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走大運河系列之——探尋蕭縣運河遺址

本次,行走隋唐大運河考察組到達的目的地是安徽蕭縣的車牛返村和白土鎮古代蕭窯遺址,在這裡,考察組成員們將聆聽傳奇故事“鞭打蘆花”,見證蕭窯所生產的美輪美奐的瓷器,感受大運河流經的這片土地,留下的寶貴文化遺產。


行走大運河系列之——探尋蕭縣運河遺址


01探尋蕭縣車牛返村

隊員們一到蕭縣,行走隋唐大運河考察組領隊張秉政教授一開始就提出來想看看非遺蕭縣農民畫的製作工程。“我老伴是蕭縣人,我對蕭縣懷有深厚的感情。蕭縣農民畫在國內名氣太大了,是蕭縣人的驕傲。”張教授說。

據瞭解,蕭地原為夏朝殷商氏族方國,史稱古蕭國,商朝滅亡之後被廢為蕭邑。春秋時附屬於宋稱“蕭叔之國”即蕭國,秦統一中國後置為蕭縣,隋唐至中華人民共和國初期屬徐州管轄,1955年由江蘇省劃歸安徽。

素有“文獻之邦”的美譽,風騷人物薈萃,春秋三賢(閔子騫、顓孫子張、顏子柳)皆孔門高足;今為文化部命名的“中國書畫藝術之鄉”,全縣擅長丹青者2萬餘人,其中劉開渠、朱德群、王肇民、蕭龍士、卓然、吳燃等為國內外著名的藝術大師,各種風格的書畫作品猶如繁星璀璨,縣城書畫藝術一條街集書畫創作、裝裱、展覽、交易、鑑賞於一體,成為一道獨特的人文景觀,吸引國內外書畫愛好者紛至沓來。隨後,考察組把第一目的地定在了車牛返村。

 車牛返村位於蕭縣縣城西南約10公里處,五洞山的南巁,隸屬杜樓鎮孟窯行政村,全稱“孝哉閔子騫鞭打蘆花車牛返”村,為了紀念閔子的孝行,將“鞭打蘆花”所在的“杜村”改叫此名的,可能是全中國名字最長的一個村莊了。村名太長,念著拗口,人們一直喜歡用簡稱。

車牛返村最早叫“蘆花村”,成立人民公社的時候,“蘆花”兩個字被公社借用了,“蘆花公社”下面不能再設同名的村,於是改為了“車牛返”村。村民還把每年的正月二十四日閔子騫的生日的這一天定為古會。


行走大運河系列之——探尋蕭縣運河遺址


車子在狹窄、坑窪的村中小道上七拐八抹,最後停在了一座破舊寺廟堂面前。根據村長杜尚田的介紹,隊員們瞭解到,眼前的破舊寺廟是“千佛禪寺”,已經有五百多年的歷史。“千佛禪寺”寺廟遺址內石碑眾多,有的獨立站立著,有的鑲在牆體裡,有的鋪在臺階中,有的半埋在泥土裡。年代久遠的字跡漫漶模糊,民國時期的字跡依然秀麗清晰。

最引起考察組成員注意的是一塊乾隆御筆聖旨石碑,此碑刻於大清乾隆三十二年二月十三日。村長介紹說,這是乾隆下江南時,路過這兒留下的。“千佛禪寺”成了這次探尋的一種鋪墊。

02閔子騫與“鞭打蘆花”的故事

蕭縣人大主任的許繼俠和文廣新局文化藝術科的肖軍科長向隊員們較為詳細講了閔子騫和有關的故事。

閔子騫,孔子高徒,在孔門中以德行與顏回並稱,為七十二賢人之一。他為人所稱道,主要是他的孝,作為二十四孝子之一,孔子稱讚說:“孝哉,閔子騫!人不間於其父母昆弟之言。”。

