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代音樂大典

明朝音樂大典之一的《樂律全書》

中國古代音樂大典

在明朝,我國樂律研究上最重大的發現就是十二平均律。朱載堉(1536-1610 年)明代著名的音律學家和歷學家(天文學家)。他出身於明王朝貴族世家,其父親是明宗室鄭恭王厚烷。在他年幼的時候,曾隨舅父何塘學習天文和數學,後因皇室內訌,其父被革爵位關人大獄,朱載境就在皇宮門外自築土屋獨居19年。在這-時期, 朱載培潛心研究音樂理論、數學和歷學(天文學), 專心於著書立說,從事研究。

中國古代音樂大典

朱載堉經過總結前人在律學理論方面的成就和經驗之後,嘔心瀝血,付出常人無法想象的努力,終於在明代萬曆年間完成了《樂律全書》 的寫作與研究。但是在明時期,他的這一律學研 究成果被官廷王室放置在一旁, 沒有被認識和重視,因此,在當時沒有得到應用和普及。 (樂律全書》共四十七卷,由十五種著作彙集而成,包括《律學新說》、《樂學新說》、《算學新說) 和《律呂精義》 (內外篇)等,以及樂譜、舞譜等。

其中在健目精必中,朱教納系統地闡述了他通過精密計算和科學實驗所創造發明的“新法密率” (即“十二平均律”,在律學理論上最終解決了歷代眾說紛紜的旋宮問題 (即轉調問題)。 朱載境在他所創江的十二平均律中將一 個八度均等地分為 十二個半音, 其相鄰兩律之間 的振動頻數之比完全相等。這種律制是專為旋宮(轉調)的方便而設立的,它克服了宋朝律學家蔡元定在十八律旋宮的繁瑣和不實用,而直截了當地將音律定為十二份,並在距離上求得平均。

十二平均律的研究和出現,比西方在這-問題 上的研究早一百多年,近現代大部分鍵盤樂器和絃樂器都以此律來定弦。因此,可以說在四百多年前研究的這一律學成果,充分顯示了我國古代科學和律學的先進和發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