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農村爛樹上沒人吃的果子,到了城裡變「超級水果」,還供不應求

近年來果蔬的滯銷問題十分普遍,每年都能夠聽到很多的新聞報道。比如說在6月份的時候萬斤桃子被農民丟棄在路邊,收購成本只有5毛錢一斤,就算是這樣農民也賣不出去。

在農村爛樹上沒人吃的果子,到了城裡變“超級水果”,還供不應求

桃子是一種易腐爛的生鮮食品,存放時間過長就只能丟棄掉,沒有了食用價值。雖然在農村價值比較低,但這些水果賣到城市中可就翻倍增長了,城裡人都喊著吃不起,價格通常要翻上5-10倍,中間商賺取了足額的利潤。

對於農村人來說,幾乎每家菜園地門口都會種植上幾顆果樹,比如說柿子樹、石榴樹、李子樹、桃樹、葡萄等。

在農村爛樹上沒人吃的果子,到了城裡變“超級水果”,還供不應求

這些果樹不僅有著美味的食用價值,其實觀賞價值也十分不錯。比如說秋季的時候,滿樹上掛滿了紅色的石榴,紅彤彤的果實看上去像燈籠一般。秋季的時候柿子也開始成熟了,滿樹上掛滿著金黃色的果實,給人豐收的喜悅感。

並不是所有的果實農民都愛吃,農村的李子樹雖然很多,農民寧願看著李子爛在樹上也不會吃上一口。

在農村爛樹上沒人吃的果子,到了城裡變“超級水果”,還供不應求

而城市的李子價值達到了10元一斤,就算是這樣還是供不應求,多數都會從國外進口過來,這是為什麼呢?

農村有這樣一句俗語“桃養人,杏傷人,李子樹下埋死人”,可見農民對李子的認同感有多差。雖然李子已經有了幾千年的種植歷史,但果實卻一直不招農民的喜愛。

李子本身就比較酸澀,吃起來口感並不是很好,同時李子的果肉比較硬,所以老人並不會採摘李子食用。當然熟透的李子口感還是不錯的,酸酸甜甜的,但就算是這樣老人也不願多吃。

在農村爛樹上沒人吃的果子,到了城裡變“超級水果”,還供不應求

主要是農村的果樹非常多,夏秋季節的時候,農民自家的果實都吃不來,自然李子就被忽略了。

當然李子性涼,脾胃虛寒的人儘量不要過多的食用,不然則會讓身體疾病加重。老人的身體本來就比較虛弱,不吃李子還是不難理解的。現在的李子在城市裡卻備受歡迎,價格也一直都在不斷的上漲。

李子本身的營養價值比較高,在美容養顏上的效果顯著,同時也可以抗衰老。其中的有機酸含量高,可以有效的促進消化,增加食慾。

在農村爛樹上沒人吃的果子,到了城裡變“超級水果”,還供不應求

正因為如此,現在的李子到了城裡變成了“超級水果”,市場價值已經有所提高。

農民朋友們,你看到財路了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