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躁的時代下,工程師何以過上體面的生活?

這是最好的時代,也是最壞的時代。多年前,我高中畢業,準備離開家鄉外出念大學,那時農村鄉鎮電腦尚未普及,絕大部分人的手機還只有打電話和發短信兩個功能,那會兒網絡遊戲還沒有到氾濫的地步,很多高中生省吃儉用也就玩那麼經典的幾款。物質條件遠遠沒有豐裕到如今的地步,吃穿住行都比較寒酸,我們的專業領域是機械,能源,環境,電氣,物理,數學,生物,醫學,我們毫不懷疑畢業以後我們將有燦爛前程,將有淵博學識去實業興國,將有平等的機會通過奮鬥改變自己的階級。可是這狂飆突進的幾年間,資本何其野蠻,一切都變了!

1、最讓人痛心的是技術人才的流失

改革開放之前,中國製造業工人隊伍還有傳承,並且工人階級地位高,雖然技術水平不行,但是總的來說隊伍沒有散,改革之後基本全部都散架了,工人階級不但沒有人尊重,感覺還成了社會最底層,如果誰家孩子去工廠當工人,那是沒有臉跟親戚朋友講的。

浮躁的時代下,工程師何以過上體面的生活?

技術工人在工廠開數控機床一個月四千,隔壁建築工地搬磚七千,誰還學技術?人都去搬磚了,搬完磚發現還是買不起樓房,但是整個社會的用工成本提高了,消費水平提高了,人心浮躁了,而核心技術失傳了!還有什麼競爭力?拿樓房去PK美帝?

現在中國的A股上很多科技股票都是概念股,就是沒啥技術,沒啥市場,全靠炒作概念和圈錢。圈了就炒作,炒房子,放高利貸,多少錢用真正用在研發和製造上?

就拿XX來說,虛作假上市、講故事,搞生態圈,搞出啥來了?融資幾百上千億,現在就剩下一個入不敷出的網站,給社會創造了什麼價值?還得迴歸製造業吧?只有迴歸製造才創造真正的價值。德國人不玩互聯網經濟,老老實實搞製造,也沒聽說德國快不行了。

浮躁的時代下,工程師何以過上體面的生活?

有個朋友十幾年前畢業到汽車廠上班,還找了個教師做老婆,那時候醫院和學校的女孩都願意嫁給我們廠的技術員,可是如今呢?媳婦學校剛畢業的女老師,聽說是工廠的,壓根就不見,才不管你什麼工程師還是小領導。人家找對象,要麼公務員,要麼有錢的商人。

僅僅十幾年間,社會風氣竟演變至此!

浮躁的時代下,工程師何以過上體面的生活?

國外的技術人員都有體面的工作收入和福利待遇,他們都會安心科研,不會說去想當官之類的,那是最被鄙視的,也是最沒錢的。我不否認中國在進步,每十年都在進步,這是必然發生的,而不是可以炫耀的資本。

全民浮躁,沒有人沉下心來做實事;天天搞項目,拉風投,玩概念,講故事,最苦逼的是每天趴電腦畫圖的工程師,微薄的薪水連個家都安不了、對象都找不到!

浮躁的時代下,工程師何以過上體面的生活?

想作者畢業那會,沒有去考公務員,因為單位提供了比公務員好的待遇,比公務員高的收入,以及我感覺得到的發展空間。同學中除了極個別“人品很好”的,全部都去企業了,親民不是表現出來的,而是確確實實讓大家感到好處,讓我們有一個生活穩定的環境,讓大家安心科研學習。

2、全民浮躁,如何製造業立國?

現在10箇中國人,9個想著投資投機致富,想著分蛋糕,就是沒有人想踏踏實實工作,因為你踏踏實實創造的財富,不能保障財富不被投資投機者洗劫一空。

浮躁的時代下,工程師何以過上體面的生活?

都去掙快錢了,見過無數資深工程師拿著餓不死、啥也幹不了的收入,兢兢業業、任勞任怨。但是現實是什麼呢?虧得稀巴爛的臭水平各種公募私募基金經理大收管理費,滿大街的P2P招點大學畢業找不到工作的大學生開開心心的一忽悠幾個億。

不要臉的白銀原油期貨推銷把人家騙去虧個傾家蕩產;吹的牛逼哄哄的創業創新就是找幾個人做個app,忽悠天使VCPE一輪輪的接著往下忽悠。我就問問,能不能坐下來乾點實事?紮紮實實的打打工業基礎,做做產業升級,做點像樣的工業產品出來?

