书·王羲之传》

5、那么,这两个名词何时开始大行其道的呢?

我们知道,《清史稿》是中华民国初年由北洋政府设馆编修的记载清朝历史的正史——“清史”的未定稿;《清史稿》卷79,便是王铎传。即使此时,仍未出现现在意义上的这两个高大上的名词。到民国时期,白话文异军突起,人物传记等全部采用白话文书写,“书法家”一词因此应运而生;一直到新中国成立后的一段时期,“教育家、军事家、政治家、思想家......”等词汇相应出现。它们的历史可并不长,而且和古代相比,个人认为并没有多么高大上的意思,因为同时出现的还有“运动家、美食家、旅行家、拳击家……”等等。

6、再回到本题,很明显,馆阁体就是一种书法,而且可以称得上是一种“书法艺术”,它其实是基于欧、赵两体而来的。只是皇帝曾称沈度为"我朝王羲之"而极度欣赏的影响,造成书写者竞相书写“馆阁体”,最后出现“千人一面”的情况而走向末路(很有现实意义哦,艺术必定是有共性更有个性、有继承性更有创造性的),但并不能否定其应有的地位。








广平先生


要回答这个问题之前,先把“书法”的定意弄清楚,大家就能够做出明确的判断。


书法,既是书写的方法。书,在这里是动词。即写的意思。

书写的方法包括有:执笔法,指法,腕肘法,笔法,结构,布局,书体等一系列的书写规则。遵循应用这些规则去书写,写出来的字就是具有法度的。而不遵守这些规则而写,就是没有法度。

书法的词性是行为动词。现在混淆成为了名词。把用毛笔写出来的,具有现代艺术性的作品称为“书法”。这就给书法造成了混乱。原来的书法是帮助人们写好字而总结出来的方法。现在变成了以具有观赏性的作品称为书法。



随着词意的改变,结论也就不同。馆阁体的特征为墨浓如漆,点画准确,结构规整。易于识别。是明清时期科举考试中的书写用字。相当于我们今天填写表格时,人家都会要求以楷书书写。对于从小学习书法的古代人来说,无非就是进入考场后,监考老师重申的一条书写要求罢了。

在以艺术性追求者的眼中,馆阁体肯定不是“书法”。在传统书法学习者眼中,馆阁体百分百需要书法功底才能书写。根据你的学习方向去做出判断。



子衿tjk


馆阁体的产生由来已久。

楷书作为书法家必修的基本功,一直受到人们的重视并焕发出经久不衰的魅为,在以书取仕和殿试制度的功利刺激下,也促使历代文人以楷书作为人生的必修课沉酣其间,如唐之干禄体、宋之院体、明之台阁体、清之馆阁体,千百年来,沿袭而下。

对于馆阁体,我认为在印刷术不发达的古代,起到了印刷体的作用,相当于现在电脑中的宋体、仿宋体,是政府行文的官方字体。

当然,馆阁体虽然美观、大方、易识、易书,符合大众审美观念,但其艺术价值并不高。不管怎样,馆阁体与瘦金体一样,是书法长河中的一朵小浪花,也有其存在的意义。

更多文章,敬请关注千年兰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