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查报告:卡车司机成最大债务工作群体,72.2%靠贷款或借款买车

作为安心驿站社会支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传化慈善基金会公益研究院、清华大学社会学系联合调查出版的《中国卡车司机调查报告NO.1——卡车司机的群体特征与劳动过程》(以下简称:报告)于近日发布。《报告》指出:如果说目前全国卡车司机有 3000 万人,那么他们就是一个最大的债务工作群体。 83.7%的车款都不是卡车司机自己的存款,其中向银行贷款和向家人朋友借款的比例为 72.2%。

调查报告:卡车司机成最大债务工作群体,72.2%靠贷款或借款买车

1.购车:整合多种金融资源

虽然大多数卡车司机是车主,但他们很少选择全款购车,而是举债购车。他们的购车方式以自购或合伙购车为主,举债方式则是多种金融资源的整合。如果说目前全国卡车司机有 3000 万人,那么他们就是一个最大的债务工作群体。

根据问卷数据,在自己购车的 1552 名司机中,有 867 人次选择向银行贷款;有 654 人次选择向朋友借钱;用自己存款的选择人次少于前两者,仅 341 人次;还有 124 人次是向民间金融组织借贷。将卡车司机选择的所有频次加总,得到按选择人次的分布。图 75 表明了自己购车的卡车司机的车款来源:第一是向银行贷款,占 41.44%;第二是向家人朋友借款,占 31.26%;第三是来源于自己的存款,占 16.3%;第四是来源于民间融资,仅占 5.93%。从这个分布可以清楚地看出, 83.7%(=31.26%+41.44%+5.93%+5.07%)的车款都不是卡车司机自己的存款,其中向银行贷款和向家人朋友借款的比例超过 70%(准确数字为 72.2%=31.26%+41.44%)。

调查报告:卡车司机成最大债务工作群体,72.2%靠贷款或借款买车

合伙买车的卡车司机的车款来源分布与自己买车的卡车司机极为相似。下图 表明了合伙买车的卡车司机的车款来源:第一仍是向银行贷款,占 37.59%;第二是向家人朋友借款,占 33.60%;第三是来源于卡车司机与合伙人的存款,占 14.83%;第四是来源于民间融资,占 5.81%。

与自购卡车司机的不同之处是,合伙买车的卡车司机向银行贷款的比例略低于自己买车的卡车司机,向家人朋友借款的比例则高于自己买车的卡车司机。同时,合伙购车款的 85.17%来源于多方面的借款与贷款,这一比例高于自购车

调查报告:卡车司机成最大债务工作群体,72.2%靠贷款或借款买车

无论自己购车还是合伙买车,卡车司机都整合了多种金融资源,包括自家存款、银行贷款、亲友借款和民间金融组织借贷等。同时,购车款借贷的比例高出使用自己存款的比例,说明购车人以举债购车为主。

其中,银行贷款可分为通过公司(挂靠公司与消费贷款公司)办理的银行贷款与个人自行办理的银行贷款,这与挂靠有一定的关联。购车方式与举债方式的选择说明:第一,卡车司机大多没有全款购车的能力或意愿,贷款政策为他们购车、成为车主提供了一定的便利;第二,单一的举债方式无法满足他们的需求,需要整合多种金融资源;第三,卡车司机购车与举债的方式是理性计算的结果。

调查报告:卡车司机成最大债务工作群体,72.2%靠贷款或借款买车

举债:国家政策与理性计算

如上所说,举债购车使得卡车司机成为最大的债务工作群体之一。对大部分有购车意向的司机来说,全款购车遥不可及又并不划算;国家政策提升了车辆的购买率,贷款政策与市场机制又提供了便利,因而举债购车是一种经过了理性计算的“不得不”。一方面,国家近年来颁布的一系列政策,为卡车司机举债购车提供了诸多便利。另一方面,举债购车也是卡车司机理性计算的结果。

调查报告:卡车司机成最大债务工作群体,72.2%靠贷款或借款买车

首先,大部分司机没有全款买车的经济能力,因而贷款买车是“不得不”采取的方式,尤其目前贷款买车门槛低、非常便利,基本 3-10 万首付就能买到新车,有的贷款公司甚至打出“零首付”的销售策略。一辆重型卡车全款购买大概是 40-50 万元,很多卡车司机表示:“我如果有这个钱就不开车了”、“投资 50 万,让我就不买车”;其次,消费市场充斥着一种“活在当下、该花就花”的消费文化,深深地影响着卡车司机的消费观。

在卡车司机论坛上,有很多关于“为什么一定要贷款买车”的讨论,很多有经验的卡车司机认为贷款买车是“先享受资源,抢占先机”,可以把剩余资金合理理财以获得更高收益。沈阳的吕师傅是 3 辆卡车的车主,他的每一辆车都是贷款买的,因为他认为贷款更划算:“首付交 10万,贷了 26 万多,一个月还 1 万多。利息比较低,也就是 2 万多块钱利息,比较划算。两年亏 2 万多块钱。一下子花 40 多万就太多了。”他认为贷款的压力在工作机会充足的情况下可以减轻,即使收入不够还贷也没关系:“不够就慢慢添嘛!就想着两年剩台车,就是这个意思!” “两年剩台车”是这种理性计算的生动表达。

