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歲姚晨的尬與惑:這個時代,誰都難逃「中年危機」

點擊上方藍字把我設為星標吧

40岁姚晨的尬与惑:这个时代,谁都难逃“中年危机”

關於成長,關於職場,還有心理學

你想要的乾貨在這裡~

40岁姚晨的尬与惑:这个时代,谁都难逃“中年危机”

文|趙曉璃

微信公眾號|璃語職美人(crystal_words)

新浪微博@趙曉璃

抖音@璃語職美人

寫在前面的話:

不久前,我觀看了七月底姚晨在星空演講做的一段分享,名為《中年女演員的尬與惑》。

有人說,姚晨真的不紅了,說是從2014年《離婚律師》之後,就幾乎沒有什麼拿得出手的作品了。

通過這段演講得知,原來在離開屏幕的這幾年,姚晨只是去做了很多女性都會去做的一件事,那就是懷孕生子,前後五年時間,生育了兩個孩子。

而如今年近40歲的姚晨,坦言這些年也錯過了很多;而她所遭遇的無奈與彷徨,或許你我正在或即將面對的,所謂“職場中年危機”。

有人早已指出,這哪裡是什麼中年危機,這分明是所有人的危機!

1

“中年危機”不是現在才有,而是一直存在

第一次接觸到“中年危機”這個詞語,源於潘虹的那部電影作品《人到中年》。

這部電影拍攝於上個世紀八十年代,講述的是技藝精湛的眼科大夫陸文婷(潘虹飾),投入畢生年華為患者服務,但18年來連個主治醫生都不是,月工資只有56元5角。

電影上映的時代,恰逢我國改革開放之初,那個時候思想的禁錮剛剛鬆弛,以陸文婷為代表的千千萬萬在各行各業無私奉獻的中年人作為主角被搬上了熒幕,讓人看見了承載著各方壓力超負荷運轉的一代中年人形象,也讓人對中年群體唏噓不已。

40岁姚晨的尬与惑:这个时代,谁都难逃“中年危机”

三十多年過去了,職場中年人的處境到底怎樣了呢?

1、充斥著技術變革的網絡時代

有數據表明,1978年,中國GDP總額為3679億,2016年,這個數字爆發式增長到765837億,名義上的GDP翻了多少倍一算便知,與此同時,各行各業的規模也在相應擴大,從而很多崗位應運而生。

這幾年,新技術更是製造出很多新的需求與行業,併為行業先行者提供了很大的發展空間和機會。

在這樣高速發展的時代下,人的內心也好精神也罷,往往很難適應這樣的衝擊,於是為了緩解各種壓力,個體需要娛樂放鬆,加上各種平臺的興起,全名娛樂時代如潮水般湧來。

以大數據算法為基礎的推薦機制下,草根迎來了前所未有的利好時代:只要敢於表現自己,加上有些創意,沒準哪天突然一個視頻就火了。

於是有些人一夜之間就火了,這些網紅擁有大量的粉絲,即便非科班出身,假以時日經過學習培訓,也可以在影視劇中擔任一些角色,由於網紅自帶的

流量,無疑能夠整部劇帶來不少的關注度。

例如最近這段時間熱播的《延禧攻略》裡,飾演長春宮宮女珍珠的就是憑藉“老公老公麼麼”走紅的抖音網紅。

40岁姚晨的尬与惑:这个时代,谁都难逃“中年危机”

圖為在《延禧攻略》中飾演珍珠的抖音網紅

所以,隨著網絡時代的興起,很多傳統行業的門檻被陸續打破,外來新勢力的湧入,勢必給這些行業的傳統從業者帶來了不可避免的衝擊與震盪。

2、社會角色與期待的差別客觀存在

在這段演講裡,姚晨坦言,自己花了五年時間生育了兩個孩子,經常會碰到這樣的問題,那就是“你是如何平衡家庭和事業的?”

這讓姚晨內心很崩潰,她反問到“為什麼從來沒有人這樣問過我的老公?”

男女社會角色的差異,古來有之。

在家庭層面,男人最主要的貢獻在於:

1)、提供一顆或兩顆精子;

2)、提供持續性的物質保障。

而到了女人這裡,需要做的事情和承擔的角色就變多了:

1)、親自參與並主抓孩子的孕、產、育等一系列過程,對全流程進行嚴格的系列管控工作;

2)、為了追尋價值感及自我實現,女性還要在職場等其他領域尋求發展,從而衍生出各類附加角色。

等等。

3、被遺忘的“職場金字塔定律”

近幾年來,隨著中國經濟的飛速增長,給人造成了一種“階層上升”的錯覺,讓人漸漸淡忘了殘酷的“職場金字塔定律”。

正如有人指出的那樣,一個北上廣深市區本土的80、90後,基本上是不太可能進入到工地、工廠裡當工人的,按照學歷的不同,好一點兒的可以去銀行、外企等不錯的工作環境做個白領,差一點兒的起碼找個文職類工作也在話下,然而這並不代表他們就比快遞小哥、工地工人在能力層面突出到哪裡去,但環境的好劣差別,很容易造成當事人產生“階層上升”的錯覺。