閔子騫遭繼母姚氏虐待,寒冬時節,姚氏倆親子穿的都是棉衣,而閔子騫只能穿蘆花做的衣服。一次父子四人坐牛車外出,閔子騫負責趕車,蘆花衣不耐寒,凍得他顫抖不已,牛鞭從他手上掉落,閔父以為閔子騫懶惰,便揮鞭朝他身上打去,這一打,打出了他衣服內的蘆花,閔父納悶,去檢查另外兩個兒子的衣服,這才察覺出後妻的無德。閔父氣憤不已,於是打道回府去休妻。閔子騫很懂事,立即跪勸父親:“母在一子寒,母去三子單。”閔父於是作罷。

後來姚氏悔改,待閔子騫如同己出。閔子騫以德報怨讓人欽佩,但更讓人感動的是他的識大體,為整個家著想。“鞭打蘆花車牛返”的故事其實就是《二十四孝》裡的《蘆衣順母》。

隨同的歷史學者王同功介紹說,自“鞭打蘆花”故事發生以後,子騫後母採集蘆花的葦塘中,所有蘆葦年年只長穗而不開花,成為千古奇觀,據民間傳說,此乃閔子孝行感天所至。

在村長的指點下,隊員們來到“鞭打蘆花”的地方。這裡是“車牛返”村的老村口,一條依山勢而築的古老山道,從遠方連綿而來,入村後的一段已經荒廢,石板縫中長滿雜草。早些時候,當地鄉紳在這裡立了一塊石碑,由李恆章撰文、王兆敏書丹、蔣相帆刻石、杜長耀豎碑。


行走大運河系列之——探尋蕭縣運河遺址


碑文為:“孝哉閔子!人無間言,必在汶上,忠操靡堅。哀之今人,忠孝蕩然。求則得之,效法前賢。”此碑損壞後,後人又於民國乙卯年在原址上重立一碑,上刻著“鞭打蘆花處”,兩邊有後人題寫的對聯“忠孝傳後世,芳名垂千古”。

 據瞭解,2005年9月,“鞭打蘆花車牛返”遺址被公佈為蕭縣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06年被公佈為安徽省非物質文化遺產。它成為對青少年進行傳統教育的良好基地。“中國孝道的根就在這裡,閔子騫的孝行在全國、在世界華人中廣為流傳。尊老重孝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張秉政教授感慨地說。

閔子的故事,讓村上的人感到自豪。離村的時候,幾位村民爭相介紹:“俺村的人啊,人人知道閔子,人人學閔子,孩子孝順,媳婦賢慧,有兩位當後媽的,更是寬厚待子,別人不介紹,真看不出那是晚娘。”

據蕭縣文廣新局文化藝術科的肖軍科長介紹,為了繼承和發揚中華民族孝文化的傳統美德,為後人樹立孝文化的典範,促進構建設和諧社會和經濟社會發展,蕭縣政府籌備在該村建立“中國百孝文化園”,利用杜樓鎮車牛返村的自然資源和人文資源,利用杜樓鎮車牛返村的山森、山坡的荒廢山地200餘畝,以“鞭打蘆花處”石碑為中心,向周邊擴展。

在全國範圍內徵集百名以上孝子孝女的典型,使其擴大建成為全國孝文化教育基地和旅遊基地。同時恢復“四賢堂”、“鞭打蘆花”碑坊,聖旨碑等古建築物。

“‘鞭打蘆花’內涵的拓展還不僅僅是車牛返村未來的一處風景,更應該成為每個人洞察世事的一隻眼睛,讓我們用孝道的、智慧的眼神細細品味人生。”張秉政教授說。

03探尋白土鎮古代蕭窯遺址

離開了車牛返村,考察組來到了白土鎮古代蕭窯遺址。這裡是考察組領隊張秉政教授選定的重點考察項目。

縣博物館館長周水利介紹,蕭窯也稱蕭縣窯、白土窯,位於蕭縣白土鎮,最初發現蕭窯是在1960年,幾乎所有的中國陶瓷史都寫到它。經考證,蕭窯始建於唐代,到南宋時已成為金人在徐淮地區的大瓷窯之一,因當地既產瓷土,又有木柴、煤炭等燃料,為蕭窯的發展創造了條件。

