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未来发展明朗可期!乡村振兴,农信机构必将扮演极为重要的角色

重磅|未来发展明朗可期!乡村振兴,农信机构必将扮演极为重要的角色

重磅|未来发展明朗可期!乡村振兴,农信机构必将扮演极为重要的角色

导读

从服务对象上看,农商银行是农村和小微企业最忠实的合作伙伴。在全国各地,农信机构的金融支持帮助人民把美好生活从梦想一步步变为现实。在大江南北,实体经济发展的每一个节点上,都有农信机构踏实服务、积极创新的身影。

从自身发展上看,新一轮农信社改革之后,农信机构呈现出强劲活力,不仅解决了农村地区现代商业银行服务缺位的问题,将多元化的金融服务引入农村,也为自身奠定了可持续健康发展的基础,成长为超越“宇宙第一大行”、贴身服务实体经济的农村金融机构体系。数据显示,农商银行二季度资产利润率1%,高于股份制银行和城商行;净息差达到2.9%,较一季度也增长了5个基点,并显著高于大型商业银行、股份制银行和城商行。

从政策保障上看,乡村振兴战略提出,要改进农村金融差异化监管体系,正是充分考虑到农村金融机构服务对象的特殊性而做出的监管导向的调整;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指出,要保持农信社县域法人地位和数量的总体稳定,意味着农信机构作为县域金融供给者的贡献得到肯定。

作为扎根基层、土生土长的金融机构,农商银行是农村和小微企业最忠实的合作伙伴。在乡村振兴、“双创”等政策支持,以及经济调结构、转型升级的大背景下,农信机构的未来发展红利可期

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没有农业农村的现代化,就没有全面的现代化。因此,势必要把更多金融资源配置到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更好满足乡村振兴多样化金融需求。在这其中,农村金融特别是农信机构必然要扮演一个极为重要的角色

服务小微企业,也是同样的道理。在我国,2800万小微企业和6500万个体工商户贡献了60%以上的GDP、50%以上的税收以及80%的就业岗位,它们不仅为实体经济保驾护航,是国富民强、社会长治久安的重要保障,更是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重要载体。为这样一个群体服务,对农信机构而言,是责任,更是良机。

在全国各地,农信机构的金融支持帮助人民把美好生活从梦想一步步变为现实

在湖北,郧县农商银行响应当地“美丽乡村”建设需求,利用信贷支持乡村基础设施改造,更在此基础上支持了13个美丽乡村示范小镇。今天的郧县房屋美化,道路平整,风光旖旎,恐龙小镇、樱桃小镇有趣好玩,向游人敞开怀抱。


在河南,淅川联社带动企业设立“扶贫车间”为建档立卡贫困户提供就业机会。通过向有带动作用的龙头企业和新型农业生产主体发放扶贫贷款,农信机构为贫困户间接提供了工作和技能学习机会,并以此解决了农民没有专业技能和项目的痛点,从而推动脱贫攻坚。


在福建

,为破解小微企业担保难问题,晋江农商银行创新多款信贷产品和担保方式,如渔船抵押贷款“信用船”,推出理财产品质押融资业务“理好贷”等,并创新服务供应链金融服务模式,为小微企业发展尽可能多地提供资金


在浙江,农信系统推出的“最多跑一次”承接和延伸了社保、工商、不动产登记等各类政务和公共服务,并借助手机APP将这种便捷服务提升至“一次都不用跑”即使是生活在偏远的海岛和山区的人,也能在家门口的农信机构办理公积金、社保等业务。经过多年耕耘,浙江农信系统基本实现了200人以上行政村金融服务全覆盖在一些偏远地区更是唯一的金融机构。全省一半以上的农户贷款,3/4的农民合作社和家庭农场贷款,以及绝大多数低收入农户贷款都是农信机构发放的。农民都说,农信社和农商银行是他们增收致富的好帮手。


在江苏金融科技的应用让农商银行既“高大上”又“接地气”客户在网点等候办理业务时,可以用智能机具提前填单,也能利用智能厅堂平板电脑办理一些业务,省去柜面办理业务的时间。利用移动金融业务平台,农商银行的工作人员可在线上进行贷前调查、审批和开卡,提升了银行银行的工作效率和风控水平,也赢得了客户更多的赞誉。

……

在大江南北,实体经济发展的每一个节点上,都有农信机构踏实服务、积极创新的身影。正是农信机构用他们的“撸起袖子加油干”,换来了今天自身发展与服务对象共同成长的双赢。

数据显示,农商银行二季度资产利润率1%,高于股份制银行和城商行;

净息差更达到2.9%,比大型商业银行、股份制银行和城商行都显著高出不少,较一季度也增长了5个基点。从这里可以看出,农商银行的盈利能力在同业中是较强的。尤其是农商银行以存款立行,存贷款在业务中占据绝对主体,高于行业水平的净息差也意味着农商银行“能挣钱”,侧面反映出未来的发展空间依旧广阔

乡村振兴战略提出,要改进农村金融差异化监管体系,这正是充分考虑到农村金融机构服务对象的特殊性而做出的监管导向的调整。目前,我们已经看到了关于调整小微企业贷款的风险容忍度以及货币政策支持上的部分微调,在未来,监管政策将会更加契合农信机构的经营特点和风险特点,帮助农信机构在做好风险管理的前提下,放下由合规带来的种种不必要的思想压力

,转变工作态度和信贷政策,加大对“三农”和小微企业的服务力度。

目前正在进行的农村金融改革也必将为农信机构的发展再添一重推力。15年前,正是通过彻底的体制改革,农信社甩开了困扰自身已久的资产包袱,踏上健康发展之路。随着这一轮农信社改制和省联社改制的不断推进,不少农信社转变为农商银行,引入商业银行的公司治理、股权管理等现代化理念,并理顺种种混沌不清的行政隶属与管理关系,实现信贷资源和人力资源的高效配置,提升服务质效和经营能力。

一改过去的“土办法”,农信机构呈现强劲活力,不仅解决了农村地区现代商业银行服务缺位的问题,将多元化的金融服务引入农村,也为自己奠定了可持续健康发展的基础。今天,农信系统已发展成为今天超越“宇宙第一大行”、贴身服务实体经济的农村金融机构体系。这正是改革的力量

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指出,要保持农信社县域法人地位和数量的总体稳定,这意味着,农信机构作为县域金融供给者的贡献得到肯定。未来农信机构将在更大的舞台上继续发展。

可以预见,在未来,无论是从自身发展还是政策保障上,农信机构都有着广阔的前景。随着乡村振兴画卷的徐徐展开,农信机构在农村金融这片蓝海里必能力争上游,书写属于农村金融的辉煌成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