從常規的職業發展路線來說,35歲上下的中年人,在體力上確實很難衝在第一線,但是不論是從心理成熟和社會閱歷層面來看,這個階段的中年人也有其自身的優勢。

因此,在企業中發展不錯的中年人後來就轉到了管理崗位,但別忘了,職場就像一座金字塔,越往上的職位越少,不可能人人都爬到塔尖的位置。

在辦公室做了一輩子的小科員,這是多數人的真實血照。

40岁姚晨的尬与惑:这个时代,谁都难逃“中年危机”

2

新時代下職業危機的共同特徵:內外交困

按照上述分析,對於職場中年人尤其是女性而言,在國家全面放開二胎的政策背景及時代變革中,處於十分被動的局面。

這種“被動”,外部因素是時代變革的大環境所致,內部因素源於對職業目標的設定和認知。

1、外部環境:新機遇必然伴隨新風險

一來時代的變化已經容不得你慢慢熬到塔尖,二來隨著新行業和新人的大量湧入,使得很多原有的“紅利”慢慢褪去,職場逐漸展現出原有的冷酷而冰冷的一面。

正如某些專業性文章做出的分析那樣,從應用角度來看,新技術已經滲透到了很多傳統行業,隨著舊行業陸續被改造,剩下的機會越來越少,新技術的應用紅利慢慢被吃盡。

在各類APP迅速崛起的背後,很多應用場景已經被人審視過無數次,能被結合的、能被改造的正在或早已完成了改造,創業環境變得越來越嚴酷,一旦這些新的行業度過擴張期進入平穩期,將意味著機會收縮,很多職位也相應會收縮,連中高管職位也不例外。

例如互聯網行業是這些年來迅猛發展的行業。

互聯網行業有兩大特點,一是“大手筆”,二是“大動作”。

所謂“大手筆”,指的是如今的互聯網創業,必須擁有雄厚的資本作為後盾,小蝦米越來越難以生存;

所謂“大動作”,指的是互聯網發展日新月異,必須快速升級迭代。

整個行業就像一臺高速運轉的機器,個人跟不上就會被無情甩出。

所以,這些年來見諸各大媒體的關於“中年危機”的報道,多發於IT、通訊、互聯網的中層員工,而這些人一旦遭遇危機,家庭經濟狀況就會迎來更大的危機。

由於前期,這些人對於整個行業的判斷過於樂觀,加上之前的行業紅利確實不錯,於是在生活方式上,往往傾向於

“高消費、豪車好房、二胎、妻子全職在家”的家庭結構;

而在資產配置上,更是傾向於“高槓杆”:即提前消費,按揭貸款購買生活資料(譬如房子車子等),一旦職業發展遭受重創,意味著家庭資金鍊斷裂,生活質量乃至生活狀態都將受到嚴重的影響。

2、內在認知:職業目標缺乏彈性

在職場發展中,有職業計劃當然是好事,但我們制定的計劃,必須要與時代相適應。

單線的職業目標,容易讓人看不見眼前的形勢,無法做出及時的調整與轉型。

事實上,從姚晨的這段演講來看,她的困惑更像是“職業轉型”方面的困惑。

在姚晨看來,能夠出演電影並獲得“影后”的封號,是她致力於追求的夢想。

她甚至感慨,如今的影視圈,更是不看實力看流量了。

40岁姚晨的尬与惑:这个时代,谁都难逃“中年危机”

3

是職業危機更是時代危機:教你三招化解方法

1、任何市場行為都離不開受眾

不論是企業還是個體,從事任何市場行為,都需要考慮一個問題,那就是:誰是產品或服務的終端客戶?

從影視行業的受眾來看,中年人每天分身乏術自顧不暇,00後對於遊戲的熱愛遠勝於影視作品,同時要應付日常的課業、各種各樣的補習班;退了休的老年人有他們的休閒方式,例如大媽們的廣場舞、大爺們的麻將牌局等等。

因此影視行業面向的受眾,主要以上班沒幾年喜歡宅家追劇的年輕人和呆在家裡的全職媽媽為主。

這些人喜歡看什麼,影視公司就拍什麼;這些人喜歡哪些明星,影視公司自然會啟用他們:哪怕有些明星演技拙劣,但顏值在線擁有強烈的票房號召力,就達到了他們賺錢的目的。

各行各業,只要是在市場環境下生存,都需要考慮這個問題。

2、從產業鏈及周邊尋求更多的可能

人生最大的痛苦之一,在於“求而不得”

