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死而生,關於人生的終極思考|此念分享

向死而生,關於人生的終極思考|此念分享


中國人忌諱談論死亡。很多樓層編號沒有4,車牌尾號不願選4。北京汽車限行,逢到尾號4限行時就比較堵。與老人或病人談話時,尤其不能談到或者讓對方聯想到死的問題,那會讓對方很不高興,認為是大不敬。魯迅寫過一篇小孩過滿月的故事。前來祝賀的人都說這個孩子福相,將來能做大官發大財云云。惟有一個客人說這個小孩將來會死的。說好話的,主人知道只是恭維不可當真,卻滿心喜歡和感謝,說了真話的,卻捱了一頓老拳。不僅中國人這樣,很多國家的人都有類似的死亡忌諱。

人自一出生起就走向死亡。西班牙哲學家費爾南多.薩瓦特爾(Fernando Savater)說“我們身體的每一個細胞裡都隱藏著‘時間的毒針’,一點一滴將我們腐蝕掉。”“作為一種物質產品,我們的基因上都刻著有效期。”至於為什麼會這樣,是造化弄人還是上帝的設計?我說不清。但我能確切地知道,如果不是這樣,人人可以長生不老,那我們的世界我們的地球將不會是現在這個模樣。沒有個體的死亡,則會是人類的滅亡。

死亡是任何人都不可免的宿命。權力達到頂峰的秦始皇、朱元璋,富可敵國的范蠡、胡雪巖,聰明如老子、莊子的,也都有一死。但有權的有錢的總想擺脫它。秦嬴政做了皇帝想成仙,派徐福帶領500童男童女東渡去尋長生不老藥。徐福未回,他已與臭鮑魚同車回咸陽下葬。歷朝歷代服用丹藥企圖長生不老反而早死的皇帝不少。上古時代中國人的平均壽命只有二——三十歲,可神話中的彭祖卻活了800歲,難以想象,但最終還是死了。

向死而生,關於人生的終極思考|此念分享

不談死亡並不能避免死亡,忌諱討論死亡猶如掩耳盜鈴。不談不討論,只能讓自己陷入被命運擺弄的境地,陷入原可避免的恐懼、愚昧和迷信,做出不理智的事情。既然死亡不可避免。高興也罷不高興也罷,恐懼也好討厭也好,死神總是不屈不饒地站在我們的門口。不會因我們的態度而有所變化。對於不可避免的事,我們能做的最好的事是正視它,正確地對待它和妥善地處理身後之事。

迄今為止,公開地討論死亡的,大多是哲學家和宗教家。本文想從一個普通人的角度來談死亡問題。


向死而生,關於人生的終極思考|此念分享


一般人都不願談論死亡,是因為害怕死亡;害怕死亡是因為對生的眷戀和對死的痛苦的恐懼。

生命是美好的。美麗的風景,溫暖的親情。美味的食物,甜蜜的愛情。生命的美好還在於可用於追求自己的理想、實現自己人生的目的——或漫遊在知識的海洋,探索自然的奧秘或追求一個理想的社會或為消除人間的疾病和痛苦或尋找和發現美,等等。人們在享受這些美好的時候總是希望美好永遠延續下去,在追求理想時總是覺得時間不夠用。可是,天下沒有不散的筵席。天地不仁,時間無情。從另一個角度看,生命的美好正由於其有限。哲學家說,時間是無限的,但是對於個體來說是有限的。我們總是感到生命太短促,時間不夠用,才覺得時間的寶貴和生命的美好。經濟學說價值源於稀缺。無限的東西儘管是生命必須的,比如空氣,也沒有價值。只有當空氣被汙染、潔淨的空氣成為稀缺品時才有價值,才有罐裝的加拿大、新西蘭潔淨空氣出現在中國的市場。而在它們的國家就沒有市場,因為那裡到處都是潔淨的空氣。天天面對桂林山水的農民,並不覺得那有多美,審美疲勞了。生命的美好,也就是在於它是一段有限的時間。

向死而生,關於人生的終極思考|此念分享

死亡的痛苦有兩個方面,一是死者的痛苦,另一是親友和相關人對死者去世的痛苦。死者的痛苦來自於兩個方面,一是死亡過程中的痛苦,再一是對死後世界未知的恐懼。前者是生理上的痛苦,後者是精神上的痛苦。無疾而終,如在睡夢中逝去,那是一種福分。但不是人人都能享有的,絕大多數人臨終前都會有程度不同的生理的痛苦。現代醫學和醫學倫理的進展及麻醉藥物的使用,已可極大地降低這種痛苦。精神的痛苦是由“不捨”和對死後世界未知的恐懼而產生的。人死後去往哪裡?有無彼岸?未死的人不知道,死了的人即使知道了也無法告訴生者。對生者而言,這是一個無解的終極問題。

