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代残唐,梁晋争雄中原,后唐庄宗(晋王)李亚子死磕朱梁

天佑四年(公元907年),梁主朱温篡国后,晋王李克用、岐王李茂贞、吴王杨渥、蜀王王建决心抗梁,此四国皆奉唐正朔,仍然沿用唐朝年号。遂传檄四方,希望各镇节度使共同夹击梁朝。

除四国外,此时势力最大的是吴越钱氏、荆南高氏、岭南刘氏、湖南马氏、福建王氏等藩镇,这些藩镇多多少少受了朱温的拉拢,因此没有什么响应,结果晋、岐、吴、蜀四国也不敢轻举妄动。蜀王王建见各镇都袖手旁观,便给晋王李克用写信,提议各自称帝。

五代残唐,梁晋争雄中原,后唐庄宗(晋王)李亚子死磕朱梁

梁晋大战

李克用回信表示此生绝不失节,而王建按捺不住做皇帝的冲动,僭号称帝,国号大蜀。岐王李茂贞看着眼红,由于势力不够,地盘狭小,不敢称帝,却仍然开府置官,一切行政号令如同天子一般。

话说梁主朱温最忌惮晋王,四国之中也属晋王势力最强。他篡国后就一直厉兵秣马,积极攻打晋国。不久后,李克用染病去世,立长子李存勖为继承人。李存勖和李克用都是沙陀人,本姓朱邪,祖上曾随唐太宗亲征高句丽,唐末家族因功被天子赐姓李。

李存勖,小名亚子,从小勇力过人,骑射惊人。他十一岁的时候,随李克用征讨黄巢有功,唐昭宗见他长相异于常人,非常欣赏。因此李克用自然也是相当看重这个儿子。

李克用临终前将三支箭交给李存勖,每交付一支,就要叮嘱几句。第一只是教他灭梁,第二只教他横扫燕地,第三只教他驱逐契丹。梁晋是世仇,李克用以平生不能亲自灭梁为憾;燕王刘守光叛晋降梁,因此也是李克用的一块心病;契丹酋长耶律阿保机曾和李克用是结拜兄弟,但朱温篡国后,耶律阿保机与梁通好,李克用也相当痛恨。

五代残唐,梁晋争雄中原,后唐庄宗(晋王)李亚子死磕朱梁

李存勖

李存勖及其悲痛的接过父亲的箭矢,立志完成父亲遗愿。李克用之弟李克宁本来想好好辅佐侄子,但架不住手下人的怂恿,准备阴谋夺位,投降梁朝。这场内乱最终胎死腹中,李存勖杀李克宁。

唐废帝在济阴暴毙,李存勖料定是朱温害的,命三军戴孝举哀,准备声讨朱温。潞州是河东屏障,此时的梁晋两军正在此对峙。李存勖命周德威等人率军先行,自己统率大军随后。晋军趁夜急行,半夜到达指定地点,李存勖命令军队就地匍匐,偃旗息鼓。等到第二天黎明,晋军趁梁军不备,一举攻城,梁军大败。

战败的消息传到汴梁,朱温感叹道:“生子当如李亚子!李克用真是虽死如生,不像我的这些儿子,简直像猪狗一样不值一提!”

梁晋连年征战,各节度使也蠢蠢欲动。梁主朱温寝食难安,不巧又病体缠身,而且年老糊涂,竟然听信谗言要立养子朱友文为嗣。结果次子朱友珪在部将的怂恿下,一不做二不休带兵闯进寝宫,把朱温弑杀了,然后又矫诏诛杀朱友文。

五代残唐,梁晋争雄中原,后唐庄宗(晋王)李亚子死磕朱梁

汴梁

朱友珪即位后,朱友贞在部将的拥戴下起兵讨伐弑君夺位的朱友珪,竟然一战成功,这个朱友贞就是梁末帝。

梁国政局不稳,晋国步步紧逼,魏州守将担心被梁主猜忌,投了晋王。后来李存勖又陆续控制幽州、卫州等地,梁主企图派兵去攻晋国老巢晋阳,但都以失败告终。河北大部分落入晋王之手,梁主朱友贞连呼:“我大势已去!”

至此,晋王李存勖所受的那第一只箭的使命就要完成了,梁朝朝不保夕,只能作垂死挣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