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的胡雪岩爲什麼必須交班?

胡雪巖之敗,大多人憤憤不平。更是有眷戀之心。特別是生絲生意,更是要給中國人掙面子,云云,很是得人心的。老百姓的理解總是理解他們能理解的。以絲織綢緞是他們可以理解的。但是其他的就不理解了。

其實,不用去看太多資料,簡單對比下胡雪巖和盛宣懷二人的,業務內容,就知道,胡雪巖必敗了。

何者?大勢所趨也。生產力發展之必然也,更是時代之需要也。

杭州的胡雪巖為什麼必須交班?

清咸豐十一年(1861年),太平軍攻杭州時,胡雪巖從上海運軍火、糧米接濟清軍而為左宗棠賞識,後來又幫助左宗棠組織"常捷軍"、創辦福州船政局。左宗棠西征平叛阿古柏時,為他主持上海採運局局務,在上海代借外款5次,高達1195萬兩,採供軍餉、訂購軍火,並做情報工作,常將上海中外各界重要消息報告左宗棠。備受歡迎時,官居二品,賞穿黃馬褂。

在這裡,福州船政局,其實是最有價值的工作。但是領頭的是左宗棠,他則是幫助而已,並沒有把精力放在這上面。

清同治十三年(1874年),籌設胡慶餘堂雪記國藥號。

清光緒二年(1876年)於杭州湧金門外購地10餘畝建成膠廠。

清光緒三年(1877年),胡雪巖幫左宗棠創建"蘭州織呢總局",是中國近代史上最早的一所官辦輕工企業。

當然,最大的還是他的阜康錢莊。

然而,我們再看看盛宣懷幹了什麼呢?

"中國第一":第一個民用股份制企業輪船招商局;第一個電報局中國電報總局;第一個內河小火輪公司;第一家銀行中國通商銀行;第一條鐵路幹線京漢鐵路;第一個鋼鐵聯合企業漢冶萍公司;第一所高等師範學堂南洋公學(今交通大學);第一個勘礦公司;第一座公共圖書館;第一所近代大學北洋大學堂(今天津大學);創辦了中國紅十字會。涉及輪船、電報、鐵路、鋼鐵、銀行、紡織、教育諸多領域。除去,紡織和胡雪巖有業務衝突外,其他的都沒有。

杭州的胡雪巖為什麼必須交班?

其實,盛宣懷這些事情只有放到國際背景下才知道是有多先進的。

電報,那是第二次工業革命的產物。而第二次工業革命就是因為有了電力。鐵路,當時也正是西方世界最為先進的陸路交通方式。而1882年的國際經濟危機,就是因為美國鐵路大投資過於擴張的結果。其實,胡雪巖縱橫商場這些年在美國正是在大規模投資鐵路的時代,與我國當今大規模建設高鐵如出一轍。而胡雪巖最後失敗的生絲生意就是倒在了1882年這次帶來的經濟危機上。

於曉華先生在新浪博客《胡雪巖的倒臺和中國1883年金融危機:經商莫學胡雪巖》,介紹了這次世界經濟危機和胡雪巖失敗的關係:

1882年,胡雪巖在上海投資2000萬兩白銀操縱生絲市場。對江浙兩省的養蠶農戶,一律給預訂金,買斷所有的蠶絲。而在這之前的10多年間,洋商壟斷中國生絲買賣,使得蠶農和本土絲商收入下降。 此次,洋商對胡壟斷生絲無可奈何。次年,胡又試圖聯合華商壟斷,可惜無人配合。洋商被激怒後,聯合當年不買生絲,而轉買其它國家,比如日本和意大利的生絲。日本的生絲出口從1881年的1.8萬擔,上升到1882年的2.9萬擔,以及1883年的3.1萬擔,而中國的出口那幾年一直保持在6.5萬擔左右不變 (Li, 1981)。據Li(1981)的研究,胡在1882年囤積了大概1.5擔生絲,約佔中國出口總量的25%。這部分差額基本上被日本出口增加的部分所補填。加之,當年世界經濟危機引起需求萎縮,以及意大利生絲大豐收,所以胡的做莊操作更本不能起到哄抬物價的作用,國際生絲價格反而大跌。最後胡雪巖不得不對囤積了一年多的生絲折價銷售,虧損800多萬兩。