白土從十幾米深的地下挖出來,是製作瓷器的絕佳材料。宋伯胤的《蕭窯調查記略》和胡悅謙《安徽蕭縣白土窯》中都記述,當地瓷窯遺址中堆積了很厚的煤炭渣,這是白土鎮的石炭支持制瓷業的明證。出土的瓷器多為白釉,應為宋金時期產品。1954年江蘇省文管會在蕭縣白土鎮窯址徵集到一件白瓷瓶,瓶身刻“白土鎮窯戶趙順謹施到慈氏花瓶一對供養本鎮南寺時皇統元年三月二十二日造”字樣,說明蕭縣窯的下限應為金代。

該瓷器造型美觀典雅,做工精細,表現了很高的燒製技術,是該窯瓷器的典型代表。皇統元年為南宋紹興十一年(1141年),是年宋金雙方議和,南疆劃淮水為界。元代以後,蕭窯逐漸衰落,至清時已完全毀廢,僅存遺址。這裡的藥工大多去了景德鎮等地。

走進白土鎮,道旁路口隨處可見散落於地的窯具和瓷片。鎮的東、西、北三面都有古代窯址的廢墟。在被遺棄的窯址上,隊員們看到了大量殘瓷片和窯磚、墊餅、支釘等制瓷工具,從這些碎片和殘留上,可以看出燒製出的瓷器造型、胎質、施釉、裝飾製作等十分粗糙。


行走大運河系列之——探尋蕭縣運河遺址


“相當一部分瓷片上出現流釉、窯變、粘連等現象,可能是這些瓷器在燒製過程中毀壞了,質量過不了關,而丟棄在這裡。”周水利館長介紹說。

周館長介紹,這些窯在燒製瓷器時,原料未經淘洗,因此斷定應屬於民窯。迄今為止,蕭縣文物部門在該縣白土鎮發現了前圩子窯、白土窯、夏村窯等5處窯址。

相傳過去這裡有古窯址70餘座,有的文化層深達6米以上。宋人《夷堅志》雲:“蕭縣白土鎮造白器幾十餘窯,窯戶多姓肖。總首其陶匠,約數百人,製作頗佳。”1961年蕭窯被定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當時尚有可辨窯址12座,但未進行發掘。

蕭窯古遺址地勢相對較高,村民便在此處蓋起了房屋,窯址隨不可辨認。在老白土人的記憶中,白土鎮曾經以燒造瓷器紅極淮北平原,可惜如今消失了。近因開發商承包進行開發,部分窯址隨又凸現出來。

古代的交通沒有如今這麼方便快捷,運輸瓷器這些沉重、易碎的物品,應該就通過水路,而這些磚瓦運往洛陽、揚州,可能就是通過運河,這些瓷窯的發現,也從一個側面見證了隋唐大運河淮北段昔日重要的交通運輸作用。


行走大運河系列之——探尋蕭縣運河遺址


走進老鄉家裡,沒看到像樣的傢俱,只見牆角堆放著幾隻疊在一起的完整的碗具。張教授隨機採訪一位老婦,問她多大年紀,生活如何。從老婦人口中得知,這個村子裡的人普遍長壽,張教授驚羨地豎起了大拇指。

據瞭解,不少村民就地取材,用窯具壘牆,成為一道獨特的風景。更具特色是這裡的幾座百年以上的老房子。泥土牆裡夾雜著瓷器碎片,深色的草頂像母雞伸展著的護衛幼仔的翅膀。

“與深牆高院的保護單位相比,這裡給予我們的感覺是散漫和無序。自從站到了這個地方,我們的情緒就一直提不起來,惋惜且痛心。我們期待著寶貝不再被當作垃圾,我們期待著不論晴天還是陰雨,總會有太陽昇起,照進白土鎮人的心坎裡。”張秉政教授感慨地說。離開了蕭窯古遺址,考察組的車子繼續向前駛去。

我們是大運河文化在線,專注於文化傳承,講述故事,搭建文創,在我們這裡,文化不再高高在上,而是生活的調味品,關注我們,在閒愜的生活中品嚐文化帶來的悠揚滋味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