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农村堵车比城里都闹心!“村村通”为啥总是不通?

农民:农村堵车比城里都闹心!“村村通”为啥总是不通?

以前农村基本都是土路,交通不便捷,农民出行实在是不方便。外界的资源、信息进不来,农民种植的农作物也出不去。这样的形势下,严重阻碍了农村的发展。所以国家从2003年的时候,开展了农村“村村通”道路建设。

农民:农村堵车比城里都闹心!“村村通”为啥总是不通?


农村土地硬化了,农民出行方便了,也为农村的经济发展奠定了基石,按理说时间好事,大家应该支持才对。自从“村村通”道路铺设这5年以来,“村村通”也被农民说成了“村村痛”,还不如不修!本是一件利民的好事,为啥现在迎来了众多埋怨?

一、路太窄

近几年来,农村国家的帮扶下,农民的共同努力下,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农民的经济水平也提高了不少。越来越多的农民购买了小汽车,但绝大多数村子只有一条主干道,所以在主干道会车也是在所难免的。但无奈路太窄,只有2米~3米宽,根本不能同时经过两辆车,还不如原先的土路宽,难免会出现车辆剐蹭的现象。

农民:农村堵车比城里都闹心!“村村通”为啥总是不通?


二、路面质量太差

“村村通”铺设完成之后,基本上不到两三年时间,路面就会裂缝、起翘,时间长了路面损坏越来越严重。再加上路面维修根本无人管理,无人修缮,久而久之整条路都无法使用了。

修路钱是国家给的,甚至有的地方还向农民集资修路,怎么能修成这样

①偷工减料,中饱私囊

一般情况下,给村里修路都是各村村干部负责的。难免有些村干部私下里和施工方勾结,偷工减料、利用劣质材料来修路。一分价钱一分货,路的质量能好吗?还有就是能修的地方就不修,能不用好材料的地方就不用好材料,这样的路自然用不了多久。那么省下来的钱都进了谁的腰包?这里就不明说了!

农民:农村堵车比城里都闹心!“村村通”为啥总是不通?


②私自降低国家修路标准

国家对于“村村通”工程自然是有施工标准的,一般情况下,路边要保持6米,山区的路难修,所以保持4米就可以了。但是在施工的过程中,难免有些施工方为了缩短工期、节约材料、节省国家下拨的修路资金。6米的路修成了4米,4米的路修成了3米。以前买小汽车的农民不多,路面太窄的问题并不明显,但是现在买车的农民越来越多了,农村随处可见堵车的现象。

③为了省事,在原有的路面上铺垫维修

在“村村通”施工的过程中,施工方为了赶工期、恒材料,索性在原有的道路上铺上水泥或者柏油,路基都没有基本的垫高过着固化处理。一些低洼地带,即便是雨过天晴,路面直接在与水里浸泡着。水泥路还好说,如果是柏油路面长时间浸泡在水里,用不了多久路面就会出现严重损毁。没有经过垫高的路面,到了下下雨天甚至会造成雨水漫过公路,直接断交。

农民:农村堵车比城里都闹心!“村村通”为啥总是不通?


④村干部肆意妄为

很多农民法律意识相对薄弱,对国家的政策也更是不了解,所以一些村干部肆意妄为,把高标准的材料换成低标准的,对于工程质量也从来不关心,难免会出现豆腐渣工程。本来道路的使用年限还挺长的,现在到好了,用个两三年就坑坑洼洼破烂不堪,这种现象在农村十分普遍。

在这里提醒一下农民,现在农村修路农民不用交钱了,如果有人向农民集资修路,最好不要轻易相信,村干部亲自动员也不行,省的被骗了。

农村改革催生致富新行业,点击“了解更多”,立即成为全国土地合伙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