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開國功臣」狄仁傑

武則天(624年-705年)晚年時,傳位於誰的問題使她備受困擾。一邊是親生骨肉李姓,一邊是她深為倚重的侄子武姓,武則天猶豫不決,常常為此寢食難安。狄仁傑深知,武則天雖貴為帝王,終不會泯滅身為女性的情感,尤其到了晚年,就更加看重母子親情的分量。


​一日,狄仁傑對武則天說:“陛下,立親生兒子為嗣,您可以千秋萬歲供奉於太廟,承繼無窮;而立侄子為嗣,則從未聽說過有在太廟中供奉姑母的事情。骨肉至親與外侄相比,孰親孰疏,相信陛下自有聖斷。”武則天有些不悅地說:“這是朕的家事,豈能讓你來預知?”狄仁傑語重心長地說:“帝王以四海為家,四海之內,有什麼不是陛下的家事呢?陛下為元首,臣子為股肱,君臣本是一體,何況臣官至宰相,怎能對立嗣的大事不聞不問呢?”武則天有些心動,但終究沒有下定決心。後來,狄仁傑數次進諫,力舉廬陵王李顯,激動時每每涕泗橫流。

“唐朝開國功臣”狄仁傑

武則天晚年寵信兩個男寵,名叫張昌宗和張易之。兩人雖紅極一時,但也不免擔憂武皇死後自己的前途和命運。他們深知狄仁傑德高望重,便向他諮詢永保富貴的方法。狄仁傑說:“為今之計,你們應當力勸陛下迎接廬陵王李顯入宮,立為太子。這樣你們就立下了大功,太子即位後必會寵信你們。”張昌宗與張易之茅塞頓開,於是日夜在武則天耳邊唸叨李顯的賢德。久而久之,武則天果然被說動。一次,狄仁傑面見武則天,再次痛陳立嗣事宜,叩請武則天順應民心,迎回李顯。說到動情處,他又不禁淚流滿面,武則天一甩手,輕輕地說:“還你太子。”這時,屏風一開,李顯正站在那裡嗚咽不已。狄仁傑看到太子歸來,喜不自禁。這一幕被史書記載為“卒復唐室”,狄仁傑也因此被後人尊為“有再造唐室之功”、“唐室砥柱”。

武周久視元年(700),狄仁傑病逝。自青年時代到耄耋之年,狄仁傑為官大半生,鞠躬盡瘁,為社稷民生和大唐江山立了不朽功勞。他死後,朝野慟哭,百姓哀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