浮躁的時代下,工程師何以過上體面的生活?

創新這個東西是人天生的,有創新空間自然會創新。中國人創新一點不差。中國最差的是基礎的東西,比如基礎材料,零件,機床,焊接等。只要有辣椒,有香油,有孜然,各種東西,中國的才智會創造出無數的美食,而你辣椒都做不好,你怎麼創新?金字塔基座沒有打好,就去做金字塔尖的東西,傻子都知道搞不好。

發動機裡的核心技術——渦輪增壓器,仔細想了想,日本能獨立研發製造渦輪的公司印象中只有IHI和三菱,當然,一些牛逼的御用原廠改裝,比如NISMO、SPOON、TRD等和牛逼的獨立改裝廠小批量不算在內。那麼我能想到的所謂“小廠”,那就是五十鈴、斯巴魯和大發了。

浮躁的時代下,工程師何以過上體面的生活?

這種感覺,跟韓寒賽車的時候感慨汽車零部件幾乎沒有國產的是一樣的。如今汽車零部件中國也都能造,可是看看高端車,重要零部件依然是國外的,那可靠性是不一樣的。

普通的一個歐美日的創業者,就會有如此大量的高質量的零部件提供商,他們的創意還不能實現麼?光特斯拉,就有豐田的電池,思科的電池團隊,歐洲的汽車設計師,底特律的工程師,中國的在哪裡?

浮躁的時代下,工程師何以過上體面的生活?

蘋果可以用三星的芯片屏幕,海量的美國工程師,英國的美工設計,中國的低價勞動力(丟臉啊),高端的日本電子零件,加上喬幫主的天才,才能搞出來。換了中國,估計還在抄或者炒作概念。

基本的材料、機床、緊固件沒有搞好,你能把汽車做好?有了基礎的材料、工業、機床,然後人類才發明了蒸汽機、火車、然後才有飛機、汽車。有了精密的機床、設備、人類才有芯片。這是一步步發展的,不可跳躍。

浮躁的時代下,工程師何以過上體面的生活?

人類夢想飛行多少年了,直到發明了大規功率、重量很輕的引擎(功率密度高),萊特兄弟才能真正上天。有了耐高溫高壓的不爆裂的缸體,哈勃才發現還原法,在高溫高壓下合成氨,然後造出氮肥,大規模的改善了糧食產量,解決人類饑荒。

中國很多東西搞不出來,往往卡在一個關鍵的高指標基礎零件和部件上,而這又是西方嚴密禁運的,也是他們過好日子的最後的褲衩。比如相機CT機需要的CCD,雷達需要的高精度AD,飛機需要的高強度緊固件,發動機,輪船需要的燃氣輪機的葉片。芯片需要光刻機,光刻機需要高精度的鏡頭和機床。汽車發動機變速箱,本質要的是材料和加工工藝精度。

浮躁的時代下,工程師何以過上體面的生活?

給西方做下手工是可以帶來很多錢,在產業發展的初期確實需要,可是GDP不能老是這樣,給人刷盤子不會比老闆工資高。你做下手越努力,西方人錢越多,富士康就是例子。就拿國家重點培育的電動汽車產業來說,我絲毫沒看出來中國哪裡比國外強了,這個產業國內外幾乎是同時起步吧?我們的優勢在哪裡?有沒有人真正沉下心來思考我們真正的核心競爭力是什麼?

中國經濟看起來繁花似錦、烈火烹油,想起一句話:眼看他起高樓,眼看他宴賓客,可千萬不要讓外人看笑話樓塌了!

毫不誇張的說,目前的現狀是中國在和富強背道而馳,愈行愈遠。中國目前的現狀無論橫向比還是縱向比,都是不正常的,古今中外,只有現在的中國是最藐視技術或者技藝的,既然不正常,就一定會被扭轉的。我想年輕人一定要有一技伴生,包括自然科學,社會科學,經濟科學,人文科學都可以,雖然目前只能溫飽,但是隻要堅持一定可以等到撥雲見日的時候。

浮躁的時代下,工程師何以過上體面的生活?

3、工程師何時能夠成為一份體面的工作?

浮躁的時代下,工程師何以過上體面的生活?

