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思維原創,肓俞穴診斷便溏:穴位診斷實例解讀

腧穴是人體臟腑經絡氣血輸注出入的特殊部位。“腧”通“輸”,或從簡作“俞”。“穴”是空隙的意思。《黃帝內經》又稱之為“節”、“會”、“氣穴”、等;《針灸甲乙經》中則稱之為“孔穴”;《太平聖惠方》有稱做“穴道”。《素問.氣府論》認為腧穴是“脈氣所發”,的確,很多穴位的發現與脈搏關係重大,如太淵穴位所在之處實則為中醫診脈之位;《靈樞.九針十二原》說腧穴是“神氣之所遊行出入也,非皮肉筋骨也”。說明腧穴與深部組織器官有密切聯繫且互相輸通,是一種立體的結構。“輸通”則是雙向的,其中最有名的觀點即為:“五臟有疾,應出十二原;五臟有疾,當取之十二原”。可見穴位體表通向機體的窗口。從內通向外,反應病痛;從外通向內,接受刺激,防治疾病。我們可以利用

腧穴的這一特點,在病人尚未發現主觀感覺之前,利用歐穴位的反應瞭解身體的變化,這變是穴位診斷的內容。

中醫思維原創,肓俞穴診斷便溏:穴位診斷實例解讀

穴位反應病候:實例分析

《靈樞懸解·卷八·疾病·百病始生六十四》說道:“痛之時息,大經乃代,痛止則內傳大經,代絡脈而受病也”——即說明疼痛等疾病由淺表的“絡”通過“經”向內傳遞,而這種表述對於抽象的“經絡”而言仍然是難以描述的,難怪古人早有言之——“夫聖人之於針,非經絡孔穴,無以教後學。後學非經絡孔穴,無以受之師。”——沒有腧穴(即孔穴),老師很難把這些知識教給學生。

而《靈樞懸解》後面這段話則把腧穴的重要性體現得更加明確:“……腧,十二經之腧穴,地在四肢關節之間,邪客腧穴,格阻經脈,故六經不通,肢節痛而腰脊強。伏衝之脈,即衝脈之在脊者,督之伏行者,曰伏衝,亦曰伏膂,前行即為衝脈,實一脈也。溏出麋,便溏而膠粘也。募,腸胃之募穴,原,肓之原也。《素問·病能論》:肓之原,在臍下。盲,足少陰之肓俞是也。腸胃之外,募原之間,其地空虛,邪氣稽留,故止而成積。”這個例子講的是使用

肓俞穴診斷便溏的故事。《古今醫統大全·卷之六·經穴發明·足少陰腎經穴圖》記載:肓俞,在商曲下一寸,去臍中五分。足少陰衝脈之會。這個“足少陰衝脈之會”描述的是什麼呢?——衝脈和足少陰腎經的交匯點,本穴物質既有腎經氣血又有衝脈氣血,而此穴位的名稱也有深意——盲俞。盲,昏暗,指本穴所輸的氣血物質為膏脂,渾濁不清,有別於腎經經水應有的。俞,輸也。盲俞穴名意指本穴氣血為胞宮外傳的膏脂之物,也就是一個泌別清濁的點?而在中醫理論中的“小腸”恰有這個功能(雖然與之對應的西醫解剖結構可能包括大腸),而單憑這一點並不能完全解釋穴位的診斷效用——《古今圖書集成醫部全錄·臟腑經絡運氣》:足少陰腎經見證:……胷中滿,大小腹痛,大便難,……小腹急痛、洩,下腫,……四肢不舉。可見,單純的腎經經絡診斷包含了大量的病症,其特異性並不明顯,即僅根據經絡主病難以認識到特定患者某一狀態下的病理情況。

中醫思維原創,肓俞穴診斷便溏:穴位診斷實例解讀

聯繫衝脈·巧解奔豚氣之含義

此處我們結合肓俞穴是腎經和衝脈的交匯點這個角度來思考:《臨證指南醫案·卷三·木乘土》指出:……衝脈所主病,內經所謂男子內結七疝,女子帶下瘕聚……,即衝脈大都主生殖系統疾病,而便溏顯然不是,但是後文描述了衝脈主病的症狀——衝脈為病,逆氣裡急(衝脈挾臍上行至胸,氣不順則逆),這裡很容易讓人聯想到“奔豚氣”—— 《傷寒論》論述桂枝加桂湯時有描述:“燒針令其汗,針處被寒,核起而赤者,必發奔豚,氣從少腹上撞心者”,那麼,這裡我們可以發現,衝脈為病的症狀中,與奔豚頗為類似,而又結合肓俞穴是腎經和衝脈的交匯點,或表明其所診斷病症是兩經病症交集的這一觀點,則可得出其主病與胃氣不和所致有關。葉霖在《難經正義》中做了解讀:“賁豚者,其狀如豚之奔突,以豚性躁動故也。發於少腹,上至心下者,少腹,腎之分部,由少腹上衝至心下而止,上下無定時也。喘逆者,

足少陰之支脈,從肺出絡心,注胸中,腎氣上衝故也。即奔豚的症狀實際為腎經所主病的範疇,這與上文衝脈主病的內容有重合——《傷寒論·太陽篇》曰:‘發汗後,臍下悸者,欲作奔豚。’此其發汗虛其心液,臍下悸者,欲動而上奔也。

中醫思維原創,肓俞穴診斷便溏:穴位診斷實例解讀

中醫思維原創,肓俞穴診斷便溏:穴位診斷實例解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