狄仁傑:多次忤逆龍鱗,拚死進諫,引得世人懷念

狄仁傑:多次忤逆龍鱗,拼死進諫,引得世人懷念

在中國長達上千年的歷史長河中,所有的九五至尊都是男兒身,而在唐代這一年,卻獨獨出了一位不服這個現狀的女人,她打破了當時所有的政治結構,冒天下之大不韙自己登基成為萬眾矚目的天子。她就是武則天,但是畢竟唐代是個封建男性社會,當然不會允可一位女子這樣肆意踐踏老祖宗留下的規矩。但是又苦於武皇過於專政,雖然表面臣服,但是在內心對於這個女子還是非常的嗤之以鼻的。而在這些封建守舊勢力之中,就有一個歷史上的大名人,他就是狄仁傑。

狄仁傑:多次忤逆龍鱗,拼死進諫,引得世人懷念

如今還可以尋找到這位先祖的痕跡,在晉陽向東北方向的狄村,有一個佔地只有幾畝的唐代公園,正是在這個園中,就是曾經狄仁傑小時候長大的土地,一塊石碑更是記錄了這個偉人的豐功偉績,而在她的旁邊,還有一顆茂盛蔥綠的大槐樹,這可是個實打實的古樹了。曾經有流言相傳,這顆槐樹是狄仁傑的母親親自種下的。

狄仁傑是唐朝的肱骨重臣,也是太原地區最為出名的歷史古人之一。而他的才能也受到了大家的認可,在官場上受到了同僚的贊同。而要說起真正發現狄仁傑這塊璞玉的,第一個就是古代名畫家閻立本了。在當時,狄仁傑遭人誣陷,被貶入大牢。在當時,遠在河南的閻立本聽說了這件事,不惜感慨。他認為狄仁傑這個有著傑出才能的才子竟然沒有被人重用是個很遺憾的事情。在狄仁傑出獄後,他便立馬上書推薦了這名人才,而狄仁傑也從此便在法曹開始了為官的生涯,而這個法曹,就相當於當今的司法機構。而狄仁傑沒有絲毫辜負閻立本對他的期望,在法曹乾的順風順水的,更是一路走到了大理丞的位置上,總管大唐的所有法律事務,是個非常大的官職。在他走馬上任之後,在過去的一年中,有很多沒有來的及處決的陳年舊案,完成這件事情本身就是一個十分困難的事情,而所有的案件更是設計了上萬人,難度係數非常大,但是狄仁傑立馬的投入到了工作中,將這些案子一件件處理好,而且所有涉案人員更是心服口服,沒有一人對他的處決有任何異議。

狄仁傑:多次忤逆龍鱗,拼死進諫,引得世人懷念

在他處理的所有案子中,曾經,有一位習武的官員一不小心失誤,竟然將太宗陵內院的一棵神柏給砍了下來,這件事情大逆不道,被人稱作居心叵測,竟然敢對太宗不敬。而當朝天子對於這件事情十分的憤怒,下令立即斬殺這名罪不可赦的武官。但是狄仁傑卻認為罪不至死,多次上奏希望能夠按照法律來發落這名官員,而此時的天子氣的失去理智,左右侍奉的官員都示意狄仁傑不要上前觸犯龍顏,惹禍上身,但是狄仁傑依然一往直前,向高宗坦言,國家對於各種的罪責都有著各種與之相應的處罰,根本就沒有針對如果觸犯龍顏就要處以死刑的規矩,如果就這樣貿然的隨著陛下的性子來的話,又怎麼在以後更好的管理百姓呢,天子帶頭違法,以後百姓又怎麼如何能夠按著這一切來呢,就算是天子有意要在法規上增加這一條,也要從下一刻開始實施。在與高宗的討論中,狄仁傑據理力爭,如果真的僅僅因為誤砍掉柏樹的話,在以後的歷史中,後世之輩們又該如何評論呢?正是因為這些推心置腹的言論,讓天子改變了成見,收回了自己的命令,並讓狄仁傑按照條規來處理。

狄仁傑:多次忤逆龍鱗,拼死進諫,引得世人懷念

而獨受皇上寵愛的王本力,仗著自己得盡寵愛,肆意妄為,對於王法更是肆意踐踏,所有的官員都十分的懼怕這名皇上的寶貝,而狄仁傑又怎麼眼裡容得下他呢?便立馬上書揭露王本力的罪行,請求將他交給司法機構處置。但是,天子卻故意包庇,想要把這件事情壓下來,但是狄仁傑卻依然站了出來,跟皇上推心置腹,稱國家雖然需要很多人才,但是卻不需要像王本力這樣的人,如果說皇上一定要包庇這名罪人無視國家辛苦制定的法律的話,也可以,先把自己的官職革掉,讓後世所有的忠心耿耿的大臣們都看到悲慘的自己,知道忠心是什麼下場。否則,只要自己在官位一天,便一定會堅持到底。面對著這麼強勢的狄仁傑,高宗只能退後一步,忍痛割愛,而狄仁傑秉公執法,讓王本力付出了應該的代價,讓朝廷的官員們都十分的佩服這名敢說真話的狄仁傑。

狄仁傑:多次忤逆龍鱗,拼死進諫,引得世人懷念

而在天子和武后出行遊玩的時候,狄仁傑奉命掌管旅途中大大小小的事務,當經過某個祠堂時,有傳聞說,如果有身著華麗的人從此路過,一定會引得廟中神靈的嫉妒,引發各種災害,所以有個官員打算徵集普通老百姓來修建新的道路,而狄仁傑認為這個舉動過於勞民傷財,不僅不會有什麼作用,還會引起老百姓的不滿,而這是這個舉動,頗令天子感到滿意。

狄仁傑:多次忤逆龍鱗,拼死進諫,引得世人懷念

還有一次,武后想要修建佛像來保佑自己平安,但是這個佛像的花費估計將會耗費百萬元,是個非常大的開銷。而狄仁傑及時上書給武后,大力勸諫不要進行這件事情。正是因為他,武后才打消了這個念頭。正是因為狄仁傑,他非常的善於處理民族之間的關係,他所管理的地區,百姓人人富足,百姓都對他歌功頌德。而在武后專政的這段時間,她接連廢除了兩個太子和兩個天子,並有私心,想要將自己的皇位傳位於自己的侄兒。大臣們雖然頗有微詞,但是卻依然沒人敢進諫,而狄仁傑又一次的表達了自己的意見。引起了武后的十分不滿,君臣二人出了嫌隙。而狄仁傑絲毫沒有放棄,多次勸諫君王。可以說狄仁傑的一輩子十分的危險,畢竟多次的惹惱君王,但是在他死後,被皇上追封。也算是對世人有了交代。

狄仁傑:多次忤逆龍鱗,拼死進諫,引得世人懷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