邊緣區淋巴瘤:診斷、預後和治療

边缘区淋巴瘤:诊断、预后和治疗

邊緣區淋巴瘤(MZL)

是一種較為常見的B細胞非霍奇金淋巴瘤(B-NHL),發病率僅次於瀰漫大B細胞淋巴瘤(DLBCL)和濾泡性淋巴瘤(FL)。按照世界衛生組織的分類,MZL可分為三個亞型:黏膜相關淋巴組織(MALT)淋巴瘤、淋巴結邊緣區淋巴瘤(NMZL)和脾臟邊緣區淋巴瘤(SMZL)。雖然三種亞型均屬於惰性淋巴瘤,但是在臨床表現、疾病預後和治療方面均存在一定差異。

診斷與預後

PET-CT、食管-胃-十二指腸鏡檢查(EGD)和骨髓活組織檢查是臨床常用於NHL疾病分期的重要檢查手段,但是其在MALT淋巴瘤,尤其是特殊部位MALT淋巴瘤疾病診斷和分期中的價值研究較少。本屆ASH年會上,韓國Heejung Chae等對130例眼附件MALT淋巴瘤患者臨床特點、診斷、疾病自然病程、治療及療效等進行了回顧性分析。所有患者中位年齡為48歲(20~70歲),其中男性佔45%(59例)。87例(67%)患者被判定為Ⅰ期;21例(16%)雙側累及的患者被定義為Ⅰ+Ⅰ期;Ⅱ期6例(5%),Ⅳ期16例(12%)。10例(8%)患者存在淋巴結累及,16例(12%)患者在最初診斷時除了眼眶處的病灶外還伴其他結外累及。PET-CT在檢查初始眼眶損傷時的靈敏度較低(37%,44/120),且僅4例(3%)患者行頸部、胸部、腹部和骨盆CT掃描後能額外提供可導致臨床分期升級的信息。通過EGD發現82例中2例(2%)患者伴胃MALT淋巴瘤,且直至最後隨訪時仍然生存。骨髓或組織檢查發現6%(7/120)無顯著細胞減少的患者存在骨髓累及。經過74個月中位隨訪,所有患者的5年OS率為99%。是否骨髓累及對OS無影響。由此可見PET-CT、EGD和骨髓活組織檢查在初診眼附件MALT淋巴瘤分期和預後中所起的作用有限,這些檢查僅推薦在個別選擇性病例中採用。

SMZL是較為少見的惰性B細胞腫瘤,常累及脾臟、骨髓,有時也可累及外周血。雖然有多項關於歐美SMZL患者臨床特徵的研究,但是目前為止,我國SMZL患者的臨床特徵仍不明確。本屆ASH年會上,我國Yuting Yan等對單中心172例中國SMZL患者的臨床特點和生物學特性進行系統的回顧性分析,發現172例患者診斷時中位年齡為57歲(25~81歲),男性略多(52.3%)。在39例臨床有資料的SMZL患者中,29例(74.4%)為IGHV突變,10例(25.6%)無IGHV突變,其中最常見的IGHV片段是IGHV 1~2(25.6%)、IGHV 4~34(15.4%)、IGHV 2~27(10.3%)和IGHV3~30(7.8%)。49.0%患者在診斷時或診斷之前存有既往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其中14.6%為活動性。21.2%患者存在染色體異常,其中14.4%患者為複雜核型。FISH檢測發現13q-(Rb1/D13S25)、12號染色體三體、17p-(TP53)和t(14q32)等細胞遺傳學變異發生率分別為9.8%(8/82)、9.6%(8/83)、4.7%(6/126)及20.4%(19/93)。在這些患者中,41.6%(64例)接受以利妥昔單抗為基礎的免疫化學療法作為一線治療,其他37例(24.0%)僅接受了傳統化療。中位隨訪時間為50.5個月(6~214個月),預計5年無失敗生存(FFS)和OS率分別為74.6%和80.8%。以利妥昔單抗為基礎治療的患者5年FFS率較未聯合利妥昔單抗治療患者高(89.9%比60.9%,P=0.005)。單變量分析顯示能夠顯著縮短OS的預後參數有:血紅蛋白水平<110 g/L(P=0.000 0)、HBVSAg陽性(P=0.001)、FLIPI 4~5分(P=0.000 0)、12號染色體三體(P=0.004)、染色體變異(P=0.007)、複雜核型(P=0.001)及美國東部腫瘤協作組(ECOG)評分2~4分(P=0.005)。OS的多參數Cox迴歸模型分析表明血紅蛋白水平<110 g/L、HBVSAg陽性、複雜核型為SMZL預後的獨立影響因素。值得注意的是,HBVSAg陽性、複雜核型異常即使在利妥昔單抗治療後依舊對OS存在不利影響。研究者應用上述3個獨立變量建立新型預後模型。該模型有3個風險組:無不良因素的低危組(39.2%)、含1個不良因素的中危組(38.6%)、含2~3個不良因素的高危組(22.1%)。3組的5年OS率分別為96.7%、78.0%和53.3%(P=0.000 0)。研究結果提示該新型預後指標體系可對中國SMZL患者進行有效分層。

