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林功夫的源头是《易筋经》?流传至今的易筋经里到底讲了什么?

我们看金庸小说、古龙小说大多会看到《易筋经》这本武功秘籍,小说中通常会表现为少林易筋经,而且作者是达摩祖师,真的是这样吗?

少林功夫的源头是《易筋经》?流传至今的易筋经里到底讲了什么?

《易筋经》与少林的关系

易筋经在小说中通常为少林的内功至宝,其实不然,易筋经其实是在讲“外练筋骨皮”,我们整体来看一下《易筋经》,根据清代的学者凌廷堪所写的一本书讲做《校礼堂文集》中所说认为《易筋经》竟然是明朝天启四年(1624)里,有一个叫做天台紫凝道人所作,而且易筋经中所描写的像是道教练气的境界,包含有大量道教词汇和修炼内容,然后我们再一考证康戈武的《中国武术实用大全》以及周明和周稔丰的《易筋洗髓经(修订本)》得到了确认。

少林功夫的源头是《易筋经》?流传至今的易筋经里到底讲了什么?

我们来看考证的资料

清代学者凌廷堪的《校礼堂文集》中《与程丽仲书》里面所说,《易筋经》是明代一位叫做天台紫凝道人的道士,假托达摩之名所作的一本书,当然还有其他不同的说法,孰是孰非,我们也无从考证了,易筋经中大多讲的是,按摩、吐纳等中国传统的养生功夫,从这里我们就可以看出道家的影子,原文中:“清虚者,洗髓是也;脱换者,易筋是也。易者,乃阴阳之道也。 清虚、易筋、洗髓、阴阳。”只有道家多讲“易”与“阴阳”之词。

少林功夫的源头是《易筋经》?流传至今的易筋经里到底讲了什么?

目前最早的版本是道光年间的来章氏《少林易筋经》,其中有紫凝道人的《易筋经义》的话语,称此书传于“绍黄两家”,并历数“禅家”、“宗门”、“金丹”、“清净”、“泥水”诸术语,显系明人手笔,而“易筋”一词,明显出自道家文献,并非佛教所创词语。

少林功夫的源头是《易筋经》?流传至今的易筋经里到底讲了什么?

宋代已有易筋经的雏形

宋代张君房的道教类书《云笈七签·延陵君修真大略》中已有“易髓”、“易筋”的说法。《汉武帝内传》已有“一年易气,二年易血,三年易精,四年易脉,五年易髓,六年易骨,七年易筋,八年易发,九年易形”的记载,表述的是道家练气求长生的一种境界。《易筋经》中有“配合阴阳法”,是用少女少妇按摩,甚至还有类似于道家房中术的内容;所以“易筋”原属道家思想,因此可以断定《易筋经》为天台紫凝道人托名达摩所作。

少林功夫的源头是《易筋经》?流传至今的易筋经里到底讲了什么?

另从功理功法上看,以最近少林寺出的《易筋经》版本为例。里面内容虽经僧人改编,但仍然有大量的道家的名词和术语。里面的功法也多为道家,例举如元精、元气、元神辩,练元丹说等章

易筋经到底是什么?在讲什么?

首先要拆看来看,“易”,易是变通、脱换之意,“筋”则指的是筋骨,“经”则是经文、指南之意,这样来解释就是《易筋经》就是改变筋骨、脱换筋骨的方法,而这个方法就是修炼丹田真气打通全身经络,如配合《易筋经》搏击术同时练习可达到无坚不摧的神功威力。由于整个练功过程需师傅指点传承,而过去武术家过于保守,从不外传。

少林功夫的源头是《易筋经》?流传至今的易筋经里到底讲了什么?

如此导致有机缘的修炼者不多。近代的《易筋经》大多只取导引内容,且与原有功法多有不同,派生出多种样式。仅少林寺《易筋经》版本就有六十多种。而流传较广的是经清代潘蔚整理编辑的《卫生要术》中的《易筋经》十二势。

少林功夫的源头是《易筋经》?流传至今的易筋经里到底讲了什么?

《易筋经》的伪李靖序中曾对“易筋”书名的命名和取意有所交待。北宋景德年间(1004—1007)道原所撰的讲述佛教禅宗传法谱系的《景德传灯录》中的达摩传有一段达摩与诸弟子的对答,达摩对诸弟子的答语,评价为“得吾皮”、“得吾肉”或“得吾骨”,只有对慧可的评价最高,说是“得吾髓”。所谓得皮、得肉、得骨、得髓都是一种“譬喻”,并非实指,不过是比喻对其禅法的领悟程度。这篇伪李靖序从达摩说二祖慧可“得吾髓”这句话衍生出达摩把《洗髓经》传给慧可之论,并且强调说并非“漫语”。

少林功夫的源头是《易筋经》?流传至今的易筋经里到底讲了什么?

至于“易筋”,此序强调“筋”对“连络周身,通行血气”的重要性。在《易筋经》正文《总论》中,交待“易”是“变化”的意思,“筋”指人身的经络;认为人之身有内有外,“洗髓”能“清其内”,“易筋”是“坚其外”,“洗髓”、“易筋”之后,就可以体证佛道,得享高寿了。

少林功夫的源头是《易筋经》?流传至今的易筋经里到底讲了什么?

易筋经包括内经和外经两种锻炼方法,各有12势。易筋经内经采用站式,以一定的姿势,借呼吸诱导,逐步加强筋脉和脏腑的功能。大多数采取静止性用力。呼吸以舒适自然为宜,不可迸气。易筋经外经注重外壮,《易筋经外经图说》指出:“凡行外壮功夫,须于静处面向东立,静虑凝神,通身不必用力,只须使其气贯两手,若一用力则不能贯两手矣。每行一式,默数四十九字,接行下式,毋相间断。行第一式自觉心思法则俱熟,方行第二式。速者半月,迟者一月,各式俱熟,其力自能贯上头顶。此炼力炼气,运行易筋脉之法也。”

少林功夫的源头是《易筋经》?流传至今的易筋经里到底讲了什么?

这里是【白朴】一个特别有腔调的易习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