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的人生如何在欲望、情緒、習性中實現超越?|生命覺者:酈波

《生命·覺者》系列

講述對生命解說最具多樣性的觀點

專訪酈波第四期,精彩對話:

我們的人生如何在慾望、情緒、習性中實現超越?|生命覺者:酈波

梁冬老師

您講到,第一是隨時保持覺察,保證自己的狀態調整到位;第二個是觀想,自己要在打坐的時候觀想,在觀想當中發展出對這件事情的覺知,並且理性的看待。還有嗎?

酈波老師

你在做一件事情的時候,是你在做事還是事在做你?

很多時候,其實是事在做你,所以你在做事的時候要看到終極歸宿。

如果你看不到,現實的磨難就不是三座大山了,是無數座大山。

為什麼很多人動不動就情緒化,讓他做件事情好難呢?

他是在就事做事,這件事和他的整體人生沒有多大關係,他看不到原點和歸宿。

所以我說“陽明心學”三大智慧:

1、心外無物是原點。就是構建我們的精神世界空間;

2、致良知是歸宿。這個應該是人類的文明,不論是道德,倫理,自覺,靈性沉澱下來的成果,我們在這個成果上能添磚加瓦,都可以因此獲得不朽,這叫致良知。

3、知行合一。出發點知道在哪裡了,歸宿也明白了,路上只需要一樣東西了——知行合一。

為什麼說“事上練”,因為你知道原點,你知道歸宿,所有的事你都可以坦坦蕩蕩地做。

其實真正的修煉,就是你在做每件事的時候,既能入乎其內,又能實現做這件事的價值,同時還能夠隨時清空自我。

辛棄疾寫《西江月》:“明月別枝驚鵲,清風半夜鳴蟬”到最後的“路轉溪橋忽見”,這首詞裡有個重大的奧秘,他覺得遇見那個茅店,像和老朋友相逢。其實他走的這條路是官道,也就是說他幾乎每天都會走這條路。

如果是你每天從家裡走到上班的地方,路上的風景你都很熟悉,你還會因為一棟房子,一棵樹欣喜嗎?你會覺得麻木了。

人最悲哀的狀態就是麻木不仁,使得人的那種鮮活性沒有了。

辛棄疾就在這條他走了無數次的官道上見到舊時茅店,還如老友重逢,說明他在人生最低谷的時候,心境是開闊的,心靈是澄澈的,他有一顆赤子之心。

像李後主,李清照,納蘭容若這些人雖然人生經歷不同,但他們的境界都是一樣的,就是有一顆赤子之心。

赤子之心就是精神世界裡面一種澄澈的狀態,是和精神世界的構造息息相關的,赤子之心是內在的。

我們的人生如何在慾望、情緒、習性中實現超越?|生命覺者:酈波

我新出的書《唐詩簡史》的最後一首是杜甫的《登岳陽樓》,寫這首詩的時候,杜甫聽說中原收復了,於是他要回家了,結果走到半路又有兵變,他還要沿著湘江逆流而上,最後病死在湘江。那個時候的杜甫左臂已經殘廢麻木了,肺也有病,一隻眼睛也瞎了,可見杜甫晚年悽慘無比。

《登岳陽樓》

昔聞洞庭水,今上岳陽樓。

吳楚東南坼,乾坤日夜浮。

親朋無一字,老病有孤舟。

戎馬關山北,憑軒涕泗流。

“昔聞洞庭水,今上岳陽樓”這裡顯示了杜甫平靜的心態;

“吳楚東南坼,乾坤日夜浮”說的是整個神州的動盪;

“親朋無一字,老病有孤舟”這一句是說自己的境遇也很慘;

“戎馬關山北,憑軒涕泗流”,這句的意思是我憑欄流淚,不是為了自己的命運悲慘,突厥又有騎兵入寇,長安又示警,華夏滿目瘡痍,百姓流離失所,剛剛安定下來又有戰亂,我不甘心啊。

可見杜甫的心境和“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的境界是一樣的,所以杜甫叫“詩聖”,他的淚水不是為一己命運,而是為天下流的。

儒家就是“知其不可為而為之”,我修完自己還要修天下。孔子的理想一是回到周公,二是用這一套理論影響一個社會中間階層出來,這個中間階層叫“士大夫”。

在孔子之前,貴族階層是周天子——諸侯——卿大夫——士,“士”是大夫家裡的家臣。

孔子之後,他培養的“士大夫”不是貴族階層,是社會中堅階層——知識分子。他們是最早能開拓精神世界的人,知識分子最大的標籤是“理性精神”。

知識分子的“知識”和我們今天說的掌握多少知識不是一回事,“知”是知識,“識”是實踐,是內在的思想。

思想是怎麼來的呢?“思”是“心上之田也”,是指內在的空間。

你只有外在的空間,住多少平米的房子,這和思想一點關係沒有,從文明史的角度上來講,中國文化的魅力源遠流長,對將來的人類文明發展和科技的發展都有影響。

科學是“分科而學”,細小門類越精越專,但是今天的科學出現問題了,所以你必須要“通識”,要通盤學習,大的智慧就是觀照。

東方文化有一個特點,它具有觀照的價值。

我們的人生如何在慾望、情緒、習性中實現超越?|生命覺者:酈波

梁冬老師

一箇中國的典型的知識分子,真正的終生的價值訴求是什麼?

酈波老師

儒釋道說法各不相同,但是殊途而同歸。

為什麼中國人叫“外儒內道”?

精神指歸是一致的,佛家進來之後迅速就和儒道同化了,儒釋道三教合一,所以終極的價值指歸,我們叫“道”,其實就是價值,也是致良知的“良知”,也就是理學的“理”,心學的“心”。

人生該如何在慾望、情緒、習性這三者中實現超越呢?儒、釋、道分別解決一個問題:

儒家解決習性問題,道家解決慾望問題,佛家解決情緒問題,所以中國文化是全息對應的,是一個系統論,且一定要“通識”。

中國古代的人動不動就“上知天文下知地理”,易卜陰陽,無所不知無所不曉等等,你要多領域瞭解,才能回到這個“通識”的點上。

我們的人生如何在慾望、情緒、習性中實現超越?|生命覺者:酈波

梁冬老師

今天非常感謝酈波老師分享的這一堂課,我作為一個四十多歲的老學生,感受到了從無知到致良知的過程,同時理解了什麼叫“八萬四千法門”。

酈波老師從訓詁、文字開始進入這個法門,和我們分享了“覺”、“醒”,中國教育的看法,中國人在詩詞當中所感受的生命共同體的發展等等話題。

看似是很多個點,當你用一種整合的心去體會和理解的時候,會發現它有一個統一的道統:迴歸到終極價值本身。

就像巴菲特說的,投資是價值投資一樣,如果你意識到這個世界上有一個東西是在所有的表象背後,都會流淌的那個價值,能夠錨定的話,你會重新回到安心的狀態。

無論是“醒”還是“覺”,無論是“睡”還是“寐”,其實都是“行住坐臥,不離這個”。


合作聯繫:[email protected]

我們的人生如何在慾望、情緒、習性中實現超越?|生命覺者:酈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