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成功的爛片,一邊被罵一邊搶票去看,還成爲年度票房冠軍

《2001太空漫遊》是庫布里克的“神作”之一,看了這部片其實是呈現著很明顯的分化兩極的,有的人認為它是神作,有深度有內涵,有哲學,特別有逼格。有的人則把這部當作催眠神作,看了就想睡著。小編我還是很喜歡他的這部作品的,但是就算是喜歡還是要專心看,不專心看就會很容易睡著的。但是喜歡的話真的很不錯,即使我現在也不確切它真的要表達什麼,但是我還是看很多遍,甚至看了原著小說。那麼今天我們就來聊聊這部“神作”。


最成功的爛片,一邊被罵一邊搶票去看,還成為年度票房冠軍


電影如果看不懂的話一般沒有人會去看,看了也會罵爛片,但是其實我覺得最騷的是這部電影當年很多觀眾都說看不懂,結果還成為了當年的年度票房冠軍,就算是看不懂,卻依舊不能否定他的吸引力,這種事,怕是隻有庫布里克才能乾的出來吧。


最成功的爛片,一邊被罵一邊搶票去看,還成為年度票房冠軍


小編我對有幾點被大家爭議的點說說的個人的看法,以下我會結合電影已經小說看瞎扯瞎扯。

一個是黑石。我是把它當做更高智慧的物種用來監測甚至推進人類進化的工具來看的。類似於三體中的智子,但作用是相反的。


最成功的爛片,一邊被罵一邊搶票去看,還成為年度票房冠軍


第二個是哈爾9000。我認為人工智能有了自己的意識,進而對人類進行反抗。

第三個是結局星孩。書裡面也很難懂。男主人公吃了房間的食物之後,躺在床上進入夢鄉,回溯自己的人生,最後迴歸母體。然後又被生產出來,就是星孩。此時的星孩即是男主,又是更高智慧的物種。可以把星孩當做更高智慧物種的載體,又是男主藉以觀察後續的眼睛,具有更高智慧物種的能力。


最成功的爛片,一邊被罵一邊搶票去看,還成為年度票房冠軍


小說最後寫道:“因為儘管他(星孩)已是世界的主宰,他還不大肯定他下一步該做什麼。他早晚會想出來的。”和望月有了工具時候產生的自主意識一模一樣。而望月接下來的發展我們都知道,他的族群打敗了世界上的其他物種(甚至使其他物種從地球上消失),成了世界的主宰。這個星孩就和望月一樣,初具智慧,但難以想象自己的能力有多大,所以也不難猜測地球的命運。


最成功的爛片,一邊被罵一邊搶票去看,還成為年度票房冠軍


聯繫整本小說,黑石監測人類的進化及科技發展水平,並對人類進行指導,人類在地球,在月球,在土星(木星)的探索足夠展現人類的科技水平處於某個階段。而這科技水平,又是更高智慧物種(通過黑石)給提供的。人類就像一個被實驗的小白鼠,被這個物種調教進而根據他們的指令自行毀滅,對於他們來說,整個人類的起源及進化就是他們的一個遊戲。


最成功的爛片,一邊被罵一邊搶票去看,還成為年度票房冠軍


小說開頭講,宇宙中的恆星行星如恆河沙數,其中又衍生了無數生命,為什麼人類沒有和他們相遇?於是講了這樣一個故事,也許和外星物種早就相遇,只不過自己沒有發現而已,而遊戲從相遇那一刻就已經開始了。


最成功的爛片,一邊被罵一邊搶票去看,還成為年度票房冠軍


細思極恐,大劉的黑暗森林就有點類似於這個故事想表達的思想。怪不得說是“拙劣的模仿”。

很難想象這是一部60年代的作品,光其宏大逼真的場景在當年來說就應該值回票價了吧。


最成功的爛片,一邊被罵一邊搶票去看,還成為年度票房冠軍


更不用說電影裡透露出的種種時代科技感,幾乎就是完美預言了今天的智能時代的發展。甚至在場景佈置上的審美在今天看來都非常的潮流,一點不LOW。


最成功的爛片,一邊被罵一邊搶票去看,還成為年度票房冠軍


你不能去否定這個故事是否在立意上完全是虛構,畢竟高等生命的存在以及運動和思考方式都不是我們能夠知曉的,宇宙何其之大,我們又何其渺小。我們甚至不能肯定我們就是宇宙的唯一,且可能是某種存在讓我們認知的唯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