改革開放40年來,國家高速發展離不開工程師,有網友調侃說,樓上樓下電燈電話,衣食住行哪一行都離不開工程師。但這個群體所擁有的社會影響待遇,還沒達到它應有的地位,中國3000萬工程師還沒有自己的節日。

過去一些年,因工業系統被媒體忽視,作為工業人主體的工程師也受到冷落。曾幾何時,醫生是人類身體的“工程師”、教師是人類靈魂的“工程師”。這充分表明,“工程師”這三個字的份量有多重。

浮躁的時代下,工程師何以過上體面的生活?

時至今日,工作壓力大和收入不高等原因,中小學生崇拜的偶像是娛樂明星和有錢的商人,曾廣受崇敬的工程師已不在他們的視野中。在青年學子中甚至出現“逃離工科”、“掙脫工程師”現象。

浮躁的時代下,工程師何以過上體面的生活?

4、工作十幾年做工程師賺的錢,只有房產升值的零頭

作者原來單位很多同事現在已經開始逐步放棄研發方面的工作,轉而進行收入更高、更體面的商務領域了。雖然我很可惜他們那十幾年的技術經驗,但是中國在很多領域並不需要什麼研發工程師,中國只是工廠,只需要工人。

浮躁的時代下,工程師何以過上體面的生活?

十幾年前,剛畢業中國就是這樣;今天某些方面理解來,還是這樣,(某國有芯片大廠最近宣佈停止研發芯片,專注於代工業務)。

一位朋友2004年畢業進入一家央企做機械工程師(三線排在前面的城市),實習轉正第一個月拿到手的工資是3800元,那時房價1200元;上週回去,研發中心同一個戰壕的兄弟們年薪資水平5.5-6w,實際拿到手不過多了幾百塊,可是房價已經翻了六七倍了。

浮躁的時代下,工程師何以過上體面的生活?

5、互聯網經濟只是手段,不是目的

互聯網啊,APP啊,軟件啊,菲律賓在搞,印度也在搞,印度的軟件外包,對印度的經濟和工業化有什麼促進?十億印度老百姓靠軟件發家致富?

印度的軟件幾乎都是對外出口,根本沒有內需,說白了就是國家花大價錢培養了一幫碼農給國外寫代碼,能給本國經濟帶來什麼?更不要提共享單車、外賣之類了。可是人家就是能拿到大把的錢,過上你永遠只能羨慕的生活。

浮躁的時代下,工程師何以過上體面的生活?

阿里巴巴是成功的故事不假,但是那不是一個國家的核心依靠。美國的核心依靠,絕不是谷歌和蘋果、Facebook,那只是美國工業基礎發展之下長出來的市場之花。

新經濟當道的時代,難道人們都靠互聯網生活?農民不需要種田?工人不需要做工?吃穿住行誰去生產製造?正如任老爺子說的:鋤頭是種地的,不能去炫耀鋤頭而忘了種地!對中國這樣的大國來說,互聯網只能是手段,而不是目的。製造業才是超級大國的強國之本、立國之基。

人家西方發展互聯網那是因為人家已經完成了工業革命,汽車,飛機工業都已經有很高的水平,互聯網正好作為一個偉大的工具促進發展,中國的工業革命咋辦呢?

浮躁的時代下,工程師何以過上體面的生活?

6、核心技術的缺乏早晚要吃大虧

每次看到雷布斯之類的在臺上吹噓,心裡就不禁好笑:你小米手機至少得給高通繳納30%以上的芯片費和專利費,還有臺灣的鏡頭、韓國的屏幕,我們承認雷布斯是勞模,但這種模式到底是在忽悠老百姓還是麻痺自己?真傻還是裝傻?

浮躁的時代下,工程師何以過上體面的生活?

小米的模式是代工組裝+低價,打垮了很多廠商,也把很多立足自主研發的企業逼上了絕路。我請大家想一想:在小米發展壯大的過程中,究竟誰賺到錢了?誰賺得最多?

軟件也好,手機應用也好,是跑在操作系統上的,而系統是跑在硬件芯片上的,沒有芯片你扯個毛線,而芯片本質靠的是工藝,而工藝本質就國家的基礎工業製造能力。

浮躁的時代下,工程師何以過上體面的生活?

有人說,小米也在開發自己的處理器,沒錯;華為手機還都用上自己的處理器呢了,啥叫自己的處理器?華為有自己的處理器工廠嗎?誰給他做的?華為自己做得了嗎?

