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易筋经》辩内外功

凡是修习内功者,很多时候会借助外部的药物和法器当作辅助之用。劲道由内丹田蓄积,慢慢充盈到全身,达到全身能承受一定力道的外部攻击而不伤。

而修习非内功的,就都属于外功。其主要表现有以下三种。

第一种,以消耗体内的能量为主,由身体之外的器具辅助,从而达到增强自身攻击力量和抗击打能力。如拳击、散打等格斗类运动。此等刚硬之功,比之常人能以一挡十。年轻气盛时威风凛凛,而人体的鼎盛期一过,内伤的反应就会在关节,四肢上有不适的体现。所以非特殊职业,只是以健身养生为目的,此类功夫不可取。

第二种,由内部力量导引到外部的拳术和运动。如太极推手、摔跤等运动。此类功夫,如果只是出于以健身为目的可取。但如想深入求内功,则应舍之。

第三类,一昧的打坐、站桩、冥想、纯求于内,而不问于外。心地能平和,但功力增长有限,此为内功中的外功,也不可取。

但凡真正内功,在于一念寂静,同天地于一体,慢慢于外部的肢体运动导引入内,在经内导引入丹田,绵绵不绝,日久而功越深。

但内功和外功之间,有时也会交织错杂其中,内功行不当,即成外功。按《易筋经》中功夫,循序渐进,等到骨节灵通,气息调匀,饮食增多,精神倍出时。就该时刻注意内外之间的变化,炼不当又成外功,不能入内岂不可惜。所以行致关键,应多寻道友,细细参悟,方为得当,若或有名师指点最为关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