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战争时期,日本军队的代表性武器,在西方国家眼中犹如烧火棍

抗日战争时期,日本军队的代表性武器,在西方国家眼中犹如烧火棍

上世纪三十年代,中国工业基础孱弱,国防力量薄弱,加上长年的军阀混战,处于非常虚弱的情况,日本侵略者趁机向中国发动战争,1931年九一八事变爆发,25万东北军因为一纸“不抵抗”的命令,全部撤往关内,将东三省拱手让给日本人,仅仅过了6年时间,野心膨胀的日军就发起了大规模侵华战争,中日大战正式全面爆发。


抗日战争时期,日本军队的代表性武器,在西方国家眼中犹如烧火棍


七七事变爆发以后,日军很快就兵临上海,中日之间第二次淞沪会战打响,此次战役,国民政府投入了上百万大军参战,而日本方面也派遣了20多万军队进攻上海,淞沪会战苦战三个月之久,中国守军在日本舰炮、飞机和重炮的连番轰炸之下,损失极其惨重,战斗进行在最激烈的时刻,一个整编师投入战场不足三天就近乎全军覆没,迫于日军的强大火力,国民政府不得不下达撤退命令,淞沪会战以中国守军的撤退,日军占领上海而告终,虽然淞沪会战失败了,但也给日军造成了巨大的伤亡,让日本人“三个月灭亡中国”的狂言成为笑柄。


抗日战争时期,日本军队的代表性武器,在西方国家眼中犹如烧火棍


淞沪会战结束后,日本很快就占领了国民政府的首都南京,南京保卫战之后,日军继续沿着津浦线南下,占领徐州,河南等地,总之,日军的凭借着强大的武器装备优势,在战争前期占尽了优势,让中国守军一退再退,那么,日军的装备到底有多么强大呢?


抗日战争时期,日本军队的代表性武器,在西方国家眼中犹如烧火棍


日军在侵华战争中主要装备的武器就是三八式步枪,其实在整个二战期间,三八式步枪都是日军的主要的武器,因为三八式步枪填充子弹的地方,有一个很大的盖子,因此中国人习惯称其为“三八大盖”。

三八式步枪是一种栓动式步枪,每击发一次就需要拉动一次枪栓,这种步枪实际上在二战时期已经是一款很落后的步枪,像美国之类额强国,早已换装了更加先进的半自动步枪。


抗日战争时期,日本军队的代表性武器,在西方国家眼中犹如烧火棍


日本的轻机枪学名叫“大正十一式轻机枪”,中国士兵习惯称之为“歪把子”,而重机枪名为九二式重机枪,不管是哪一种都与西方强国差距巨大,比如美国的勃朗宁机枪,德国的通用机枪,都远超过日本装备。

除此之外,日军的九二式步兵炮、掷弹筒、轻型豆战车等,面对中国可以占据优势,但在世界强国眼中,这些装备就是“烧火棍”一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