小編可以在這裡下個定義:任何不以提高自制率、只靠代工組裝賺錢、給國外公司輸送利潤的手機廠商都是耍流氓。

有人會反駁:蘋果都是富士康組裝,難道蘋果的路線也錯了嗎?我提醒大家兩點:第一是蘋果的利潤率超過50%,光是品牌溢價就已經賺得盆滿缽滿了;國產手機呢?恐怕沒有幾個超過10%的吧?第二,蘋果不是不製造,而是已經過了製造的階段,已經可以靠品牌賺錢了。

浮躁的時代下,工程師何以過上體面的生活?

把手機廠商劃分為三個段位:

1.最高段位的是蘋果,靠品牌賺錢,利潤率超過50%;

2.中間段位的是三星,靠製造賺錢,利潤率在25%,三星不但能造電池、能造屏幕、能造存儲器,還能造處理器,還給蘋果供貨;別看三星手機在中國不行了,可是三星即使手機業務倒閉,其零部件企業依然可以活得很好,更不要提三星集團一家就超過日本排名前十的電子企業,製造能力才是真正的壁壘。

3.最低段位就是小米和藍綠陣營了,既沒有品牌溢價,也沒有核心製造能力,就賺個辛苦組裝的錢,不到10%。

浮躁的時代下,工程師何以過上體面的生活?

董明珠說過,互聯網只是工具,做好實業才是根本。TCL李東生說,做實業投入那麼大,划算嗎?一句“夢想該怎麼算”不禁讓人心情此起彼伏而又思緒萬千。

這一天,何時能到來?

中國製造業的痛點與出路

1750年第一次工業革命後,人類進入了現代工業時代,這個矛盾和其運動的軌跡也一直主導著工業生產與消費的關係,推動著工業生產的改進和工業的進步。上世紀70年代,全球工業生產過剩已經出現,只是由於經濟全球化利用了發展中國家的低成本和市場,才勉強運行至今。

目前,全球性的工業生產過剩、消費不足已到了不改進工業生產不能再前進的程度,我國也是一樣,這是大家都能感受到的。中央為什麼大力推動供給側改革,道理就在這裡。其實,歷次工業革命的發生,既有技術和管理進步的推動,更是工業生產改進的需要和牽引。工業生產與工業消費的協調發展,對工業生產方面來講主要涉及四大要素,即產品的功能、產品的質量、產品的成本、產品的生產效率,工業生產的改進,也主要是改進這四大要素。詳細分析前三次工業革命的情況可以發現,每一次工業革命都是基於新技術和新的管理成果,通過改變工業生產方式,使工業生產的四大要素得到改進和進步。對於新一輪工業革命,就我們目前掌握的知識來看,情況可能也是這樣,通過新型通訊技術、信息技術和人工智能技術及最新管理技術的運用,在企業,包括虛擬的企業建立起基於互聯網、傳感器、工業軟件、信息交互和服務平臺的大批量定製生產方式,顯著地提高產品功能的個性化、產品質量的可靠性、產品生產和服務的效率及降低產品生產的成本,以重新啟動消費,與消費重新協調發展。

我國把新工業革命的內核描述為智能製造,從這個定義看,發展智能製造就是運用智能產品、建設智能產線、打造智能工廠、構建智能生態。這個描述是從本質上講的,便於表述、便於理解,要真做起來,正像前面已講過的涉及整個工業體系的改變,是一個極為複雜的系統工程,需要相當長時間的努力奮鬥。我國《中國製造2025》實際上只是第一步,按三步走構想,我國要實現智能製造需要30年的時間,發展智能製造各國的情況很不相同,與發達國家相比我國的情況更復雜一些。

浮躁的時代下,工程師何以過上體面的生活?

對於像中國和美國這樣的大國,製造業一定是整個經濟的核心和基礎,一旦製造業落後,無論金融業多麼發達,最終整個經濟仍然會衰落。當前中國是全球唯一擁有製造業全產業鏈的國家,美國在製造業的許多領域已經空心化,實現製造業的迴歸和復興是現任美國總統政策的核心,當前中美兩國競爭的核心其實是製造業的競爭,誰佔領了製造業的制高點,誰就是未來世界經濟的霸主。

像日本、德國、英國、俄羅斯、韓國等國可能在製造業的某一方面擁有世界先進技術,但在一些重大產業和裝備方面,擁有某一方面的技術優勢已經無法形成壟斷優勢,無法形成產業鏈。現在工業特別是在重大工業項目上,必須在多個產業甚至需要在全產業鏈形成優勢才能在該產業形成優勢,具有全產業鏈的中國已經具備了向美國發起全面衝擊的基礎和力量。

浮躁的時代下,工程師何以過上體面的生活?

