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包拯、海瑞並稱爲中國民間三大青天的況鍾「況青天」究竟是誰

說起包拯和海瑞大部分的人都知道,他們都有一個共同的外號“青天”,這一稱為的得來並不容易,不貪汙不受賄還要得到百姓認可,古往今來也只有那麼幾個人,況鍾又是憑藉什麼才能被稱為青天的呢?

和包拯、海瑞並稱為中國民間三大青天的況鍾“況青天”究竟是誰

況鍾,明朝人,並非科舉出身,而是由出身低賤的書吏做到知府,在永樂四年,縣令俞益因為需要一個精通文理、能幹練達的書吏,千挑萬選,選中了況鍾。也正是因為俞益的慧眼識人,才有了況鍾後來的成就。在況鍾吏期滿九年後,本應赴京考職,但得到了俞益的竭力推薦,並且俞益和禮部尚書呂震關係又不錯,在永樂十三年春,況鐘被錄為六品禮部儀制司主事(正六品),並且打破常例,得到了朱棣的召見。這一舉動在當時也算了不起了,六品官員得到皇帝召見的並不多,而且還是書吏出生。

和包拯、海瑞並稱為中國民間三大青天的況鍾“況青天”究竟是誰

朱棣雖然善於選拔人才,但是對書吏卻抱有很大的偏見。他曾說:“若刀筆吏,知利不知義,知刻薄不知大體,用之任風紀,使人輕視朝廷。”況鍾憑藉刀筆吏出身贏得朱棣賞識,靠的是自身的才能,真的不容易。任職期間,祭告、慶賞、封策禮文等工作,況鍾都籌劃安排的很好。

宣德五年,經蹇義、胡濙等推薦況鍾升任蘇州知府。蘇州是當時全國有名的難治之府,百姓不僅賦稅繁重,豪強汙吏還相互勾結利用,百姓苦不堪言,況鍾到任之後,將罪大惡極的數人處以死刑,並訓斥那些貪虐庸懦的官吏,極大的肅清了當時蘇州的吏治。

和包拯、海瑞並稱為中國民間三大青天的況鍾“況青天”究竟是誰

在任期間多次上奏力爭減輕租稅,在宣德七年得到宣宗批准,減去官田租七十二萬一千六百石,荒田租十五萬石,使被重租壓得透不過氣來的蘇州人民鬆了一口氣。帶領蘇州民眾疏浚河道,興修水利,處理蘇州府七縣各地冤假錯案,過問輕重囚犯一千多人,使得吏不敢為奸,民無冤抑。

和包拯、海瑞並稱為中國民間三大青天的況鍾“況青天”究竟是誰

正統六年,況鍾在蘇州任期已滿,當地官民二萬多人上書請況鍾留任,最終況鍾任職長達十三年。十三年期間況鍾整頓吏治,減輕賦稅,深得百姓喜愛

,蘇州人民稱他“況青天”,和包拯“包青天” 海瑞“海青天”,並稱中國民間的三大青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