(引用網址:http://blog.sina.com.cn/s/blog_646ef12d010142po.html)

可見,從根子看,其實是因為世界經濟危機引起需求大微縮造成的。而經濟危機的發源地及其根本原因則是國際資本,特別是美國資本對鐵路的投資造成的。換言之,是美國的鋼鐵和中國的生絲生意發生了矛盾。

杭州的胡雪巖為什麼必須交班?

藥店,生絲,錢莊,這幾個胡雪巖最為重要的生意項目,卻都是傳統的生意。用現在的話說不代表先進的生產力。

無論在具體的操作過程中,盛宣懷和李鴻章使用了什麼不光彩的手段,但是究其實質,胡雪巖的失敗是敗在了自己的項目上,這些項目固然還是時代所必需,但是卻已非時代之領先了。

而那些領先的項目,卻都在盛宣懷的手中。

胡雪巖真的沒有機會嗎?他協助左宗棠辦福州船政局,其實就是一個巨大的機會。這是製造業。而造船,遲早會需要鋼鐵,採礦,還有鐵路運輸,而鐵路運輸又需要電報信號。這都是一個系統的事情。可惜,胡雪巖I的眼光沒有放在這上面。他依然在傳統的時代中沐浴著最後的商業輝煌而已。殊不知,沉舟側畔千帆過了。

杭州的胡雪巖為什麼必須交班?

今之杭州胡雪巖,說要退休,交指揮棒,眾人唏噓,還有什麼急流勇退,明哲自保之類。

但是如果看今天杭州胡雪巖的生意,其實都是買賣,都是商業,都是買東西而已。不過是把實體店搬到網上而已。

然而,進一步發展,則需要大數據,雲計算,AI智能,下面需要無人化的物流,實則已經從商業轉而為科技了。從面上看,還是商業,但是在底子上不能不是一家科技公司了。毫無疑問,猶如清朝的胡雪巖不能駕馭鐵路電報鋼鐵,今天的胡雪巖也駕馭不了當代的馬上要走入5G的科技巨無霸了。

不是他要交班,而是力不從心。更是時代使然。從2G到4G始終是互聯網的時代,一到5G自然不同。科技革命,必然要讓高賣低買的商業思維,退出主導商業的歷史舞臺。

這與港九的曾經的首富放棄房地產而遠走英倫,是一樣的。

當年在歐洲叱詫風雲的羅斯查爾德家族,後來沒有在有風雲人物,究其根本,銀行業畢竟是一個過於古老的行業,不能帶來過多的高額壟斷利潤,而高額壟斷利潤總是屬於那些掌握最先科技成果的人。看看割腎買蘋果手機的就知道了。

杭州的胡雪巖為什麼必須交班?

現實會讓人們清醒,是科技,是生產力,是誠實的勞動來引領世界的。而不是高賣低買的商業。中國古人重農抑商不是沒有道理,因為商業永遠是在流通領域,屬於再分配的環節。而不是創造的環節,不是根本環節。

所以,連法國的重農學派都知道:勞動是財富之父,土地是財富之母。

今天的胡雪巖離職交棒,更應該成為國民從重商主義的急發財的小資產階級的浮躁氣氛轉到踏實勞動,認真工作,迴歸實體,崇尚科技,務本求實的社會氛圍上來。

短平快的時代已經過去,我們需要真正的大戰略家,大科學家,大哲學家!

只有踏實把浮躁的腦袋沉入水底,我們才有未來!

讓凜冽的秋風,把一切浮躁的思想從這個時代清掃乾淨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