臨終的痛苦程度與人們對死亡的態度相關。有信仰的人往往能坦然地對待自己的死亡,沒有精神的負擔,大大地減少了死亡的痛苦。希臘大哲學家蘇格拉底認為靈魂不死,身體的死亡其實是一種解脫。他在被判死刑後學生勸他逃走,他因不願違背自己的信仰而拒絕逃亡,平靜地接受死亡。有很多高僧大德在享有長壽後安詳地離去。他們之所以安詳,一是看破了紅塵,什麼都舍了,另一是對死後去往西天極樂世界的信仰。我相信減少對死亡的恐懼會減少死亡時的痛苦。這也是討論死亡的一個重要原因。


向死而生,關於人生的終極思考|此念分享


死亡有正常的死亡和非正常的死亡,崇高的死亡和卑賤的死亡之分。正常的死亡是自然的死亡,亦即由衰老和難以避免的疾病引起的死亡。非正常的死亡是由於自然災禍或意外事故、鬥毆、犯罪等由於人為原因引起的本可避免的死亡。疾病也有原可避免的或難以避免的之分。前者如吸菸、酗酒、縱慾、毒品、汙染等引致的疾病,後者如衰老、感染、細胞變異和基因缺陷等引致的疾病等。

對於正常的死亡,我們不應恐懼而應平靜地接受,如老話的說這是命。因為,你不接受也絲毫不能改變它,只能增加自己的痛苦。無疾而終的老死是為福,喪事稱為喜喪。老年人由於難以避免的現代醫學尚不能治癒的疾病引致的死亡,也是自然的死亡,是壽命已盡。年輕人由於現代醫學尚不能治癒的疾病引致的死亡令人痛惜,但也無可奈何。我們只能接受它。對於非正常死亡,我們應該害怕,並因害怕而努力避免它。世上有很多誘惑,如吸菸、酗酒、縱慾、毒品等。它們都能給人帶來即時的快感,而這種快感卻是以損害健康、縮短壽命為代價的。

向死而生,關於人生的終極思考|此念分享

為了履行職責或為拯救其他人生命的死是一種崇高的死,如911事件中衝上世貿中心的消防員、與犯罪分子搏鬥的警察、泰坦尼克號的船長與船員,又如為救落水的人或為制止行兇的暴徒的見義勇者等。再有一種崇高的死是為自己的理想為正義而死,如岳飛、文天祥、張志新等人的死。他們的死為世人崇敬,並長久地活在人們的記憶中,鼓舞著活著的人。

總之,對於正常的死亡我們應該平靜地接受它;對於非正常死亡我們應盡力避免它。對於崇高的死亡,我們應當尊敬它。當我們從事一項有危險性的職業時,我們應當忠於職守,哪怕面臨生命的危險。在需要見義勇為的時候,我們應該根據情況和自身條件儘可能地提供幫助。

美國著名神學家尼布爾(Reinhold Niebuhr)的下列一段話,可以作為我們人生的嚮導!

“ 請上天賜給我一顆平靜的心

讓我可以接受那些無法改變的事情

請上天賜給我勇氣

讓我可以改變那些可以改變的事情

請上天賜給我智慧

讓我可以分清這兩者。”


向死而生,關於人生的終極思考|此念分享


死亡的意義是新陳代謝。人活著就需要有生存的空間和消耗自然的資源,如果只有生沒有死,地球將會擁擠不堪、資源將會耗盡,結果不是人類的滅亡就是地球的毀滅。老的不死,新的難以出生。秦始皇不死,我們至今也許還生活在他的暴政之下;慈禧死了,才有清末的新政和民國的誕生。因此,喬布斯說“死亡也許是生命中最好的發明。它是生命改變的媒介。它清理老的,給新的讓出路。”個體的死亡是人類的發展和前進所必須的。

討論死亡有助於正確地對待死亡,避免死亡的恐懼,平靜地接受自然的死亡。但主要的目的不在此,我們討論死亡的主要目的是為了生,是要珍惜生命,過有意義的生活。也就是說“向死而生”——“死亡引導我們思考,思考的不是死亡,而是生命。(西班牙哲學家費爾南多.薩瓦特爾)”

生命是有限的。生命就是一段時間,從出生到死亡的幾十年。只有少數幸運兒能活到一百多歲。生命的意義就是如何過好這一段時間。生命又是脆弱的。我們經常讀到事業有成、風華正茂的企業家、科學家和文體明星早逝或意外死亡的新聞(普通人的早逝和意外死亡一般成不了新聞)。威脅我們生命的危險因素很多,意外事件也難以完全防止。不幸的事件儘管是小概率,但總是存在。死神總是藏在我們的身後,威脅著我們。因此,我們要珍惜時間。蘋果公司的喬布斯說,他年輕時讀到一句話——

