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寒地冻,不如来吃点冰

掰掰手指头还有六天过年啦!

此刻

我在一个叫长春的地方 倚着暖气

啃着冰溜子

啊?你问我冰溜子是啥子?

莫急莫急,您快请坐,

“皇上,吃冰吗?”

老祖宗吃冰的记录

能追溯到三千多年前

天寒地冻,不如来吃点冰|中华3000年吃冰史

自商代起,吃冰就是消暑利器

《诗经》有载:

“二之日凿冰冲冲,三之日藏之凌阴。”

意思是冬天凿取河里的冰块

藏入冰窖夏天使用

由此可见

金庸《天龙八部》中虚竹与西夏公主野合

天山童姥与李秋水大战

都是在冰窖之中

也是有凭有据

《周礼·天官·凌人》有载:

“凌人,掌冰。”

小事说了算的周天子

还设了管冰的官儿——凌人

而这个冰老大和他的八十多个小弟

就负责凿冰、运冰、取冰的差事

天寒地冻,不如来吃点冰|中华3000年吃冰史

到了春秋战国

原始版冰箱——冰鉴出现了

暑天用于盛冰

并置食物于其中

天寒地冻,不如来吃点冰|中华3000年吃冰史

唐朝时期

人们把米饭牛奶、薄荷等拌在一起

放在冰块里冻着

这就是当时流行的“冰镇饭”

唐玄宗为了解暑

在“办公室”铺上冰砖

再与哆哆嗦嗦的大学士磨叽国家大事

大舅子杨国忠没他奢侈

场面不够,手艺来凑

“取坚冰令工人镂为凤兽之形,

或饰以金环彩带”

就是用制冰雕围在桌子旁

城会玩

天寒地冻,不如来吃点冰|中华3000年吃冰史

到了宋朝

什么“冰雪冷元子”、“雪泡梅花酒”

冷饮遍地开花

宋徽宗抱着冰块啃

啃完冰块拉肚子

更缺心眼的宋孝宗明知前车之鉴

还和冰死磕

吃冰棍拉冰棍——冥顽不化

说的就是他

《宋史》记载:

“朕前饮冰水过多,忽暴下。”

呃……

天寒地冻,不如来吃点冰|中华3000年吃冰史

《清明上河图》路边摊香饮子

至清朝

据传,由于“冰”与“兵”同音

当时有“非爱新觉罗氏不得储冰或藏冰”的规定

否则会被“诛九族”

(无论是否是传闻,小编还是赶紧咬了一大口冰淇淋,满足!)

天寒地冻,不如来吃点冰|中华3000年吃冰史

论吃冰,大中华不能输

古时候的吃冰法子已没人再用

但在吃上,国人的创造力就没怂过

天寒地冻,不如来吃点冰|中华3000年吃冰史

“油炸冰溜子”

是的,您没看错

到了大东北

取冰溜子一根,外裹糯米纸

再用淀粉、泡打粉、鸡蛋做糊

包在冰溜子外

下锅炸片刻

齐活上桌!

再或者赶上下雪天

东北撒欢的娃娃跑去集一碗新鲜的雪花

调好生鸡蛋、奶油和糖淋在上面

来一碗新鲜的“雪球冰淇淋”

除了有本国特色

也要与全球接轨

世界上三分之一的冰淇淋消费来自中国

中国人舔没了价值114亿美元的冰淇淋

在2014年时即击败美国112亿美元的记录

成为全球最大的冰淇淋市场。

冰淇淋家族的怪咖来报道!

现在的冰淇淋

做解暑利器已满足不了它的野心

于是,千奇百怪的口味就都冒了出来

水母味冰淇淋

CharlieFrancis在冰淇淋里添加水母荧光蛋白成分

越舔越发光,在暗处嘿嘿一笑……

一球要一千多人民币!心疼地捂住自己的钱包)

天寒地冻,不如来吃点冰|中华3000年吃冰史

蝮蛇味冰淇淋

有人曾这样描述

“我的味蕾充分地感受到了三种味道

大蒜、一点杏仁和一种非常浓烈的味道

我之前从未尝过蛇的味道

这一定就是了”

这个冰淇淋的配料

可是带有剧毒的蝮蛇

天寒地冻,不如来吃点冰|中华3000年吃冰史

生马肉味冰淇淋

马肉味……

还是生的……

(论黑暗料理,小编只想给岛国人民鞠一躬)

天寒地冻,不如来吃点冰|中华3000年吃冰史

伟哥冰淇淋

看它的颜色有没有让你联想到某种药片

据说是以一种天然的植物催情剂制成的

具体成分是什么呢

好奇吧,好奇也不告诉你

身世保密,小朋友绕道哦

(小编有那么点好奇吃完会怎样……嘿嘿嘿)

天寒地冻,不如来吃点冰|中华3000年吃冰史

此外

还有中药、榴莲、芥末、大蒜、咖喱、鳄鱼蛋、鹅肝酱

.......

口味没有最怪,只有更怪

不知道你有没有胆量一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