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體熱評|沒論文也能評職稱:對論文作用不必「捧殺」和「棒殺」

最近,媒體報道了南京理工大學的職稱評審改革,頗受輿論關注。報道稱:結合學校師資隊伍發展情況,南京理工大學將教師崗位細化為“四型六類”,即

教學科研型、教學為主型、科研為主型、實驗教師型。老師們可以根據自身的情況進行選擇。

教學為主型教師,教學成果、教材、課程以及輔導學生課程競賽等項目獲獎都可以晉升教授,科研成果轉化成果突出,也可以晉升教授。

從報道看,南京理工大學的改革舉措,核心是細化教師崗位,對不同的崗位,在職稱評審時提出不同的要求,改變以往一刀切唯論文發表數量是舉的弊端。

按該校人事處長孔捷介紹,“在以教學為主型教師的職稱評審上,發表論文不再是必備條件”,根據“實驗教師型”崗位要求,有老師因為教學成績突出,雖然沒有發表一篇論文,也一次性通過高級職稱評審。

媒體熱評|沒論文也能評職稱:對論文作用不必“捧殺”和“棒殺”

▲新京報漫畫/趙斌(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應該說,南京理工大學的改革舉措,符合近年來高校職稱改革中提出的主流意見,是值得肯定的。

不過我覺得,討論高校職稱評審話題,在肯定南理工等高校職稱改革方向的同時,有一點需要特別強調。

那就是教學與科研的關係。在大學裡,教學與科研本來不是對立的關係,做研究本來也應該是大學教師的本分,這是大學教育的本質特徵要求的。我們很難想象,一個從來不做研究的人,能成為一個好的大學老師

而做研究與發表論文,又是兩個層面的事。有些學者做研究一刻不曾鬆懈,但對發表非常慎重,輕易不肯發表,這樣的學者有不少。

我們不必由此否定論文發表的價值。只要形成一個健康的學術共同體,有了規範的評價體系,論文的發表、著作的出版,一方面這是知識傳播的必由之路,更重要的是

研究成果的發表,也是學術交流的重要途徑。知識的進步與累加,就是在學術交流中完成,唯有公開的發表,學術研究中的糾錯、提升機制才有可能發揮作用。

另一個層面,不同的高校、不同的學科,對學術研究的要求可以有所不同。一些學者的使命應該著眼於知識創新,而一些大學老師的任務則著眼於知識傳播,但無論是知識創新,還是知識傳播,都應該強調做深入的研究

之所以強調這一點,是因為我注意到,近年來,網上曾以多種形式報道過一些“網紅老師”的傳奇,他們不做科研、不發表論文,上課備受追捧。這裡面有些老師所在的學科,我不算陌生,特地找資料來看,發現他們共同的特徵是口才出眾,善於表達,然而,從流傳出來的講課內容看,一些老師明顯知識陳舊,而一些則在授課內容中隨心添兌一些心靈雞湯……這樣的講課,嚴格來講,並不該受追捧。至少在我看來,以這些老師為例,說不做科研,也可以做好老師,這個理由太過牽強。

以往職稱評定中,很多學校採用一刀切的辦法,重科研、輕教學,而且科研要求在執行中具體化為論文數量、科研經費數量等,造成很多弊端,導致教學邊緣化,學術也漸趨泡沫化,這個現象必須糾正。

當然,也要注意不能從一個極端走到另一個極端,從片面強調科研到無視科研的價值,否定大學老師發表論文的必要性,就得不償失了。

高校職稱評審弊端甚多,但職稱評審改革是一個導向性極強的工作,它會直接影響到一個國家高校辦學水準,也會直接影響到一個國家的知識創新體系建設。

因此,在積極推動這項工作的同時,認真聽取各方意見,形成客觀公正的評價標準,才是改革的正途。

(作者系中國海洋大學文學與新聞傳播學院教授)

來源 | 新京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