把你生活的每一天都好象是你生命的最後一天那樣活著。“從那之後的33年裡,我每天早晨都會對著鏡子問自己“如果今天是我生命的最後一天,我還會去做我今天將要做的事情嗎?而每當連續幾天我的回答總是‘不’時,我知道我需要做些改變。”喬布斯正是由於珍惜時間,珍惜生活中的每一天,並勇於改變,才做出了巨大的成績,使億萬人的生活因為他而變得更加美好。

至於什麼是生命的意義,政治家、宗教家、思想家有很多說教,普通人也有各種各樣的想法。選擇什麼樣的生活,是個人的權利、個人的自由,只要不違法,任何選擇都是允許的。人各有志,不必強求一致,也不可能都一致。當然,志有燕雀與鴻鵠、高尚與平庸之分。我們尊敬彭德懷、張志新那樣的英雄,尊敬修女特蕾薩那樣高尚的人,但不能對所有的人都提出這樣高的要求。人生在世,不必過於看重物質財富,也不要為虛名所累。清朝人項逸雲說“不為無益之事,何以遣有涯之身。”無益之事,就是不為利害打算的事,就是由感情、意氣、趣味要求而做的事。很多老年人在回顧一生時常常後悔為追求名聲和物質財富而拋棄了自己的興趣和理想,也有很多人為了追求世俗的成功失去了健康或自由,才感到後悔和空虛,轉身投入空門。

向死而生,關於人生的終極思考|此念分享

在死亡面前,榮華富貴、聲名利祿等等轉眼成空。“眼看他起高樓,眼看他宴賓客,眼看他樓塌了。”喬布斯說的好,“記住很快我將離開人世,這是幫助我做重大決定的最重要的工具。因為幾乎任何事情——所有外界的期望,所有的自尊,所有對失敗或丟臉的恐懼——在死亡面前都會煙消雲散,只剩下那些真正重要的東西。記住你會死去,這是我所知的避免陷入患得患失的陷阱的最好的方式。

你已經赤條條無牽掛。你沒有任何原因不去追隨你的內心。


向死而生,關於人生的終極思考|此念分享


畏懼死亡和需要精神安慰是宗教出現和存在的重要原因。生命是美好的。熱愛生命、希望生命延續是人與動物都有的本能。人因為熱愛生命、不願生命消逝而希望長生和畏懼死亡。人從生活經驗知道,長生只是一種不能實現的美好願望,所有人都終有一死。為了克服對死亡的恐懼,獲得精神的安慰,產生了宗教。各種宗教信仰的神和教義有所不同,但所有的宗教都有來世和靈魂不滅的信仰。按照這種信仰,人死了,只是從一個“此岸”的世界去到另一個“彼岸”的世界,死亡不是消失,只是從一個空間旅行到另一個空間。而人的靈魂是永生不滅的。這樣,死亡就變得容易接受得多。埃及法老的金字塔,中國皇帝的陵墓,都是活著的人對死後生活的安排。祭祀的冥幣、食物和紙人紙馬紙房紙車,則是活著的人對死者的奉獻,希望死者在彼岸能夠享用。人對彼岸世界的想象離不開現世生活的經驗。現在祭祀物也與時俱進,增加了手機和汽車。

在苦難挫折或孤獨空虛時,人往往會質疑人生的目的和人生的意義,他們需要人生的指引。宗教提供了這種指引。佛家教導要在現世修行,以求得一個好的來世,超脫六道輪迴的痛苦。基督教教導要遵從上帝的旨意,使自己能夠通過末日的審判,得以進入天堂。伊斯蘭教也繼承了猶太教復生日審判和天堂的教義。

向死而生,關於人生的終極思考|此念分享

人不僅是自然的存在,也是社會的存在。維持社會秩序需要法律和道德。所有的宗教都有戒律或聖訓。佛教有“五戒十善”,基督教有十戒,伊斯蘭教也有很多關於禁忌和限制的聖訓。這些戒律和聖訓提供了生活的道德規範。這些道德規範都以來世的獎懲來規勸和警告現世人們的行為。對現世人們行為的善與惡都有對應的獎賞和懲罰。遵守戒律或聖訓者死後進入天堂,違反者則進入地獄。除開宗教法庭外,這些獎懲不是在現世而要到來世兌現。

唯物論者不信宗教不信鬼神不信來世,沒有來自於宗教信仰的道德約束。唯物論者以主義信仰代替宗教信仰。當主義信仰式微時,社會的道德危機就會出現,這正是當前的重大社會問題之一。


內容源自網絡

合作聯繫:[email protecte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