正如演講裡姚晨感慨的那樣,年輕時搭上了順風車不經意就“紅”了,如今緊追慢趕再也無法達到曾經的巔峰。

事實上,成功就是一個概率事件,想要最大化這個概率,就必須一專多能,運用“T型戰略”,在原有積累的基礎上,拓展其他領域。

從影視這條產業鏈而言,前端的崗位以演員為主,他們拋頭露面、衝殺在前沿;中端以導演為主,負責整部作品的統籌及拍攝工作;後端以編劇、製片人為主,負責在後臺運作。

縱觀演員的轉型之路,不難發現,很多名利雙收的演員到了一定的累積之後,紛紛會轉向整條產業鏈的中端及後端。

例如從演員到導演的姜文、黃渤、吳京,等等。

當然,在這個行業的周邊,也有不少衍生產業,例如趙本山之前的路子,開設培訓班、培育演藝圈新人等等。

3、終身學習是王道

1)、打造與提升商業思維

不論是今後創業還是打造個人IP,35歲後的職場人必須要學會“商業思維”:因為我們不能無視所處的時代環境,想要有所選擇,就要掌握些底層的商業邏輯和規律。

這一點,可以通過多讀財經類的書籍、關注財經類的報道等入手,不斷熏習。

2)、對新鮮事物保持開放的心態,多去嘗試

眼下,很多平臺都向全民開放,你可以在上面分享你擅長的領域知識,你要相信,很多新事物的興起,絕對是泥沙俱下,等經過了必要的沉澱之後,最後拼的還是實力。

3)、打造“T型”能力,多去關注行業信息

任何職業,它一定不僅僅只有“金字塔尖”的管理層崗位的發展機會,它可以持續延伸,就看你有沒有關注過整個產業鏈的結構,以及周邊的機會。

就個人而言,你需要打造多元能力:以某個能力為主線,再結合其他能力做組合,方能在變幻的時代背景下游刃有餘。

40岁姚晨的尬与惑:这个时代,谁都难逃“中年危机”

為什麼年近40歲的姚晨會感慨自己遭遇到了中年危機呢?

從我個人觀點來看,大約和三點有關。

首先,職業目標單一。

她的夢想還是希望做個好的演員,希望能拍電影,獲得“影后”,這就屬於“前端崗位”。

而前端崗位的特點就是,這些年來需要不斷地打拼,不能有一絲懈怠,否則幾年下來,作為演員被人遺忘是分分鐘的事情。

其次,和行業的發展現狀不無關聯。

正如前文分析,在大數據及流量等因素的考量下,影視公司會出現不顧演技的情況,但這種只是暫時性現象,不論是從豆瓣評分極差的流量明星的作品,還是之前通過一些綜藝節目脫穎而出的實力派演員(例如《演員的誕生》裡脫穎而出的週一圍)來看,未來,實力圈粉將是主流。

只是從流量到實力,還需要一段時間和過程,就像大浪淘沙一般,最終沉澱下來的才是經得起考驗的。

最後,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

正如姚晨自己感慨的那樣,年輕的時候自己搭上了“時代的順風車”:不論是《武林外傳》還是《潛伏》的爆紅,還是後期“微博女王”的聲名鵲起,毫無疑問,年輕時的她一次次地被推上了人生與事業的巔峰。

而今,她接觸到的現實和曾經的輝煌產生了巨大落差,讓她產生了一些消極情緒,等等。

其實,何止是姚晨呢,現實中太多的職場人,也正在或即將面臨這一危機。

這既是一個年齡話題,更是一個時代話題。

“當一個人不再以自我為中心的時候,青春結束了;當一個人為別人而活時,他開始成熟了。”

——赫爾曼·黑塞《蓋特露德》

40岁姚晨的尬与惑:这个时代,谁都难逃“中年危机”

相關熱文回顧(點擊藍色字體即可跳轉至原文閱讀):

ps:璃語職美人開通了同名抖音號@璃語職美人,每週更新視頻,作為文章之外的補充,歡迎各位老鐵前來圍觀交流:)

-關於作者-

作者簡介:趙曉璃,資深職業生涯規劃師,國家心理諮詢師,職場作家。著有以職業諮詢案例分析為素材的職場暢銷書《停止盲目努力:你的人生需要再設計》,成為職業規劃領域為數不多的諮詢實戰及個人發展實用書籍。2018年職業規劃及工作方法乾貨類新書

《從極簡到極致:在擅長的領域做一個厲害的人》已在噹噹、亞馬遜、京東等平臺有售。微信公眾號“璃語職美人”(crystal_words),新浪微博@趙曉璃。

40岁姚晨的尬与惑:这个时代,谁都难逃“中年危机”40岁姚晨的尬与惑:这个时代,谁都难逃“中年危机”

↓ ↓ ↓ 點擊閱讀原文,開啟多重保障~


分享到:


相關文章: