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孙权称帝这么晚?

为什么孙权称帝这么晚?

孙权是魏蜀吴三国中,最后称帝的,虽然史料中并没有留下孙权此时称帝的原因记录,但是,我们不妨来做一番推测,看看到底是什么样的事情,让孙权最终登上了帝位。

  • 首先,我们得回头看看孙权这些年在东吴都做了些什么。

孙策死于建安五年,当时,孙权只有十九岁。而直至此时,孙策集团依然是以征服者的身份出现在江东的。孙策先后赶走了朝廷任命的刘繇、王朗、华歆等长吏,这不仅给孙策集团的统治合法化笼上了一层阴影,更让“外来侵略者”的身份标签与他们如影随形。

在当时的江东人士看来,孙策与袁术简直就是一丘之貉:孙策最初东下,就是受了袁术的委派。而袁术因为过早称帝,是最早烂了名声的诸侯。

此外,当时的扬州刺史部远没有如今这么发达,还有大量的土地被原生部落(山越)所占据,未被开发,如何让这些山人臣服,也是孙权要面对的问题。

彼时,由于孙策的去世,很多人对孙氏集团的未来感觉悲观,纷纷离去。(“时策虽有会稽、吴郡、丹杨、豫章、庐江、庐陵,然深险之地,犹未尽从;流寓之士,皆以安危去就为意。”)

因此,虽然从表面上看起来,孙权承父兄基业,是个坐享其成的官二代。但实际上,孙权和曹丕、刘禅等人所面对的局面完全不同,只要政权的本土化未完成,他在江东的统治就称不上稳固


为什么孙权称帝这么晚?

那什么叫政权的本土化呢?就是要能让当地人——尤其是那些实力派和有影响力的人接纳你。孙权在当政早年,做的就一直是这件事。

从建安五年到赤壁之战前,孙权礼贤下士,广纳人才,大量吸纳江东本地人士做官。

这其中,包括了: 顾雍(吴郡吴人)、 陆绩(吴郡吴人)、 张温(吴郡吴人)、 骆统(会稽乌伤人)、 吾粲(吴郡乌程人)、 朱据(吴郡吴人)、 陆逊(吴郡吴人)、 周鲂(吴郡阳羡人)等人。

翻看《三国志·吴书》,可以非常明显的发现:有传的人物中,若是从孙坚、孙策时代就开始跟随孙氏父子,那么籍贯各处都有;但是,自孙权时代开始,则大多都是江东人士。

孙权这种广泛吸纳江东士族进入政权的举措,极大地促进了自身这个外来政权的本土化。

为什么要吸纳当地人士进入政权?就是为了尊重和承认当地人在本地的原有影响力;

而本地人通过进入政权的形式,又能将本来就存在的影响力进一步强化。

由此,本来在东汉属于边缘人物的江东士族,开始逐步进入历史的视野,逐渐掌握了一定的话语权。


为什么孙权称帝这么晚?

孙权做的第二件事,则是征山越。 当时,祖国的东南一带还有大量的原始森林,相当多的部族散居于此,过着刀耕火种的生活。而汉人不论是人数还是定居点,都少得可怜。

至于孙权为什么要花大力气征伐山越,原因则主要是两个方面:

首先,对外扩张受阻。

孙策之死,是东吴整个政策路线的分水岭。由于孙权没有孙策一般的野战征伐能力,而且自己年幼,尚无根基,所以他只能先着眼于内部统治的稳固,减少过度的对外战争可能会带来的不利影响。

其次,孙权所占领的土地,远称不上富庶。

资源的瓶颈,也迫使孙权只能向内部挖掘。而山越人占据了如此广袤的土地,自然很容易就会成为孙权重点关注的目标。

在赤壁之战前,江东集团的战争几乎全部都是围绕征山越展开的军事行动。翻看程普、陆逊、太史慈、韩当、周泰、吕蒙等东吴将领的履历,他们几乎都有“征山越”的经历。


为什么孙权称帝这么晚?

所幸,孙权这两件事都干得很不错。 一方面,他广纳贤才,尤其是招揽江东士族进入政权,使政权逐步本土化,以取得地方势力的支持。另一方面,他又深耕本地,将统治向纵深推进。

随着时间的推移,孙权作为一个领袖,至少在东吴内部,已经获得了极大的认同。

孙权于是将目光转移向国外,开始进行“海外”军事拓展。

但让人尴尬的是,吴国参与的大战虽然不少,但孙权自己亲自参与的,却基本上都没有取得什么成就。

赤壁之战, 是周瑜打赢的; 与刘备二分荆州, 是鲁肃的成就; 偷袭关羽, 功劳主要在吕蒙; 夷陵之战, 则让陆逊一战成名。

孙权自己当然也想找个胜仗打打,挑来挑去,觉得合肥是个软柿子,于是伸出了魔抓。可谁曾想一口咬下去,却蹦了几颗牙。

孙权在一生中前后攻打合肥四次,均无功而返,只白白给驻守合肥的张辽、满宠等人送了很多刷经验值的机会。

为什么孙权会这么执着的盯着合肥呢? 我们站在孙权的角度来考虑,其实就可以理解了:

他需要一场大胜,以证明自己在军事上的成就。

在国内,他的内政虽然搞得很不错,但横向一比较,跟别人的差距马上就出来了:曹操、刘备,都是戎马一生的英雄;就连袁绍,也曾亲自上过战场,消灭了公孙瓒。

孙权左看右看,像他这样只有对内治理能力而无对外战功的,可能就剩刘表了。 再仔细想一下,他可能还不如刘表呢。刘表接手荆州的时候,遍地狼烟,盗贼四起;而他接手江东的时候,地界上已经相对稳定。

因此孙权迫切的需要证明自己的军事能力——在这一点上,他与曹丕如出一辙。在他俩这里,打胜仗并不是为了什么战略诉求,就只是为了一个最简单的原因:增加自己的权威。


为什么孙权称帝这么晚?

魏文帝黄初三年,夷陵之战后,曹丕和孙权翻脸。魏国三路大军伐吴,但最终失败。当时就有人劝进,请孙权做皇帝,但孙权拒绝了。 后来,曹丕又两次伐吴,均以失败告终。

可在孙权看来,曹丕这三次伐吴虽然空手而归,却也并没有成就得了他孙权。

一直到曹丕去世,再加上诸葛亮在魏国西线上开始北伐,孙权才觉得:良机到了。

孙权很看不上对岸的魏国扬州牧曹休,便让鄱阳太守周鲂找一些山越部落里有名望的——尤其是被北方所熟知的部落首领,去使诈降计,把曹休给骗过来。(“被命密求山中旧族名帅为北敌所闻知者,令谲挑魏大司马扬州牧曹休。”)

周鲂说这些部落首领在中原哪有什么名望哟,这事还不如我自己去呢。

然后就有了石亭之战。这一役,也就是《三国演义》中的第九十六回:《孔明挥泪斩马谡 周鲂断发赚曹休》。此战吴国大胜。

转年,孙权终于接受了群臣的劝告,愿意登基称帝。此时,曹丕和刘备均已去世。


为什么孙权称帝这么晚?

乍看上去,孙权在称帝这件事上起了个大早,赶了个晚集。但是,如果你把孙权的迟疑放到整个三国时期的大背景中去,就可以清晰地发现他行事背后的逻辑与考量。

对内吸收江东士族进入政权, 这解决了统治阶层的问题;

征伐山越,开拓本地, 这是在拓展内部的治理能力;

诈降曹休,取得对敌方的大胜, 彰显的是自己对外军事实力的强大。

这三项,共同构成了孙权称帝的合理性。

而如果你翻看整部中国古代历史,你会发现:历代开国称帝,基本上都能满足以上三条中的内容——有些朝代只能做到一到两项,而有些朝代则能三项全占。

那有没有人三项全都不占也要当皇帝的呢? 当然也有,而且远在天边近在眼前,袁术就是活生生的例子。他自以为拿个玉玺,硬生生地凑个谶语,就是“天命在我”了。

而且,袁术在老袁家还并不孤单,近两千年以后,又有一个人重复了类似的故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