閒聊體制內的人情世故,那些年輕人應該懂的事!

閒聊體制內的人情世故,那些年輕人應該懂的事!

每個上岸成功考上單位的小夥伴,一定聽過這樣一句話:在體制內工作,人情世故有多麼的重要。以至於很多公職內小白,把這句話奉為圭臬,說話做事,如履薄冰,生怕出一點差錯。現在回頭想想,有些事情並沒有我們想象的那麼嚴重。

今天,小編就和大家一起聊聊我體制內人情世故的那些事!

什麼是人情世故?

閒聊體制內的人情世故,那些年輕人應該懂的事!

在過去幾年,小編覺得人情世故似乎是個貶義詞,無非是拍領導馬屁、厚黑學,見人說人話,見鬼說鬼話現在工作兩年後,讓我對這個問題有了更多的認識。人情世故可以理解成為人處世的道理。體制內的人情世故,更多體現在和領導、同事、下級相處方面。小到一個家庭、一個單位,大到整個社會、整個國家,都是一個個大大小小的團體,人是不可能脫離團體而獨自生活的。

我們可以不學習人情世故嗎?

閒聊體制內的人情世故,那些年輕人應該懂的事!

每個單位、每個圈子都有其潛規則。你不接受,註定被孤立或邊緣化。這樣說起來,我們似乎必須學習並遵守這些亂七八糟的東西?

小編16年畢業,當時在做畢業後的第一份工作。有一次,因為感冒,身體有些不舒服,坐公交車下班的的時候。正值下班高峰期,幾站過後,人漸漸多起來了,這時上來個老頭,看上去精神很好。老頭上車後,大概是看我像個學生,明確要求我給他讓座,理由是他年紀大。我左右看了看,專用座那還有位置。於是,我拒絕了他的要求。老頭巴拉巴拉說了我一路,我戴上耳機以後,就很清靜了。公交車讓座的潛規則,在自己力不能及的時候,為什麼還要去遵守呢?

做真實的自己

閒聊體制內的人情世故,那些年輕人應該懂的事!

我們經常聽別人說,身在體制內,要如何遵守單位潛規則,要會喝酒打牌、會阿諛奉承、會討好領導;也聽別人說,要努力工作、講究奉獻、為人低調和善。於是,我們會很迷茫,到底是上串下跳還是努力工作?

經歷多年的機關工作,既見過任勞任怨的模範人物,也見過成天怨天尤人、牢騷滿腹,滿腦子爾虞我詐,成天想著算計別人、逃避責任的人。你想成為什麼樣的人,就努力接近他們,向他們學習。不管選擇哪種方式,最重要的一點,不要過份違背自己的初心,當為自己而活著。

那些年的我們

閒聊體制內的人情世故,那些年輕人應該懂的事!

有多少天之驕子,剛進單位的時候都是意氣風發,重點院校的光環,工作能力強,又精於人情世故,說話辦事滴水不漏,工作了十多年,從小夥子熬成了油膩大叔,依然是科員一個。究其原因,有說是缺少機遇、有說是因為沒有關係背景、也有說是因為跟錯了領導,或是領導沒有眼光。其實,這些觀點都沒錯。體制內的升職,從來就不是某一個因素可以決定的。不然,王勃為什麼會有馮唐易老、李廣難封的感慨呢?你沒有被提拔,並不是因為你功勞小,也不是因為你資歷不夠。因為什麼?小編也不知道!

很多時候我們都高估了不通人情世故給自己帶來的損失,這也是導致我們不得不去適應並去學習的原因,即使我們很反感這些。體制內,身邊的人會不斷告訴你人情世故有多麼重要,應該要怎麼做,即使變成了我們自己都討厭的樣子,也要為別人而活著,其實我們不必過多在意周圍人的看法。體制內,還有很多懂得維護人際關係的人,依舊坐著冷板凳幾十年,直至退休。不要因為某人精於世故得到了提拔,就羨慕不己,沒準哪天換了領導,喜歡踏實肯幹的人呢?

我們能做的,是儘可能的在工作中提升自己的業務能力;在生活中多一點微笑,多一些陽光,給身邊的人多一些溫暖。

何時我們能不為人情世故所累?當我們的大部分精力,在做自己願意做的事,見自己想見的人,遵從自己內心的真實想法,就是成功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