调查报告:卡车司机成最大债务工作群体,72.2%靠贷款或借款买车

债务偿还

无论银行贷款还是私人借贷,卡车司机贷款买车的还贷期一般是2 年,虽然与国家政策不一定相符,但卡车司机说这是行规。课题组询问了很多司机,他们都表示,他们自己也不愿意提高还贷年限,因为第一,还贷年限提高意味着利息的提高;第二,卡车的折旧太快,拖长还贷时间不划算。不过,在 2 年还贷期的前提下,如果贷款买车,一般来说轻卡还贷为 5000-6000 元/月;半挂车、挂车还贷为 1.5-2万元/月,处于还贷期的卡车司机经济压力很大。

那么,这些卡车司机如何归还银行贷款呢?还贷也是多渠道的。课题组在问卷中设计了不同的还贷渠道,请卡车司机做多项选择。将所有选择的频次相加后发现,无论是自己买车的卡车司机,还是合伙购车的卡车司机,靠自己挣钱归还银行贷款的占 74.85%,向家人朋友借钱归还银行贷款的占 15.78%,向民间组织借款等其他还款方式占比不到 10%。可见,大部分的卡车司机是靠自己驾驶挣钱去归还银行贷款的;当自己挣的钱不够还贷时,他们会向亲友或民间金融组织借钱还贷。这表明举债购车的卡车司机身受沉重的还贷压力。

调查报告:卡车司机成最大债务工作群体,72.2%靠贷款或借款买车

在访谈中发现,仍处于还贷期和已还清贷款的卡车司机的精神面貌差别很大。2017 年 6 月,淄博的吴师傅贷款买了一辆 13 米的欧曼车,总车款为 42 万元,每月需要还贷 12100 元,但因为目前市场运价太低,故每个月都要搭钱还贷。课题组见到他的时候,他看起来非

常疲惫。他表示已经一个多月没下过车了,并且基本不挑活儿,有活儿就走。他还说还分期的压力很大,虽然挂靠的是相熟的公司,可以在一定期限内延迟还贷 ,但还是压力大到睡不着觉,经常头疼。相反地,已经还完贷款的卡车司机对自己的工作有较大的自主性,精神状态也比较放松。

调查报告:卡车司机成最大债务工作群体,72.2%靠贷款或借款买车

可以说,债务压力对卡车司机既是一种约束,又是一种内在的驱动。这种内在驱动可以转变为劳动的主观能动性,直接影响着卡车司机的劳动过程:卡车司机找货的方式、接受的运价、行车的路线、驾驶的时间、围绕着工作的日常生活等都与这种驱动有着直接的关联。

还完贷款的宋师傅告诉课题组:还贷时如果跑车过程出现什么问题就是灭顶之灾,必须全神贯注地投入。这种驱动支撑着他在罹患腰椎间盘突出、经常疼痛难忍的情况下仍然拼命工作,最终还完了贷款,终于可以拿出时间投入到副业中去。约束是一种压力,而驱动是一种动力,二者都是举债购车的卡车司机劳动过程的重要特征。

调查报告:卡车司机成最大债务工作群体,72.2%靠贷款或借款买车

本文相关数据与结论均摘编自《中国卡车司机调查报告No.1——卡车司机的群体特征与劳动过程》,由安姐原创。我们真诚地希望这些建言献策能够引起有关部门的重视,促成有利于化解卡车司机群体面临困境的政策出台。也真诚地希望通过这份研究报告的讲述,能够使社会公众更加了解和关爱卡车 司机群体,理解并尊重他们的劳动。

关于 传化·安心驿站

中国有3000万卡车司机。他们承载着近亿人口的生计、全社会76%的货运量,是一群具有家国情怀、人性光芒的群体。他们需要社会的关怀。响应党和政府的号召、卡车司机群体的需求,传化慈善基金会发起“传化·安心驿站”公益项目。在中国6000多家基金会实施的公益项目中,这是第一个专门服务于卡车司机的公益项目。

“传化·安心驿站”以“助卡车司机车安、家安、心安”为使命,从以下方面为卡车司机提供公益服务:一)动员卡车司机组建社群——安心驿站,设驿站长和好战友;二)开发专属卡车司机的APP,搭建以互助为主要功能的线上平台;三)每年投入数千万元,面向加入安心驿站的卡车司机,对优秀者进行奖励,对遭遇特别困难者实施资助,普遍提供意外伤害等系列保险;在遭遇特大自然灾害地区进行志愿救灾行动等,用系列公益元素激活安心驿站社群;四)研究、出版《中国卡车司机年度报告》,反映卡车司机的状况和诉求,提供政策建议;五)配置社工、律师、记者等资源,为安心驿站成员的成长提供志愿支持。

传化·安心驿站”已组建安心驿站237个,243名优秀卡车司机成为驿站长,10000余名卡车司机成为好站友。以公益互助为核心,卡车司机们在安心驿站APP平台上互动活跃,超过10000次求助均得到其他卡车司机的帮助。有关政府部门、卡车司机、媒体及公益组织对“传化·安心驿站”项目独特的公益视角、“互联网+社区”的运营、良好的初试成效以及未来发展给予了积极评价和高度期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