據既往Ⅱ期臨床試驗發現R-CVP方案(利妥昔單抗、環磷酰胺、長春新鹼和潑尼松)較CVP方案可以提高晚期MZL患者的反應率(RR)和PFS。儘管如此,聯合免疫化療後晚期MZL患者復發仍然常見。本屆ASH年會上,韓國Sung Yong Oh等探索利妥昔單抗在晚期MZL患者維持治療中的價值。研究者將2010年3月至2013年3月來自韓國17家醫療機構共45例晚期MZL患者納入研究,疾病組織分型分別為NMZL 15例(33.3%),結外MZL 30例(66.7%)(10例肺部,6例眼附件,5例胃部)。中位年齡為54歲(33~77歲),男性32例,女性13例。國際預後指數(IPI)為1、2、3、4分患者分別佔28.9%、6.7%、20.0%和4.4%。對所有患者進行6~8次一線R-CVP誘導治療後,進行了為期2年的利妥昔單抗維持治療(每8周375 mg/m2)。治療後共有20例(44.4%)患者完全緩解(CR),22例(48.9%)部分緩解(PR),3例(6.7%)疾病穩定(SD)。R-CVP治療後利妥昔單抗維持治療的中位療程數為12個(1~12個),共32例(71.1%)患者完成了12個療程利妥昔單抗維持治療。8例患者在維持治療過程中出現疾病進展,2例由於不良反應(1例腹痛,1例反覆肺炎)而停止維持治療,2例患者失訪,4例患者死亡。該研究中患者的3年PFS率和OS率分別為78.9%和90.6%,由此可見晚期MZL患者在一線R-CVP方案誘導治療後行2年利妥昔單抗維持治療可在耐受藥物毒性的前提下顯著改善PFS。

近年來新藥在B-NHL中發展迅猛,但是在MZL中的相關研究相對較少。來自美國紐約Memorial Sloan Kettering癌症中心的Ariela Noy等設計了前瞻性多中心Ⅱ期臨床試驗,旨在對依魯替尼單藥用於復發難治MZL的有效性和安全性進行評估。該研究納入組織學確診為MZL的63例患者(結外型32例、淋巴結型17例和脾臟14例),中位年齡為66歲(30~92歲),其中92%ECOG評分為0~1分。先前接受治療的中位療程數為2個(1~9個),其中35%的患者先前接受過≥3線治療,4例(6%)患者有脾切除史,33%的患者有骨髓累及,9例(14%)先前接受了放療,17例(27%)接受了利妥昔單抗單藥治療,40例(64%)接受了至少含有抗CD20單抗的化學免疫治療。所有患者需每天口服依魯替尼560 mg,直至疾病進展或難以耐受藥物毒性。中位隨訪時間為16.6個月,中位治療持續時間為11.7個月。研究結果顯示,總反應率為51%(6例CR和26例PR),38%患者達到SD狀態。臨床獲益(CR+PR+SD)率達89%,其中87%可見腫瘤減小。反應持續時間為19個月[95% CI:8.0~未及(NR)],出現初始反應時間為4.2個月,中位PFS為18個月(95% CI:12.2~NR)。各級最常見的不良事件(≥20%)包括:乏力(44%)、腹瀉(43%)、貧血(35%)、噁心(25%)、血小板減少(25%)、外周水腫(24%)、咳嗽(22%)、關節痛(22%)、呼吸困難(21%)、上呼吸道感染(21%)。28例(44%)患者發生各級嚴重不良事件,其中3、4級肺炎5例(8%),心房顫動4例(6%,均為1、2級)。57%患者發生各級出血性不良事件。共3例發生治療誘發的不良事件而死亡,原因分別為疾病進展、顱內出血和副流感病毒感染導致的多器官衰竭。共有38例(60%)患者未完成治療,剩餘40%的患者持續治療。該研究初步結果提示依魯替尼單藥治療復發難治MZL耐受性較好,且可得到較高的總反應率及持久的療效。

參考文獻: 杜心怡, 範磊, 李建勇. 邊緣區淋巴瘤研究進展 [J] . 白血病·淋巴瘤,2017,26( 1 ): 24-27.

边缘区淋巴瘤:诊断、预后和治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