全產業鏈的基礎是人口和人才,中國能夠在幾乎所有產業發力,在所有產業向美國、日本、德國、俄羅斯和韓國等發起衝擊,就在於中國有足夠多的勞動力和專業人才,中國的技術專利申請量能夠迅速進入世界前列,就在於中國能夠在幾乎所有領域發力,這也是中國具備全方位超越美國的基礎。

浮躁的時代下,工程師何以過上體面的生活?

相繼在高鐵、核電、航天、軍工、智能手機等方面取得突破後,中國製造業最薄弱的環節是半導體、芯片、汽車、生物製藥等方面,如果中國在這些產業方面能夠實現對美、日等國的超越,中國將在全產業鏈方面打破大而不強的現狀,實現對美、日等製造業大國全面、不可逆轉的超越,美、日等將不再有超越中國的可能。

中國曾在稀土、汽車、大飛機等產業出現失誤。中國是汽車工業大國,卻因為實行“以市場換技術”的戰略而在汽車製造方面慘敗,日本在電子產品敗給中國後,整個工業產值50%以上的利潤來自汽車產業,而中國市場又是日本汽車的主要利潤來源,可以說如果打敗了日本汽車業就打敗了日本製造業,打敗了日本製造業就打敗了日本,因此,中國製造業的核心之一是加大汽車產業的研發,實現汽車業的重新崛起,錯誤的政策使中國汽車業失去了一次機會,我們不能再失去下一次機會,應該將汽車業作為中國製造業發展核心中的核心,重點中的重點,這不僅是製造業的問題,也不僅是經濟問題,而且是政治問題。

浮躁的時代下,工程師何以過上體面的生活?

中國製造業需要追趕的第二個核心產業是集成電路及芯片,2016年中國集成電路進口總額達2271億美元,是中國第一大工業進口產品,佔整個工業品進口的19.3%。前不久中興公司被美國處罰11億美元,就因為自已在集成電路核心產品方面沒有自己的知識產權而受制於人。美國一直對中國高端芯片實施禁運,這對中國既是壞事,也是好事,好事是逼迫中國走自主化道路。當前中國在集成電路和芯片產業方面利用中國巨大的市場優勢已經從低端向高端逐步取得重大突破,預計未來5到10年,中國在集成電路和芯片產業方面將全面趕超美國,可以說實現集成電路和芯片產業對美國的全面超越就是對整個美國製造業的全面超越,也就是對整個美國經濟的全面超越。

浮躁的時代下,工程師何以過上體面的生活?

中國製造業需要追趕的第三個核心產業是生物技術及產品,由於中國是一個人口大國,生物技術及產品擁有巨大的市場,當前中國對美國開放生物技術及產品市場是一個極大的錯誤,就像當年以“市場換技術”的汽車製造業一樣,中國至今在汽車領域都沒有翻身,如果中國對美國完全開放生物技術市場,不僅會使中國的農業從此受制於人,極大地傷害中國農業及農民利益,而且將使中國生物技術受制於人,使中國生物技術的發展之路變得更加漫長。中國的生物技術只有依託於國內巨大的市場支撐,才能實現對美國生物技術的超越,這不僅是一個技術問題,而且是一個產業發展路徑問題。

中國製造業第四個需要追趕的核心產業是人工智能,不過由於中國在人工智能方面已經取得重大進展並居於世界前列,現在世界上的人工智能產業是中、美兩國激烈競爭,中國雖然還沒有超越美國,但並沒有落後於美國,因此未來能夠在人工智產業方面佔有重要的一席之地。

浮躁的時代下,工程師何以過上體面的生活?

中國製造業的崛起與超越一定要遵循以下原則:

一是依託國內龐大的市場實現技術自主創新,擁有核心技術,絕不能再出現汽車等產業方面出現過的錯誤導向。

二是依靠產業政策和國家扶持實現如集成電路、芯片、生物技術、人工智能等產業的崛起。前一段時間國內曾出現要不要國家產業政策的討論,我以為中國必須要有產業政策的引導和扶持,以實現核心技術和重大產業裝備的自主創新和發展。

三是採取國有企業和民營企業兩條腿走路的方針,中國的成功經驗告訴我們,在重大裝備和技術的整體創新方面,國有企業具有不可取代的技術、人才和資金優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